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讨论孔子的几点意见 1
孔子 6
一 引语 6
二 传略 7
一 孔子的家世 7
二 孔子的生平 8
三 孔子的日常生活 13
四 孔门的述赞 15
五 孔子的著作 17
三 学说 20
一 孔子的本体论 20
二 孔子的道德哲学 22
三 孔子的教育哲学 27
四 孔子的政治哲学 32
五 孔子的宗教哲学 36
四 尾语 37
“六经”与孔子的关系问题 56
一 “五经”皆孔子所作说 57
二 “六经”与孔子无关说 58
从孔子到孟荀——战国时的儒家派别和儒经传授 65
孔子以后的儒家派别 65
孔子以后的儒经传授 68
儒家内部孟荀两派的对立 72
纬谶中的孔圣与他的门徒 83
一 孔圣的诞生 83
二 孔圣的异表 84
三 孔圣的使命 84
四 上天的启示之一——获麟 85
五 上天的启示之二——血书 86
六 孔圣的宪法草案之一——《春秋》 87
七 孔圣的宪法草案之二——《孝经》 88
八 孔圣的告天 89
九 孔圣的其他法典 89
十 孔圣的史观 90
十一 孔圣言行散记 91
十二 孔圣的门徒 93
纬谶中的“皇”与“帝” 110
引言 110
一 “皇”与“帝” 111
二 “三皇”与“五帝” 112
三 “五天帝”与“五人帝” 113
四 三皇说之一——天地人三皇 113
五 “三皇”与“十纪” 114
六 三皇说之二——伏犧神农女娲 114
七 三皇说之三——伏犧神农与燧人 116
八 黄帝——五人帝之一 117
九 少昊——五人帝之二 120
十 颛顼——五人帝之三 121
十一 帝喾——五人帝之四 121
十二 唐尧——五人帝之五 122
十三 虞舜——五人帝之六 125
十四 苍颉——五帝以外的一帝 127
十五 三皇五帝之际的诸皇 128
朱熹 165
第一章 引言 165
第二章 朱熹传略 170
第三章 朱熹之哲学 173
一 本体论 174
二 价值论 176
三 认识论 186
第四章 朱熹之经学 190
一 易经学 191
二 书经学 193
三 诗经学 195
四 礼经学 198
五 春秋学 200
六 孝经学 201
七 四书学 203
第五章 朱熹之史学与文学 204
第六章 朱熹与当代学派 207
第七章 朱熹之著作 211
一 经部 211
二 史部 215
三 子部 216
四 集部 220
第八章 朱学之传授 222
附录 朱熹简明年谱 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