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交之史的分析 3
本丛书编辑例言 3
序(代丛书编者弁言) 4
自序 6
叙例 10
绪论 12
一、研究外交史的意义 12
二、中国外交史的概念 12
三、研究外交史的方法 13
四、中国外交史的再认识 14
上编 开国外交 17
第一章 开国交涉的当时内外情势 17
第二章 第一次战争(鸦片战争) 22
第三章 第二次战争(修约战争) 28
中编 护边外交 37
第一章 同光时代的内外情势 37
第二章 台湾及琉球事件 39
第三章 伊犂事件 43
第四章 越南事件 47
第五章 朝鲜事件 52
第六章 甲午战争 56
下编 图存外交 65
第一章 日俄战后之远东形势 65
第二章 廿一条约事件 68
第三章 巴黎和会与中国 89
第四章 华盛顿会议与中国 95
第五章 九一八事变 105
近代日本对俄策论 139
前言 139
第一篇 开国交涉时期的对俄防拒论 141
一、十八世纪后帝俄侵略日本的阴谋 141
二、日本初期的对俄策论 144
三、鸦片战争后日本的对俄策论 148
第二篇 以七教授为代表的对俄主战论 155
引言 155
一、七教授意见书之要旨 156
二、七教授意见书之思想根源——大陆政策 160
三、七教授对俄主战论之目的——建立辽国论 163
四、七教授主张对俄速战,反对和平妥协 166
五、七教授反对日俄协商外交 173
六、建部力陈俄国在国体、国策及外交上之侵略主义 174
七、从经济观点上论日俄必战 178
八、主张对俄应速战 180
九、对俄作战在实际上之可能 184
十、驳对俄主战反对论 197
第三篇 加藤高明对俄强硬论 202
引言 202
一、反对满韩交换主义 203
二、力陈“对俄强硬”之外交对策 205
三、批评政府,坚持反俄亲英 207
四、对俄强硬外交之实践 216
五、对俄和战案之请决 223
六、强硬外交果然大捷 227
第四篇 日俄战后日本之对俄协商论 230
引言 230
一、日俄协商的由来 231
二、日俄第一次协定 237
三、第二次日俄协商 242
简明中国外交史 255
弁言 255
导论:关于学习近代中国外交史的基本认识 257
第一篇 在国际资本主义侵略下的中国保权外交 263
第一章 十六一十八世纪的国际形势及国际资本主义侵略前的中外和平关系 263
第二章 国际资本主义和平侵略中国的开国交涉 270
第三章 国际资本主义第一次武力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 273
第四章 国际资本主义第二次武力侵略中国的修约战争 283
第二篇 在前期国际帝国主义侵略下的中国护边外交 292
第五章 十九世纪后半期的国际情势——帝国主义的确立 292
第六章 台湾琉球事件(日、美第一次联合进攻中国) 296
第七章 伊犁事件 301
第八章 越南事件及中法战争 304
第九章 朝鲜事件及中日甲午战争 311
第三篇 在后期国际主义侵略下的中国图存外交 322
第十章 二十世纪初期的国际情势——帝国主义的新发展 322
第十一章 清末民初中国外交殖民地化的加深 329
第十二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及战后的中国外交 340
第十三章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代中国人民的革命外交与国民党反动派统治时代国民政府的反革命外交 349
第十四章 对日抗战期间及战后的中国反革命外交 356
第四篇 新中国成立后的革命外交 364
第十五章 新民主主义的中国外交——旧中国外交的结束与新中国外交的开始 364
中国历代专制政治略论 369
前言 369
第一篇 论秦代的国家大变革 371
一、序说:一个漫长曲折的国家变革的过程 371
二、秦的统一及其极端的君主专制政治 373
三、秦统一后,厉行专制政治的恶果 374
四、天下叛秦及汉政权之代立 375
五、历史大变局 376
第二篇 论汉代的开明专制政治 379
一、序说:对汉代政治的再认识 379
二、汉代专制政治制度的开明特色 381
三、汉代开明专制的政治策略——“王霸杂治” 384
四、汉代开明专制下的对外发展 390
五、王莽的改制革新 395
第三篇 论唐代开明专制的发展——贞观之治 402
一、儒教中心思想即精神文明的再建 402
二、均田制度之推行 405
三、政治内容和政治制度之刷新 407
四、结语:唐代政治治乱之机 414
第四篇 论宋代的专制及其改革运动 419
一、宋代专制政治的衰败 419
二、专制的政制与因循的政风 421
三、改革运动及其失败 425
四、宋儒的保守思想 435
五、战败,和亦败 443
第五篇 论明清两代的极端专制政治 446
一、序说——中国封建中国衰亡的特征 446
二、绝对王权与极端专制 447
三、明清两代的内治与武功 454
四、官吏残贪及整个政权的衰亡 461
五、又一次历史上的大变局 470
世界的新潮与中国 473
桥梁·宝塔·外交——中国外交之路 480
万仲文教授手稿 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