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茅家琦 1
古代篇 7
第一章 原始社会的南京经济(公元前21世纪以前)&彭安玉 7
第一节30万年以前的祖先 7
第二节 母系氏族公社的经济生活 8
第三节 父系氏族公社的经济生活 14
第二章夏、商和西周时期的南京经济(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770年)&彭安玉 17
第一节 奴隶社会的形成和聚落分布 17
第二节 农业和手工业 22
第三章 春秋战国时期的南京经济(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彭安玉 29
第一节 最早的城池 29
第二节 经济的发展 32
第四章 秦汉时期的南京经济(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彭安玉 41
第一节 金陵邑改制为秣陵城 41
第二节 经济的发展 43
第五章 东吴时期的南京经济(公元222年— 280年)&管玉春 54
第一节 南京首次成为都城 54
第二节 农业与水利 59
第三节 手工业和商业 66
第六章 东晋南朝时期南京的繁荣(公元317年—589年)&管玉春 71
第一节 王朝兴替与都城概貌 71
第二节 土地制度与农业政策 77
第三节 手工业经济的繁荣 87
第四节 商业与交通 92
第七章 隋唐五代时期的南京经济(公元581年—960年)&方亚光 104
第一节 隋末唐初南京经济的衰退 104
第二节 唐中后期南京经济的复苏 110
第三节 南唐定都金陵,南京经济再度发展 115
第八章 宋朝时期的南京经济(公元960年—1279年&陈振 122
第一节 江东首府,南宋陪都 122
第二节 农田水利与农业生产 124
第三节 商业进一步繁荣 130
第四节 发达的交通与递铺 135
第九章 元朝时期南京经济(公元1260年—1368年)&高荣盛 141
第一节 元代南京建置的变迁 141
第二节 发达的官营手工业与市镇 142
第三节 集庆的水陆交通 151
第四节 农业的发展 155
第十章 明朝时期的南京经济(公元1368年— 1644年)&范金民 162
第一节 明初大规模的城市建设 162
第二节 手工业生产的特点 171
第三节 兴盛的商业贸易 178
第四节 人口与工商户籍 183
第五节 滞后的农业经济 189
第十一章 清代前期的南京经济(公元1644年—1840年)&范金民 197
第一节 清初南京经济的萧条 197
第二节 清中期南京城市经济转趋繁荣 201
第三节 农村经济缓慢发展 213
近代篇 219
第十二章 鸦片战争前后的南京经济简述(公元1840年—1853年)&曹幸穗 林刚 李琴芳 219
第一节 鸦片战争前后的南京城镇经济 220
第二节 鸦片战争前后的南京郊县农村经济 227
第十三章 太平天国时期的南京经济(公元1853年—1864年)&曹幸穗 李琴芳 林刚 232
第一节 太平天国时期的南京城区经济 233
第二节 太平天国时期的南京郊县农村经济 239
第三节 太平天国经济政策对南京经济的影响 243
第十四章 晚清时期的南京经济(公元1864年—1911年)&曹幸穗 李琴芳 杨彬 林刚 250
第一节 太平天国失败后的南京经济 250
第二节 资本主义列强经济入侵对南京的影响 257
第三节 洋务运动与南京近代化的兴起 260
第四节 晚清的南京金融 270
第五节 清末南京郊县农村与农业经济 274
第十五章 北洋政府时期的南京经济(公元1912年—1927年)&曹幸穗 杨彬 李琴芳 林刚 281
第一节 南京近代化工业的发展 282
第二节 近代商业的发展 290
第三节 北洋政府时期的南京金融业 293
第四节 交通邮电近代化的发展 299
第五节 北洋时期的南京财政 305
第六节 北洋时期的南京郊县农村经济 308
第十六章“十年建设”时期的南京经济(公元1927年—1937年)&曹幸穗 杨彬李琴芳 林刚 315
第一节 南京的市区规划与建设 315
第二节 南京近代工业的发展 322
第三节 南京近代商业的发展与繁荣 328
第四节 国民政府时期的南京金融业 339
第五节 交通电信业的发展与提高 353
第六节 郊县农村经济 363
第十七章 抗日战争时期的南京经济(公元1937年—1945年)&曹幸穗林刚 李琴芳 376
第一节 日寇对南京的洗劫与南京经济的殖民地化 376
第二节 凋敝衰落的城市工商、交通业 380
第三节 日伪时期的南京金融业 384
第四节 日伪统治下的南京郊县农村 393
第十八章 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经济(公元1945年—1949年)&曹幸穗 林刚 李琴芳 396
第一节 接收敌伪资产与战后的经济状况 396
第二节 城镇工商业残破不堪 399
第三节 恶性通货膨胀 404
第四节 郊县农村萧条萎缩 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