第一单元 简介 1
第一章 为什么需要有性与性别发展心理学 3
第一节 为什么要有性与性别发展心理学 4
第二节 性与性别的名词解释 4
第三节 简介性与性别发展心理学 6
一、传统心理学及女性经验 6
二、曲解男人? 7
第四节 女性和男性研究的发展 7
一、心理学角度的女性研究 8
二、心理学角度的男性研究 9
三、为什么需要性和性别的研究 13
四、性别研究的目标 13
第二章 性与性别研究方法学 23
第一节 性与性别的科学分析 24
第二节 科学方法 25
第三节 研究方法 26
一、实验法 26
二、客观观察法 28
三、个案研究法 28
四、调查和访谈法 29
五、后设分析法 30
第四节 选择一种研究设计 31
一、纵贯式设计 32
二、横断式设计 32
三、同期追踪设计 33
四、资料分析 33
第五节 性和性别为自变项及依变项 35
一、性为自变项 35
二、性别为自变项 36
三、性和性别为依变项 36
第六节 与整体研究方法相关的议题 37
一、与社会分析有关的议题 37
二、性、性别和文化:与外推性有关的议题 37
三、把全球化观点整合到研究方案的好处 39
四、避免研究中的偏差:差异是持续的议题 40
五、这本书的外推性 41
第三章 刻板印象、神话及媒体讯息 47
第一节 刻板印象是一种认知策略 48
第二节 刻板印象的历史回顾:主要的神话主题 50
一、男人是有力量的 50
二、以男人为主的 51
三、女人是邪恶的 51
四、女人是生命来源 53
五、女人是性代表 53
第三节 神话和性别研究的关系 55
一、神话中女性主题的呈现 56
二、神话中呈现的男性主题 57
第四节 现今媒体反映出的神话 58
一、男性形象 58
二、女性形象 58
三、媒体中因市场机制而有的性别刻板印象 60
四、潜在内化的传统信念刻板印象 61
五、为什么媒体的传统刻板印象一直存在? 63
第二单元 性别认同的理论 67
第四章 性别认同的理论:从新佛洛伊德学说的生物学观点 69
第一节 理论是什么? 70
一、理想理论的特征 70
二、理论的发展 70
第二节 生物的观点 71
一、性决定和区分的过程 71
二、基因在决定两性生物性征差异的角色 72
三、性联特质和疾病 73
四、荷尔蒙对性分化的调节作用 75
五、荷尔蒙对认知的角色 77
六、动物行为的生物观点研究结果 78
七、社会生物的观点 80
八、生物理论的评析 81
第三节 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观点 82
一、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观点 83
二、佛洛伊德和男性的恋母情结 83
三、佛洛伊德视女人为去势的男人 85
四、社会的认同和超我的发展 86
五、心理性别发展阶段的性器期 86
第四节 新佛洛伊德学派的精神分析观点 87
一、女人心理学:海伦·杜奇 87
二、心理社会发展理论:艾瑞克·艾瑞克森 87
三、客体关系理论:玛格丽特·马勒和南西·乔德洛 88
四、精神分析和客体关系理论的共同点 91
第五节 对佛洛伊德学派、新佛洛伊德学派及客体关系理论之评析 92
第五章 环境因素如何影响认知 101
第一节 认知的观点 102
一、认知发展理论:吉恩·皮亚杰 102
二、认知发展学家的假设 105
三、性别基模理论:珊卓拉·班姆 105
四、柯尔柏格的发展理论和班姆的性别基模理论的评析 106
第二节 道德发展理论 107
一、道德发展理论:劳伦斯·柯尔柏格 108
二、道德发展理论:卡罗·吉利根 110
第三节 环境的观点 115
一、操作制约理论:史金那 115
二、社会学习理论:约翰·达勒、尼尔·米勒、华特·米歇尔及亚伯特·班都拉 115
三、生态系统理论:尤瑞·布郎分布里那 118
四、对学习理论的评析 119
第三单元 性和性别的发展 125
