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学科建设综述 3
第一章 学科的概念与特征 3
第一节 学科的概念 3
一、学科的定义与内涵 3
二、学科的效能 4
第二节 学科发展的基本特征 4
一、学科的纵横发展 4
二、学科的交叉渗透 5
三、学科的分化与综合 6
第二章 学科建设的原则与内容 8
第一节 学科建设的原则 8
一、需求为牵引的原则 8
二、突出特色的原则 8
三、瞻前的原则 8
四、择优、竞争、滚动的原则 8
五、重点建设的原则 9
六、与队伍建设相结合的原则 9
第二节 学科建设的内容 9
一、高水平基础实验室和公共实验室的建设和改造 9
二、学科优势所必须专用设备、仪器的发展 9
三、学术队伍建设 9
第三章 学科建设管理模式 11
第一节 学科规划建设模式 11
一、学科规划建设模式的概念与内容 11
二、学科规划建设模式存在的问题 11
第二节 学科立项建设管理模式 11
一、学科立项建设管理模式的概念 11
二、立项建设管理模式与规划建设模式的区别 11
三、学科立项建设管理模式的特征 12
第二篇 学科人才队伍建设 17
第一章 学科人才队伍建设概述 17
第一节 学科建设人才的特点 17
一、科技劳动的特性 17
二、学科人才的特点 18
第二节 学科人才的地位和作用 19
一、学科人才是科学技术的载体 19
二、学科人才是新的生产力的代表 19
三、学科人才是社会、科学变革的重要力量 20
第三节 学科人才结构管理 20
一、学术与科研机构的职业结构 20
二、学科人才的才能结构 23
第四节 学科人才开发的战略意义 34
一、学科人才的素质 35
二、学科人才的智力结构 36
三、科技集体的智力结构 37
第二章 学科人才素质测评与选拔 38
第一节 学科人才素质测评 38
一、学科人才心理素质测评 38
二、学科人才个体和群体测评 60
第二节 学科人才的选拔 78
一、学科人才的识别方法 78
二、学科人才的选拔原则 79
三、学科人才的选拔方法 80
第三章 学科人才的培养、考核与奖励 81
第一节 学科人才的培养 81
一、教育内容 83
二、教育形式 84
三、教育方法 85
四、教育措施 86
第二节 学科人才的考核与奖励 86
一、学科人才业务水平的模糊性和可计量性 87
二、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建立考核学科人员业务水平的模糊数学模型 87
三、正确选取评定标准和评定精度 89
四、对量化考核方法的展望 94
五、学科人才的奖励 95
第三篇 学科科研质量管理 99
第一章 学科科研质量管理概述 99
第一节 科研质量管理的意义与特点 99
一、质量的概念 99
二、科研质量管理的意义 100
三、科研质量管理的特点 100
第二节 科研质量全面管理内容、原则与程序 102
一、科研质量全面管理内容 102
二、科研质量全面管理原则 102
三、科研质量全面管理程序 104
第二章 学科科研质量管理基础与体系 107
第一节 科研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 107
一、标准化工作 107
二、计量测试管理 108
三、科研质量信息管理 110
四、质量管理教育 111
第二节 科研质量管理体系 112
一、科研质量管理体系的作用和构成 112
二、质量管理机构和组织管理系统 113
第三章 学科科研成果质量的鉴定与验收 115
第一节 科研成果质量鉴定与验收概述 115
一、科研成果质量鉴定与验收形式 115
二、科研成果质量鉴定与验收性质 119
三、科研成果质量鉴定与验收原则 120
第二节 科研成果质量鉴定与验收方法 122
一、鉴定会法 122
二、通信评议法 124
三、定量计分法 126
四、视同鉴定法 130
五、社会承认法 131
第三节 科研成果质量鉴定与验收申请程序 132
一、科研成果质量鉴定与验收申请 132
二、科研成果质量鉴定与验收审批 132
三、科研成果质量鉴定与验收前的准备 133
四、科研成果质量鉴定与验收的职责 133
五、科研成果质量鉴定与验收中的问题 135
六、科研成果质量鉴定与验收的加强 137
第四节 科研成果的登记、统计和归档 140
一、科研成果的登记 140
二、科研成果的统计和归档 142
第四篇 学科科研成果管理 219
第一章 学科科研成果的评奖 219
第一节 科研成果评奖概述 219
一、我国现行的奖励制度 219
二、国家发明奖的评定 219
三、国家自然科学奖的评定 220
四、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奖的评定 221
五、国家级科技进步奖的评定 221
六、省(部委)级科技进步奖的评定 222
七、其他科技奖的评定 225
第二节 科研成果奖励评审 227
一、科研成果奖励评审组织 227
二、科研成果奖励评审方法 228
三、科研成果奖励评审原则 229
四、科研成果奖励评审指标体系 233
第三节 科研成果评奖体制改革 235
一、科研成果奖励设置原则及结构体系 236
二、科技进步奖的改进 240
三、科研成果评奖体制改革的措施 246
第四节 科研成果评奖的模式 249
一、异议制 250
二、非异议制 257
三、两种模式比较 260
第二章 学科科研成果专利的申请与保护 310
第一节 科研成果专利概述 310
一、专利的特点 310
二、专利权授予的条件 314
三、专利的种类 320
四、发明人、申请人与专利权人 322
第二节 科研成果专利的申请 324
一、专利申请前的准备 324
二、专利申请的一般要求 325
三、专利申请文件的填写和撰写 327
四、专利申请的提交和受理 341
五、专利申请费的缴纳与减缓 346
六、专利权的国际申请(PCT) 348
第三节 科研成果专利审批 354
一、专利审查机构 354
二、专利审批流程 357
三、专利复审程序 362
四、专利无效程序 364
五、专利行政复议 367
第四节 科研成果专利权的维持、终止与第三人介入 370
一、专利权的维持 370
二、专利权的终止 372
三、专利登记簿 373
四、第三人介入的专利程序 374
第五节 科研成果专利的纠纷与保护 376
一、专利纠纷案件 377
二、专利侵权的判定 379
三、不视为专利侵权的实施行为 382
四、专利侵权的法律责任 386
五、被侵权者的保护 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