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资源的有限性-心理不应期效应的理论与实证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1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吴彦文,杨喜梅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7516104744
  • 页数:209 页
图书介绍:本书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金成果。注意力的研究一直是心理学家关注的课题。在日常生活中以及在现代人机系统中,大量的工作任务既有同时性的,又有重叠性的,人们是否有能力同时有效地分配注意力资源并顺利操作不同的任务?人到底能不能同时顺利地操作多重任务?在完成多重任务中,人的心理调节机制又是怎样工作的?人是如何完成在几种同时性或继时性的任务运作?作者在本书中用科学的态度回答了人们的这些疑问。

第一章 心理不应期效应及其理论假设 1

第一节 心理不应期效应的界定及其研究范式 2

一 心理不应期效应 2

二 心理不应期效应的研究范式 3

三 产生心理不应期效应的基本加工过程 4

第二节 反应选择瓶颈模型 8

一 反应选择瓶颈模型的加工原理 8

二 对认知延迟位置的诊断方法 9

三 反应选择瓶颈模型的加工特点 11

四 反应选择瓶颈模型的实验证据 15

第三节 中枢能量共享模型 18

一 中枢能量共享模型的加工原理 18

二 中枢能量共享模型对不同任务重叠程度的预测 21

三 中枢能量共享模型的加工特点 24

第四节 对RSB模型和CCS模型的评价和总结 31

一 RSB模型和CCS模型的分歧点 31

二 RSB模型和CCS模型的共同点 34

第二章 重叠任务情境下的任务转换加工过程 35

第一节 任务转换亏损理论 35

一 任务转换亏损的研究范式 35

二 任务转换亏损的理论解释及其实验证据 36

第二节 PRP范式下任务转换中的执行控制加工 41

一 执行加工交互控制模型 42

二 两成分模型 42

第三章 心理旋转的研究及其加工过程 44

第一节 心理旋转的研究及其理论 44

一 经典的心理旋转研究及其重要发现 44

二 字符旋转实验 46

三 经典心理旋转的加工过程 50

第二节 心理旋转与瓶颈加工机制 51

一 RSB模型和CCS模型对瓶颈加工机制的预测 51

二 心理旋转加工是否受瓶颈加工机制的制约? 51

三 采用心理旋转任务探讨瓶颈加工机制的优点分析 54

第四章 研究目的及研究框架 56

第一节 研究目的 56

第二节 研究的基本框架 58

第五章 正反判断条件下的心理不应期效应研究 61

第一节 实验一:PRP效应的初步验证性研究 62

一 研究目的 62

二 研究方法 62

三 结果与分析 63

四 讨论 69

第二节 实验二:较大旋转角度差条件下的PRP效应 71

一 研究目的 71

二 研究方法 72

三 结果与分析 72

四 讨论 76

第三节 实验三:两种任务最大限度重合条件下的PRP效应 78

一 研究目的 78

二 研究方法 79

三 结果与分析 79

四 讨论 82

第四节 实验四:刺激短暂呈现对PRP效应的影响 85

一 研究目的 85

二 研究方法 85

三 结果与分析 85

四 讨论 88

第五节 实验五:呈现方式对PRP效应的影响 90

一 研究目的 90

二 研究方法 91

三 结果与分析 91

四 讨论 98

第六章 类别判断条件下的PRP效应研究 103

第一节 实验六:类别判断对PRP的影响 104

一 研究目的 104

二 研究方法 105

三 结果与分析 106

四 讨论 108

第二节 实验七:高低音限定类别、正反判断对PRP效应的影响 109

一 研究目的 109

二 研究方法 110

三 结果与分析 111

四 讨论 117

第七章 任务重复与任务转换条件下的PRP效应研究 121

第一节 实验八:任务转换条件下类别—正反判断对PRP效应的影响 123

一 研究目的 123

二 研究方法 123

三 结果与分析 124

四 讨论 127

第二节 实验九:任务转换条件下正反—类别判断对PRP效应的影响 128

一 研究目的 128

二 研究方法 128

三 结果与分析 129

四 讨论 132

第三节 实验十:任务重复条件下类别—类别判断对PRP效应的影响 132

一 研究目的 132

二 研究方法 133

三 结果与分析 134

四 讨论 136

第四节 实验十一:任务重复条件下正反—正反判断对PRP效应的影响 137

一 研究目的 137

二 研究方法 137

三 结果与分析 138

四 讨论 141

第八章 Go-NoGo条件下的PRP效应研究 143

第一节 实验十二:单线索提示条件下的心理不应期效应 145

一 研究目的 145

二 研究方法 145

三 结果与分析 146

四 讨论 151

第二节 实验十三:复合线索提示条件下的PRP效应 154

一 研究目的 154

二 研究方法 154

三 结果与分析 155

四 讨论 159

第三节 实验十四:文字复合线索提示条件下的PRP效应 160

一 研究目的 160

二 研究方法 161

三 结果与分析 161

四 讨论 165

第九章 PRP效应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 168

第一节 实验十五:重叠任务条件下PRP效应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 171

一 研究目的 171

二 研究方法 171

三 结果与分析 173

四 讨论 177

第二节 实验十六:T1不反应条件下PRP效应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 178

一 研究目的 178

二 研究方法 178

三 结果与分析 179

四 讨论 182

第十章 PRP效应与注意资源的关系 184

第一节 综合讨论 184

一 T2上的PRP效应 186

二 T2刺激的难度和复杂度效应 186

三 SOA与T2刺激难度的交互作用 187

四 RT1与SOA长短的变化 189

五 RT1与T2难度参数的变化 192

六 RT1与RT2间的相关问题 193

七 PRP效应中的神经通道问题与任务转换亏损问题 194

八 Go-NoGo条件下的PRP效应 194

九 PRP效应的ERP成分 195

十 T1和T2的相互关系及双任务干扰效应 196

第二节 心理旋转与瓶颈加工机制 196

第三节 总结论 198

参考文献 200

后记 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