第六章 胎儿期到儿童期的发展 127
第一节 发展的简介 128
一、与性和性别研究有关的主要发展原则 128
第二节 胎儿期发展 130
一、发展之初:染色体的性 130
二、发展之初:性腺的性 130
三、发展之初:荷尔蒙的性 130
第三节 儿童的生理发展 131
一、神经发展 131
二、身体生长 132
三、运动发展 133
四、活动型式 134
第四节 儿童的认知发展 134
一、感觉和知觉 134
二、早期社会知觉 135
三、语言发展 135
第五节 儿童的社会情绪发展 138
一、社会依附 138
二、现代家庭结构 140
三、性、性别和游戏 142
第七章 儿童期的重要议题 149
第一节 依附 150
一、与依附型式有关的发展结果 150
二、自尊和认同 151
三、儿童虐待的本质和成因 152
四、儿童虐待的后果 153
第二节 游戏 156
一、游戏、性别和社会人际关系 157
二、从生物观点看游戏 161
三、从精神分析和客体关系观点看游戏 163
四、从认知发展观点看游戏 163
五、从性别基模理论看游戏 164
六、从社会学习理论、操作制约理论看游戏 165
第三节 早期教育 166
一、从系统观看教育机会 166
二、发展障碍 167
三、创造力和性别 170
第八章 青少年和成人早期 177
第一节 青少年心理学历史 178
一、青少年:是阶段期还是过渡期? 178
第二节 青少年生理发育 181
一、第一性征和第二性征的发育 181
二、女性的成熟 182
三、男性的成熟 184
四、生理发育的个别差异 185
第三节 青少年认知发展 186
一、皮亚杰青少年认知发展理论 187
二、教育 189
第四节 青少年社会情绪发展 195
一、家人关系 195
二、同侪关系 197
第九章 青少年期和年轻成人期的议题 209
第一节 青少年、年轻成人及性行为 210
一、性态度的发展 210
二、性别和性态度 211
三、宗教、性态度和行为 211
四、性行为:自慰 213
五、性行为 215
六、文化差异和性行为 216
第二节 过早有性经验可能有的后果 219
一、性传染病 219
二、避孕 222
三、怀孕 222
四、家庭和文化的价值观 223
第三节 性教育 224
一、学校性教育方案 224
二、性教育的其他来源 226
第四节 生理和心理卫生 227
一、冲突的外化:青少年犯罪 227
二、冲突的内化:自杀和饮食失调 236
第十章 成人期 251
第一节 成人的生理发展 252
一、一般生理功能衰退 253
二、因年龄老化所致的体重改变 253
三、结构的改变 254
第二节 性和生殖系统 255
一、女性荷尔蒙的变化 255
二、男性的荷尔蒙变化 259
三、中年生殖功能改变 259
四、老年人的性行为 263
第三节 成人的认知发展 264
一、成人的感觉和知觉 264
二、空间视觉及语言能力 265
三、认知功能的左右大脑发展 266
四、认知改变的型式 267
第四节 成人社会情绪发展:亲密关系 269
一、同性性行为 269
二、恋爱 272
三、单身者的特质 274
四、离婚和丧偶者的特征 274
五、同居和婚姻者的特质 275
六、关系中做决定和影响策略 277
七、关系瓦解时的反应 277
第十一章 成人期的议题 283
第一节 成人健康 284
一、生殖功能合并症 284
二、精神上的问题 288
三、健康照护政策和性别 298
第二节 沟通 300
一、语言沟通:产生和理解 300
二、亲密关系中的沟通策略 303
第三节 关系:成人性别角色 305
一、亲密关系 305
二、亲职的性别角色是稳定的还是变动的? 308
第四节 职业 311
一、性别及家庭内的劳务分摊 311
二、性别和家庭外的劳务分摊 313
第十二章 展望 321
参考文献 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