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1
第一章 古代世界主体概念的意蕴与嬗变 17
第一节 古希腊时期的主体概念 18
第二节 中世纪时期的主体概念 35
第二章 近代主体性哲学的诞生及困境 45
第一节 笛卡儿的“我思主体” 45
第二节 康德的先验主体与经验主体 56
第三节 费希特的绝对自我与经验自我 66
第四节 黑格尔的实体即主体 73
第五节 费尔巴哈的“类” 84
第三章 马克思主体概念的一般形态 92
第一节 马克思主体概念的形态发展 92
第二节 主体的类本质规定 96
第三节 利己主义的人作为主体 105
第四节 现实的个人作为主体 113
第四章 马克思主体概念的具体形态 136
第一节 主体概念具体形态的理论出发点 136
第二节 资本主义社会主体的状况 143
第三节 克服物支配主体的现实条件 149
第四节 未来社会的主体状况 153
第五节 理想主体的阶段性实现 165
第五章 马克思主体概念的内在机制 170
第一节 劳动锻造主体 170
第二节 交换实现主体——现实主体的阶段性实现 179
第六章 马克思实践哲学视野下的主体存在 195
第一节 理论哲学与实践哲学分野下的主体 196
第二节 实践:主体的分裂与统一 205
第三节 理想主体与现实主体的统一何以可能 222
结语 实践与主体的同构性 236
参考文献 245
致谢 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