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第一节 项目选题意义 1
第二节 选题相关研究现状 3
第三节 选题研究对象的界定和研究方法 11
第四节 本书的基本结构、创新与不足 15
第一章 灾害的文化阐释与文学书写传统 18
第一节 灾害的文化阐释 18
第二节 中国文学自然灾害书写传统 27
第二章 民国自然灾害背景下的文学书写 56
第一节 民国时期自然灾害概述 56
第二节 民国时期自然灾害背景下的文学书写 65
第三章 民国自然灾害下经济与民生的文学书写 85
第一节 自然灾害下日益衰败与萧条的经济 85
第二节 自然灾害下人民的苦难生活 96
第四章 民国自然灾害下人与自然关系的文学书写 123
第一节 畏惧自然,听天由命 123
第二节 与自然顽强地抗争 142
第三节 正视大自然的力量,与自然和谐共生 148
第四节 人与自然间审美关系的变异 152
第五章 民国自然灾害下人与社会的文学书写 156
第一节 灾害下的流民 156
第二节 灾害下的救济 180
第三节 灾荒愈演愈烈的人祸因素 200
第四节 灾害下的社会冲突 221
第六章 民国自然灾害下人性的文学书写 240
第一节 人性变异的一面 240
第二节 人性光辉的一面 253
第七章 民国自然灾害下社会变革的文学书写 260
第一节 觉醒与反抗 260
第二节 移风易俗 267
第三节 奠定中国未来的政治走向 273
第八章 现代文学对民国自然灾害的多样性书写 279
第一节 灾害作品体裁形式多样 279
第二节 灾害作品风格多姿多彩 293
结语 苦难与饥馑:中华民族“文化记忆”深处的隐痛 323
第一节 饥饿:穿越中国千年历史的“文化记忆” 323
第二节 自然灾害对现代文学整体格局的影响 332
第三节 自然灾害书写在当代文学中的延续与变异 337
附录一 民国时期规模较大的自然灾害记 357
附录二 现代文学描写自然灾害的主要作家、作品编目 370
参考文献 378
后记 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