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歌剧史 1920-2000 上》PDF下载

  • 购买积分:16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中国歌剧史》编委会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2
  • ISBN:7503951206
  • 页数:524 页
图书介绍:本书叙述的是我国歌剧从上世纪初(1920年前后)至世纪末(2000年)的80年间的发展简史。中国歌剧是怎样产生的?又经过了何等艰难曲折的历程?留下了哪些足迹?在每个大的历史阶段,特别是波澜壮阔的革命战争年代,它又是如何在血与火的斗争中成长壮大起来的?在世界歌剧历史中,它与欧、美各国的歌剧相比较,从内容到形式都有哪些不同的特点?在它成长的一路风雨中,又经历了哪些兴衰、给后人留下了哪些经验教训?……所有这些,都是本书试图探讨和回答的问题。

上编 中国歌剧在探索中诞生(1920—1949) 3

第一章 中国歌剧探索自己的路 3

第一节 国人初识西洋歌剧 3

一、西洋歌剧初入国门 3

二、西洋歌剧未能落地生根 5

第二节 中国歌剧的萌芽——儿童歌舞剧 9

一、从学堂乐歌到儿童歌舞剧 9

二、黎锦晖和《麻雀与小孩》等儿童歌舞剧 10

第三节 中国歌剧初期的探索 22

一、阎述诗独创的抒情歌剧/《高山流水》/《风雨之夜》 24

二、上海早期的三部探索性歌剧/《王昭君》/《扬子江暴风雨》/《西施》 28

三、中央苏区的小调剧/《亡国恨》 42

四、歌舞之乡——新疆的民族歌剧 47

第二章 抗战时期的歌剧活动 57

第一节 延安的歌剧活动 57

一、“鲁艺”——新歌剧的摇篮/《农村曲》/《军民进行曲》/《异国之秋》 57

二、西北文工团的《塞北黄昏》 70

第二节 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歌剧活动 74

一、歌舞活报剧的普及与秧歌舞形式的运用 75

二、关于“秧歌舞”展开的一场争论 80

三、中、小型歌剧与儿童歌舞剧的演出 83

四、两部反映敌后抗日斗争的歌剧/《钢铁与泥土》/《不死的老人》 89

第三节 华中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歌剧活动 103

一、小调剧、歌剧 104

二、戏曲音乐剧 106

第四节 “孤岛”上海和“陪都”重庆的歌剧活动 109

一、“孤岛”上海的歌剧演出/《上海之歌》/《桃花源》/《江村三拍》/《大地之歌》/《孟姜女》 109

二、“陪都”重庆的歌剧活动/《秋子》/《木兰从军》 118

第三章 新歌剧在延安诞生 130

第一节 秧歌运动——新歌剧的催生剂 131

一、从《拥军花鼓》开始的秧歌热潮 132

二、小型秧歌剧的诞生/《兄妹开荒》/《一朵红花》/《牛永贵负伤》/《十二把镰刀》 142

三、大型秧歌剧的诞生/《血泪仇》/《周子山》 156

四、戏剧家张庚、诗人艾青撰文论述秧歌剧 165

五、秧歌剧运动的迅速传播与发展 170

第二节 新歌剧的里程碑——《白毛女》 187

一、歌剧《白毛女》的创作 187

二、歌剧《白毛女》首演于延安 208

三、抗战胜利后《白毛女》走向全国 213

第三节 解放战争时期新歌剧的普及 223

一、延安中央管弦乐团演出歌剧《蓝花花》 223

二、华北联大在冀中演出多场次秧歌剧《秦洛正》 225

三、东北地区解放前后的歌剧活动 226

四、天津创演歌剧《松梅风雨》 232

五、冀中火线剧社成功演出歌剧《王秀鸾》 234

六、晋中太行剧团首演四幕歌剧《赤叶河》 239

七、一二○师西北战斗剧社首演歌剧《刘胡兰》 242

八、晋察冀军区抗敌剧社演出五场歌剧《不要杀他》 247

九、华北联大文艺学院演出小型秧歌剧《一场虚惊》 252

十、晋剧名演员郭兰英投身歌剧事业 254

结束语 259

中编 民族歌剧走向繁荣(1949—1966) 273

第一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新歌剧 273

概述 273

第一节 新时代的艺术之花 274

一、新歌剧大传播 274

二、新歌剧进城后的新局面 276

三、机遇与挑战相伴而来 276

四、歌剧发展的新举措 277

第二节 三部重大题材的新作品 280

一、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长征》 280

二、直接表现抗美援朝前线的《打击侵略者》 285

三、表现抗美援朝后方的《一个志愿军的未婚妻》 289

