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格局转变时代的中国公共外交:机遇与挑战 1
第一章 政府公共外交与品牌国家形象塑造 12
第一节 国际格局转型与中国政府公共外交 13
一、国际格局转型与中国软权力提升 13
二、中国政府公共外交是中国软权力提升的重要途径 16
三、政府公共外交与中国国家品牌塑造 20
第二节 中国政府公共外交与中国国家品牌塑造 23
一、首脑公共外交与中国国家品牌塑造 23
二、外交部公共外交能力建设 28
三、外交部公共外交与中国国家品牌塑造 32
第三节 国际格局转型背景下中国政府公共外交的挑战 36
一、西方世界挑战:国际格局转型强化“冷战思维” 36
二、发展中国家挑战:“金砖国家”身份挑战中国发展中国家形象 39
三、国际社会挑战:“大国责任”话语下的中国国家形象失真 42
第四节 中国政府公共外交应对战略 46
一、健全公共外交部门协调机制 46
二、加强与传统外交的补充配合 47
三、有效管理国内跨国行为主体 48
四、增强地方政府公共外交作用 50
五、培育国内公众公共外交意识 51
六、积极联系海外华人华侨群体 52
七、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并重 53
第二章 理解媒体外交:基本模式与中国战略 55
第一节 理解媒体外交 56
一、媒体外交:定义及本报告研究重点 56
二、媒体外交的主要目标受众 57
三、媒体外交的基本模式 58
四、媒体外交的多种效应 62
五、新闻媒体发挥公共外交功能的基本前提 63
六、影响媒体发挥公共外交功能的主要因素 65
第二节 中国媒体外交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68
一、中国媒体外交面临的机遇 68
二、中国媒体外交面临的挑战 70
第三节 战略转型:中国主流媒体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71
一、媒体国际传播能力构成要素 71
二、中国主流媒体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实施路径 72
第四节 国际公信力建设:中国主流媒体提升国际传播力、发挥公共外交功能的着力点 78
一、公信力的基本特征与主要维度 78
二、中国主流媒体提升专业能力的案例 81
三、中国主流媒体增强国际了解和信任的案例 84
四、中国主流媒体向世界表达善意与责任的案例 86
第三章 新媒体的外交功能与未来挑战 88
第一节 新媒体公共外交:朝向未来的信息沟通与话语权战略 89
一、新媒体改变了信息的跨界生产、流动和控制方式 90
二、新媒体冲击了国际传播的传统议程设置模式和舆论操作空间 91
三、新媒体将重塑全球信息传播格局和国家话语权战略 93
第二节 新媒体公共外交的全球态势与中国处境 95
一、全球新媒体公共外交的总体态势 96
二、中国开展新媒体公共外交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105
第三节 中国新媒体公共外交:研究与实践 111
一、中国新媒体公共外交的学理阐述 111
二、中国新媒体公共外交的政策实践 116
第四节 中国新媒体公共外交:风险与战略 121
一、新媒体时代中国公共外交面临的风险与挑战 121
二、促进沟通、对话与理解:制定中国新媒体公共外交战略 125
第四章 跨国企业的“国家责任”与国际声誉管理 129
第一节 “走出去”时代的中国企业与公共外交 130
一、新世界秩序和新经济伦理的挑战 131
二、中国企业的回应与转型 133
三、公共外交的新要求 136
第二节 企业海外形象管理的方法与案例研究 139
一、企业海外形象管理的三根支柱 140
二、中国企业海外社会责任专题研究 144
三、企业海外社会责任报告案例 152
第三节 企业公共外交的挑战与建议 156
第五章 文化外交与中国文化“走出去” 159
引言 159
第一节 近年来中国文化外交的总体形势:机遇与动力 162
一、总体形势概述 162
二、中国文化外交的机遇与动力 178
第二节 个案分析:2010年中国对美文化外交 183
一、个案选取理由 183
二、2010年中国对美文化外交的主要内容 184
三、对案例的分析 188
第三节 问题、挑战与对策建议 191
一、问题与挑战 191
二、对策建议 195
第六章 中国民间外交研究报告 197
第一节 中国民间外交总体形势 197
一、新世纪中国民间外交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新局面 198
二、中国民间外交正在向更有组织性和理念的自觉方向发展 200
三、关注全球共同利益和人类生活福祉。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成为当代民间外交的新向度 201
四、民间外交与官方外交互动密切,形成了相互支持的有利局面 202
第二节 新世纪中国民间外交实践的若干特点 203
一、民意对撞中日、中西关系成为中国民间外交的一个新现象 203
二、开拓创新、自觉服务于官方外交 208
三、以民间社会组织为组织形式的民间外交取得重要进展 211
第三节 中国民间外交的重要舞台 213
一、民间论坛外交活动 213
二、友好城市 218
第四节 体育外交案例分析 219
一、中国体育外交活动的构成与特点 219
二、中国体育外交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225
三、未来展望 228
第五节 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民间外交 229
第七章 公共外交国际经验与中国借鉴 232
第一节 传统大国公共外交的经验与启示 233
一、公共外交的战略化模式——美国的公共外交 233
二、文化外交与公共外交——法国、德国、英国的公共外交 240
第二节 新兴大国的公共外交 256
一、俄罗斯的公共外交 256
二、印度的公共外交 259
第三节 中小国家的公共外交 261
一、价值观导向的公共外交——加拿大的公共外交 262
二、公共外交的商业化模式——日本的公共外交 266
三、中立国家的公共外交——瑞典的公共外交 272
四、城市国家的公共外交——新加坡的公共外交 273
第四节 国外公共外交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275
第八章 保护和开发公共外交的学科资源 279
第一节 公共外交学科发展总论:机遇与挑战 280
一、公共外交的学科机遇 281
二、公共外交的学科挑战 286
第二节 公共外交学科发展 290
一、争论之一:公共外交的缘起 290
二、争论之二:公共外交的内涵 293
三、争论之三:公共外交的理论核心 294
四、争论之四:公共外交的普世性与特殊性 296
五、争论之五:公共外交是科学还是艺术 297
六、争论之六:公共外交战略 299
七、争论之七:公共外交的比较 300
八、争论之八:公共外交的效果评估 301
九、争论之九:公共外交的学科定位 302
十、争论之十:公共外交专业建设 303
第三节 公共外交学科发展前景 304
一、学科布局 304
二、理论体系 306
三、培养体系 307
四、服务体系 308
后记 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