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态社区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黄杉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2
  • ISBN:9787112142798
  • 页数:296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从社会生态适宜性的角度出发,围绕“土地利用适宜性评价”和“基于适宜性管理的社区开发”来探索生态社区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图景。在本书的研究过程中依循先原理后途径的逻辑递进结构和内容体系,在系统分析和把握基于社会生态原理的范式内涵、结构内涵和机制内涵的基础上,简要回顾了其思想源流和历史演进进程,并就生态社区规划前期的区域和场地要素调查、分析和适宜性评价展开初步探讨,进而提出基于“宏观社区价值中枢——中观社区基盘再造——微观社区组织动员”的生态社区规划策略、方法与实施机制,并结合案例研究,通过实践分析和检验理论与方法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第1章 导论 1

1.1 研究意义 1

1.1.1 城市建设与社区发展的需要 1

1.1.2 可持续发展依然是21世纪的主题 2

1.1.3 生态学与城市规划融合的发展趋势 3

1.2 概念界定与辨析 4

1.2.1 城市化与生态城市化 4

1.2.2 社会生态学与生态社区规划 6

1.3 研究现状及理论概述 11

1.3.1 相关理论概述 11

1.3.2 存在问题及研究难点 13

1.4 研究的内容与框架 14

1.4.1 研究内容 14

1.4.2 研究框架 15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 17

第2章 社区规划生态价值观的历史演进 18

2.1 前工业社会:朴素的生态价值观 19

2.1.1 西方文明 19

2.1.2 中国文明 21

2.2 工业化社会:机械的生态价值观 30

2.2.1 立法改革和模范社区 32

2.2.2 田园城市理论和运动 34

2.2.3 现代建筑运动与城市规划 36

2.2.4 新城和邻里单元 38

2.3 后工业社会:多维的生态价值观 40

2.3.1 多维生态规划的先驱 40

2.3.2 环境运动与可持续发展 41

2.3.3 精明增长和新城市主义 44

2.3.4 中国国内的相关理论及实践研究 45

2.4 生态价值观历史演进的评述 47

2.5 当代多维生态社区规划价值观的构成 49

2.5.1 生态性价值:环境保护 49

2.5.2 效率性价值:经济发展 50

2.5.3 公平性价值:社会平等 51

2.5.4 宜居性价值:宜居适住 52

2.5.5 社区规划多维生态价值观的复杂性与矛盾性 53

2.6 小结 54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 55

第3章 生态社区规划的内涵、体系与方法 58

3.1 生态社区规划的发展历程与前景 58

3.1.1 生态社区规划的雏形期 58

3.1.2 生态社区规划的形成期 61

3.1.3 生态社区规划的完善期 63

3.1.4 我国的生态社区规划 65

3.1.5 生态社区规划的发展前景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68

3.2 生态社区规划的内涵剖析 69

3.2.1 社会生态学的内涵范式 69

3.2.2 作为循环互动系统的生态社区及其内涵结构 74

3.2.3 社会生态学视角下的城市规划内涵机制 78

3.2.4 生态社区规划新内涵的提出 82

3.3 生态社区规划的体系与方法 82

3.3.1 生态社区规划的体系——全域布阵 82

3.3.2 生态社区规划的宏观布阵 87

3.3.3 生态社区规划的中观布阵 91

3.3.4 生态社区规划的微观布阵 94

3.4 小结 96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 97

第4章 生态社区规划的构成要素与调查清单 99

4.1 生态社区规划调查与评价的意义 99

4.2 生态社区调查方法溯源 100

4.2.1 中国古代的朴素生态调查萌芽 100

4.2.2 格迪斯的城市规划调查方法 104

4.2.3 当代城市规划与社区规划调查 105

4.3 生态社区的构成要素与调查清单 109

