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救助与脱贫差异 基于能力视角的解释》PDF下载

  • 购买积分:1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成福蕊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2
  • ISBN:9787516109212
  • 页数:226 页
图书介绍:本书探讨了中国现行社会救助体系的政策效果。通过研究近千户贫困家庭12年的脱贫分化及影响因素,发现脱贫的关键在于能力的发展,身体完整性、身份排斥、家庭关系、知识获取能力和工作能力是影响城市脱贫时间的最主要指标。发达城市地区的贫困已经超越了物质需求和基本服务需求阶段,过渡到特殊服务需求和精神需求阶段。这种转变突显出现行社会救助政策的缺口,明确了城乡社会救助制度选择的优先性。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研究背景 1

一 富裕中的贫困 1

二 新贫困挑战传统反贫困战略 2

三 中国社会救助评估体系缺失 6

第二节 研究问题、思路和方法 6

一 研究问题 6

二 研究思路 7

三 研究方法 9

第三节 资料来源和篇章结构 12

一 资料来源 12

二 篇章结构 13

第二章 文献综述 15

第一节 能力理论与贫困 15

一 能力的概念 15

二 作为能力缺失的贫困 18

三 贫困与权利 22

四 能力与社会排斥 24

第二节 能力的权衡与筛选 26

一 局部占优原则 27

二 聚集原则 29

三 衍生原则 30

四 持续原则 30

第三节 能力方法研究现状 31

一 人类发展指数(HDI) 34

二 欧盟社会融合指标 35

三 人类核心能力指标 37

第四节 社会救助理论基础 40

一 风险社会理论 40

二 社会支持理论 41

三 社会分层理论 43

四 福利国家理论 45

第五节 社会救助研究现状 46

一 目标定位 46

二 方法选择 49

三 机制分析 52

四 效果评价 57

第六节 文献评述 62

第三章 理论框架 65

第一节 中国反贫困历程回顾 65

第二节 概念界定 71

一 社会救助 71

二 社会风险 72

三 脱贫时间 74

四 能力 74

第三节 理论模型和研究假设 75

一 理论模型 75

二 研究假设 76

第四章 风险一能力解释框架 78

第一节 研究区位的特征与对象选择 78

一 朝阳区概况 78

二 朝阳区社会救助体系 81

第二节 社会风险类型划分 84

一 城市贫困状况 84

二 城市社会风险发生率 88

三 城市社会风险集聚度 90

四 农村贫困状况 90

五 农村社会风险发生率 93

六 农村社会风险集聚度 94

第三节 社会风险与能力缺失 95

一 残疾 96

二 失业 99

三 单亲 102

四 教育支出 103

五 人户分离 107

六 刑释 108

七 疾病 110

八 土地权 111

九 传统对象 113

第四节 本章小结 114

第五章 脱贫时间:影响因素分析 115

第一节 中德比较分析框架 115

第二节 贫困时间分析 118

一 脱贫路径 118

二 脱贫时间 122

三 主观时间 128

四 制度时间 131

五 农村情况 131

第三节 脱贫时间的影响因素分解 133

一 变量描述 133

二 风险因素 135

三 脱贫因素 142

第四节 脱贫时间的总体因素分析 147

一 城市样本 147

二 农村样本 150

三 城乡比较分析 152

第五节 本章小结 153

第六章 政策含义和制度选择 155

第一节 能力一救助匹配模型 155

第二节 制度选择 158

一发展型社会政策 158

二 贫困与精神资源分配 160

三 后工业经济的社会基础 162

四 资产建设与个人发展账户 164

五 发展社区服务 173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175

第一节 主要结论 175

第二节 政策建议 177

第三节 主要创新点 178

第四节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79

参考文献 181

附录A国际相关数据列表 195

附录B国内相关数据列表 205

附录C北京市社会救助发展历程(1996—2007) 208

附录D朝阳区社会救助政策概览(2007) 218

后记 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