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1
一 从哲学学方面突破创新 1
二 从哲学史方面寻根溯源 10
三 从解决问题着眼 19
四 哲学新理念 24
五 哲学形态论 31
第一章 总体论的框架 39
一 高层次与高效益框架 40
二 大尺度与大跨度框架 55
三 全方位与全过程框架 60
第二章 总体论的公设 70
一 “总原子”公设 70
二 “总矛盾”公设 74
三 “总系统”公设 80
四 总循环公设 85
五 总螺旋公设 89
六 总调控公设 93
七 宇宙公设 100
八 地球公设 102
九 人类公设 103
十 国家公设 105
第三章 总体论的范畴 107
一 范畴的关联 107
二 实体观范畴 111
三 空间观范畴 122
四 时间观范畴 127
五 变化观范畴 134
六 范畴的总合 138
第四章 总体论的算符 142
一 材料与结构 142
二 表象与模型 151
三 推论与猜测 164
第五章 总体论的原理 177
一 总体中性原理 177
二 总体对应原理 180
三 均匀分布原理 183
四 均衡运动原理 185
五 和平共处原理 187
六 公平竞争原理 189
七 等速增长原理 192
八 等价转换原理 194
九 总值相等原理 197
十 总量守恒原理 199
第六章 总体论的规律 203
一 零起点自催化创生规律 203
二 中观位自强化营生规律 224
三 超层次自优化更生规律 245
第七章 总体论的模式 266
一 根据与模式 266
二 发现与变通 275
三 对策与建构 279
四 科学学与总科学 286
第八章 总体论的图像 291
一 时空体系 291
二 相对论的时空 300
三 总体论的图像 311
四 总体论的逻辑图像 316
五 总体论的仿真图像 331
结论 334
一 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 334
二 广义的辩证唯物主义 339
三 狭义的辩证唯物主义 341
四 建立哲学创新体系 343
五 拉导国家创新体系 354
附件1:总体论哲学对于十大自然科学之谜的简要推论与猜测 366
附件2:总体把握“非实体主义”转向 377
后记 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