4.3.1 生态社区调查清单构成的原则和视角 109

4.3.2 生态社区调查清单的要素构成 111

4.3.3 生态社区调查清单组织 114

4.4 小结 118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 119

第5章 生态社区规划的宏观途径 120

5.1 生态社区土地利用规划理念的创生 120

5.1.1 生长演替原理 120

5.1.2 生态过程原理 121

5.1.3 要素内核原理 122

5.1.4 物种多样原理 122

5.2 生态社区的土地利用方式:定性 123

5.2.1 生态社区的土地利用方式 123

5.2.2 源于自然生态和经济社会演进过程的价值 124

5.2.3 不同特征土地的生态社区利用适宜性次序 129

5.3 生态社区的土地利用结构:定量 135

5.3.1 生态社区的土地利用结构 135

5.3.2 社区的土地利用兼容性及其限定因素 138

5.3.3 生态社区的土地利用兼容度评价 141

5.4 生态社区的土地开发强度:定容 144

5.4.1 生态社区的土地利用强度 144

5.4.2 生态足迹方法在社区土地利用强度中的应用 144

5.4.3 基于生态社区足迹的可开发用地强度评估 146

5.5 生态社区的土地利用布局决策:定案 149

5.5.1 生态社区土地利用布局的三力博弈 149

5.5.2 生态社区土地利用布局的四种前景 152

5.5.3 面向未来的生态社区土地利用布局 154

5.6 生态社区的土地利用时序管理:定序 156

5.6.1 BMP规划原理 156

5.6.2 基于BMP的土地利用时序管理规划 159

5.7 生态社区的土地开发设计:定形 161

5.7.1 当前住区规划设计中的误区和矛盾 162

5.7.2 社会生态学目标下的社区土地开发设计 165

5.8 小结 168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 169

第6章 生态社区规划的中观途径 171

6.1 基于场地的社区社会生态系统调控 171

6.1.1 社区场地管理中的社会生态系统概念 174

6.1.2 社区场地管理的综合途径 176

6.1.3 社会生态系统知识在社区场地管理中的运用 177

6.2 社区理土 178

6.2.1 社区场地分类与坡地规划 178

6.2.2 场地开发土壤侵蚀过程管理 183

6.3 社区理水 189

6.3.1 社区场地暴雨管理 189

6.3.2 场地流域水文过程管理 195

6.4 社区理气 200

6.4.1 社区小气候改善 200

6.4.2 社区小气候效应过程治理 202

6.4.3 气候变化适应的社区角色 204

6.5 社区理欲 204

6.5.1 社区年龄梯度和需求层次结构 205

6.5.2 生态社区公共服务供需演进过程管理:以杭州湾经济开发区为例 207

6.5.3 优化社区公共设施格局,保障社区公共需求的多重性 213

6.6 社区场地生态格局综合管理 217

6.6.1 通过空间异质性和生态流再生管理,实现生态社区物质循环的整体高效 217

6.6.2 保护场地水土格局,提高社区生态环境的扰动抗性 219

6.7 小结 220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 221

第7章 生态社区规划的微观途径 225

7.1 生态社区规划的微观途径剖析——公众参与的现状与未来 225

7.1.1 规划之公平与效率的困惑 226

7.1.2 社区规划的参与主体及其组织 227

7.1.3 当前社区参与的现状与缺陷 230

7.1.4 生态社区参与的组织机制 231

7.2 生态社区规划的公众参与方法和技术——合意达成 238

7.2.1 合意达成的推进方法 238

7.2.2 合意达成的阶段及其工作要点 239

7.2.3 合意达成的辅助技术 243

7.3 小结 247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 248

第8章 结论和展望 250

8.1 主要结论 251

8.1.1 “价值中枢”是构建生态社区规划方法的理论基础 251

8.1.2 “全域布阵”是落实生态社区规划途径的技术框架 251

8.2 研究展望 252

附录A 生态社区的调查清单说明与要素索引 254

附录B 中观生态社区规划实践:开化低丘缓坡开发利用 261

附录C 微观生态社区规划实践:大久保地区协动复兴训练 278

后记 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