第三节 六部探索歌剧样式的新作品 292

一、试图解决“话剧加唱”的《星星之火》 293

二、尝试“一唱到底”的《王贵与李香香》 295

三、初次尝试歌剧音乐风格戏曲化的《小二黑结婚》 299

四、自由运用戏曲音乐手法的《刘胡兰》 304

五、自创戏曲化旋律的《红霞》 308

六、西洋歌剧手法与少数民族音乐融合的《草原之歌》 312

第二章 第一次歌剧座谈会(1957) 320

概述 320

一、否认新歌剧的“土教条” 321

二、否认新歌剧的“洋教条” 323

三、继承传统与借鉴西洋讨论中的“土洋之争” 324

第一节 新歌剧座谈会召开 326

一、田汉的开场白 326

二、贺敬之的说明 327

第二节 新歌剧历史、概念、基础之争 329

一、历史的认定 329

二、概念之争 331

三、基础之争 334

第三节 戏曲基础论 336

第四节 西洋歌剧基础论 339

一、音乐为主论 339

二、改造论 342

第五节 新歌剧基础论 344

一、研究戏曲问题 344

二、借鉴西洋问题 346

三、扩大题材与体裁多样化问题 346

四、关于音乐形象的塑造问题 347

五、关于音乐逻辑思维问题 348

六、关于咏叹调与宣叙调的写作 349

七、提高作者问题 349

八、刘芝明的结束语 350

九、会议的成就与影响 350

第三章 民族歌剧走向繁荣 354

概述 354

第一节 三部民族歌剧精品 359

一、音乐形象鲜明结构完整的《白毛女》新版本 359

二、着重通过音乐塑造人物的《洪湖赤卫队》 368

三、戏剧与音乐平衡发展的《江姐》 376

第二节 三部戏曲化歌剧 385

一、改编戏曲剧目初次尝试的《槐荫记》 385

二、改编戏曲剧目重新谱曲的《窦娥冤》 387

三、尝试歌剧戏曲化的《红珊瑚》 392

第三节 民间传说故事题材与儿童歌舞剧 404

一、广西壮族民间歌舞剧《刘三姐》 404

二、山西民间传说故事《哑姑泉》 409

三、云南白族传说故事《望夫云》 410

四、云南撒尼族传说故事《阿诗玛》 419

五、哈萨克民间故事《萨利哈与萨曼》 421

六、神话故事《人参仙子》 422

七、三部内蒙古长篇叙事民歌改编的歌剧/《嘎达梅林》/《达那巴拉》/《诺丽格尔玛》 422

八、三部儿童歌舞剧/《海石花》/《双双与姥姥》/《草原小英雄》 426

第四节 革命历史题材歌剧 428

一、表现红军长征通过彝族区的故事《凉山结盟》 428

二、表现大革命时期农民运动的《春雷》 429

三、最早改编小说《红岩》的重庆版歌剧《江姐》 433

四、历经波折合作三十年的《红云崖》 436

第五节 现实题材歌剧 441

一、表现西藏平叛斗争的《柯山红日》 441

二、表现海防对敌斗争的《天门岛》 442

三、表现人民公社的《向阳川》 443

四、表现继承革命前辈事业的《两代人》 445

五、改编自电影剧本的《自有后来人》 449

第六节 谋求“突破”而被中断的歌剧“三步走”计划 450

一、生不逢辰的《阿依古丽》 451

二、被政治运动淹没的《南海长城》 456

第七节 《文汇报》组织歌剧学术讨论 458

一、上海座谈会的中心话题是“话剧加唱” 459

二、北京座谈会上的中心话题仍是“话剧加唱” 461

三、报刊笔谈的中心话题还是“话剧加唱” 462

四、马可《我对新歌剧提高问题的一点理解》 464

五、贺绿汀《新歌剧问题》 467

六、张拓《论中国歌剧的特性》 472

七、赵沨《关于歌剧的一些感想》 473

八、郑伯农《浅论歌剧中的戏剧与音乐关系》 474

九、李凌《新歌剧形式问题杂谈》 476

十、叶林《新歌剧形式之争及其他》 478

十一、梁寒光《歌剧民族化问题及其他》 481

十二、章枚《歌剧脚本的音乐特点问题》 482

十三、李劫夫《歌剧的题材、形式和提高问题》 484

十四、舒强《歌剧表演艺术的提高问题》 486

十五、于会泳《歌剧的说白问题》 488

第八节 民族歌剧的艺术特色 491

一、戏剧与音乐并重 491

二、有说有唱 492

三、民族咏叹调创立 493

四、民族歌剧表演体系的建立 494

五、戏、歌、诗、舞、乐协调发展 494

六、乐队音乐的逐步重视 495

第九节 民族歌剧表演艺术的典范——郭兰英 495

一、声情并茂、字正腔圆的歌唱 497

二、形神兼备、炉火纯青的表演 498

三、基于生活、熔融传统的艺术风格 499

四、驾驭舞台、处惊不变的超群能力 501

结束语 510

一、英雄歌剧时代 510

二、民族歌剧样式逐步完善 514

三、极“左”思潮对歌剧发展的危害 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