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1
一 论题的界定 1
二 研究的现状 1
三 资料来源及研究方法 4
四 本书大纲及主要内容 4
第一章 明代地方儒学的发展概况 7
第一节 地方儒学的规制 7
一 庙学合一 7
二 地方儒学的规模 8
三 地方儒学的主要建筑 10
四 地方儒学的结构 11
第二节 地方儒学的发展 14
一 地方儒学的设立及宗旨 14
二 地方儒学的建设状况 16
第三节 北方及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儒学的发展 20
一 北方地区儒学的发展 20
二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儒学的发展 23
第二章 明代地方儒学的教育制度 35
第一节 生员的入学 35
一 生员的入学资格 35
二 明初生员的入学 38
三 县试、府试 39
四 院试 41
第二节 地方儒学的教育内容 43
第三节 生员的日课与考试 47
一 日课、月考 47
二 季考 50
三 岁考、科考 53
第四节 提学制 63
一 提学官的设立 63
二 提学官的督学条例 69
三 提学官的督学效果 75
第三章 明代地方儒学的生员与教官 79
第一节 地方儒学的生员 79
一 地方儒学的学规 79
二 生员的出路 82
第二节 地方儒学的教官 104
一 教官的选用 104
二 教官的考核 120
第四章 明代地方儒学的祭祀 128
第一节 以祀孔为核心 128
第二节 释奠 132
一 乐、舞 133
二 陈设 135
三 仪注 143
第三节 释菜与行香 149
第四节 启圣公祠祭 155
第五节 乡饮酒礼 157
第六节 乡贤祠、名宦祠祭 162
第五章 明代地方儒学的藏书与经费 164
第一节 地方儒学的藏书 164
第二节 地方儒学的经费 169
一 教官的俸廪、生员的廪膳 169
二 日常经费 172
三 其他辅助经费 177
第六章 明代地方儒学教育危机与改革 185
第一节 地方儒学教育危机 185
一 科举的影响 185
二 地方儒学教育秩序的恶化 189
第二节 嘉靖前期教育改革 203
一 考核提学官 203
二 考汰生员 205
三 限制、禁毁书院 208
第三节 万历前期教育改革 210
一 考核提学官 210
二 考核教官 212
三 考汰生员、严考贡 212
四 禁毁书院 214
结语 217
参考文献 220
附表 明朝各直省府州县设学情况 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