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概述 1
第一节 分学科创新方法范围 1
第二节 分学科创新方法的发展历程 5
第三节 分学科创新方法的发展趋势 47
第二章 主要创新方法(基本原理和改进方向) 54
第一节 各种异源蛋白表达技术 54
第二节 蛋白质组织抽提技术 57
第三节 蛋白质亲和层析与各种色谱纯化技术 61
第四节 蛋白质变复性技术 65
第五节 二维凝胶电泳与分析技术 72
第六节 MALDI-TOF-MS技术 78
第七节 LC-ESI-MS/MS技术 80
第八节 PMF鉴定技术 84
第九节 同位素标记定量分析质谱技术 85
第十节 多维液相色谱技术 88
第十一节 酵母双杂交技术 91
第十二节 免疫共沉淀技术 94
第十三节 细胞共定位技术 95
第十四节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技术 96
第十五节 亲合捕获技术 98
第十六节 核酸微阵列及其分析技术 100
第十七节 蛋白质芯片及分析技术 104
第十八节 蛋白质N端和C端测序技术 107
第十九节 蛋白质X射线衍射技术 113
第二十节 蛋白质核磁共振及其样品制备和结构测定技术 125
第二十一节 单分子技术 134
第二十二节 电镜负染观测技术 139
第二十三节 蛋白质电子衍射及其二维晶体生长技术 141
第二十四节 冷冻电镜观测及其样品制备和三维重构技术 143
第二十五节 电子层析技术 146
第二十六节 荧光光谱技术 149
第二十七节 圆二色谱技术 151
第二十八节 拉曼光谱技术 154
第二十九节 等温滴定量热技术 157
第三十节 扫描隧道显微镜技术 159
第三十一节 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 160
第三十二节 小角散射结构分析技术 162
第三十三节 动态光散射技术 164
第三十四节 噬菌体表面展示抗体技术 165
第三章 分学科创新方法改进的发展策略和途径 169
第一节 我国该学科方法创新的研究基础 169
第二节 我国该学科创新方法的研究需求 182
第三节 我国该学科方法创新的目标、方向和重点 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