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序 1
第一章 白居易的世系与家族 1
一、“公之世先,用谈说闻” 1
二、郡望与籍里 20
三、父与母乃亲舅甥婚配 27
四、子嗣与后裔 36
第二章 从艰难多故的童年到三登科第 44
一、童年与青少年时代 44
二、三登科第与初入仕途 59
三、“永贞革新”的同情者 79
第三章 “志在兼济”有所作为的十年 92
一、出仕周至县尉 93
二、“职为学士,官是拾遗” 101
(一)抨击权豪的贪暴 104
(二)反对宦官擅权 110
(三)悯恤生民疾苦 116
(四)“但伤民病痛” 120
三、退居渭上 123
四、从回朝到贬黜 137
第四章 宦情日减的蹉跎岁月 151
一、“俟罪浔阳” 152
二、从量移忠州到释罪回朝 168
三、从出刺杭州到分司东都 194
四、从出刺苏州到再次回朝 219
第五章 寂寞的晚年 248
一、“中隐”生涯的开始 248
二、七年为少傅分司 280
三、最后的岁月 305
第六章 白居易的前期思想——激进的民本主义 335
一、弘扬君道,鼓吹仁政 338
(一)内圣外王,修身化下 339
(二)恕己及人,制欲禁奢 345
(三)选贤任能,澄清吏治 351
(四)虚心纳谏,广开言路 361
二、勖励臣节,崇正疾邪 365
(一)激扬忠烈,维护统一 366
(二)从谠直,去谄佞 371
(三)疾贪暴,尚清廉 378
三、关心民瘼,为民请命 383
(一)轻敛薄赋,舒解民困 383
(二)省刑慎罚,与民休息 389
(三)销兵非战,矜恤民劳 398
第七章 白居易的后期思想——知足保和的中庸主义 406
一、儒道互补:作为处世哲学的中庸主义的思想渊源 406
二、折中于出处进退之间的“中隐”观念 415
三、对待朋党之争的调和骑墙态度 421
四、对待儒释道三教兼容并包的圆融立场 426
第八章 白居易的诗歌理论 435
一、诗与政治:诗者,根于情而系于政 436
二、诗与现实:“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444
三、诗与人民:“唯歌生民病” 451
四、诗歌的内容与形式:“不为文而作” 455
第九章 白居易的诗文创作 463
一、题材广泛的讽谕诗 464
二、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 479
三、《长恨歌》与《琵琶行》 488
四、闲适诗与杂律诗 503
五、散文与辞赋 519
第十章 白居易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529
一、“及身已风行海内” 529
二、从“有所为而作”的主张到“为人生”的艺术观 540
三、“似出复似处”的处世态度对后世士人的影响 546
四、白诗在日本与海外的传播及其世界声誉 554
附:元稹评传 569
前言 569
第一章 元稹的家世与生平 571
一、家世与童年 571
二、明经及第与初次恋爱 574
三、从校书郎到监察御史 581
四、由江陵士曹参军、通州司马到虢州长史 589
五、从翰林学士到为相 599
六、浙东七年与武昌暴逝 604
第二章 元稹的政治思想 613
一、销兵革 614
二、重农事、抑游惰、绝进奉 616
三、明考课、开言路 623
第三章 元稹的文学思想与实践 628
一、改革制诰与律赋、散文等 628
二、新乐府诗与元和体及其他 638
三、悼亡、艳情与《莺莺传》 658
索引 670
人名索引 670
文献索引 681
词语索引 688
后记 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