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理论辨析 3
第1章 企业、社会、社会责任 3
1.1 视野:现代社会中的企业 3
1.2 企业的社会角色:从“企业办社会”到企业社会责任 5
1.2.1 “企业办社会”成为历史 6
1.2.2 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新思潮 6
1.2.3 两种体制与两种方式 7
1.2.4 思考:嬗变中的进步 8
1.2.5 企业社会责任实践中的困惑 9
1.3 企业社会责任的相关研究 11
1.3.1 企业社会责任思想的演进 11
1.3.2 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及维度 17
1.3.3 企业社会责任的测量 23
1.3.4 企业社会责任的作用 26
1.3.5 已有研究述评 31
1.4 研究问题的提出 32
第2章 品牌形象、品牌资产与品牌影响力 41
2.1 品牌形象 42
2.1.1 基本概念 42
2.1.2 品牌形象的构成 43
2.2 品牌资产 43
2.2.1 基本概念 43
2.2.2 品牌形象与品牌资产的区别及联系 45
2.3 品牌影响力 45
2.3.1 品牌影响力提出的理论与现实需要 45
2.3.2 品牌影响力的内涵与外延 46
2.3.3 品牌形象、品牌资产与品牌影响力的内在联系 47
中篇:机理印证 53
第3章 企业社会责任与品牌影响力的内在联系 53
3.1 企业持续发展是企业的基本责任 53
3.1.1 道义与法律法规要求企业承担社会责任 53
3.1.2 企业发展进程中与社会的互动,决定了企业理应承担社会责任 54
3.1.3 企业持续发展是企业的基本社会责任 54
3.2 品牌影响力的提升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标志 55
3.2.1 顾客是企业基础,品牌是顾客选购商品的依据 55
3.2.2 品牌是市场竞争的焦点与制高点 56
3.3 承担社会责任有益于促使企业品牌影响力提升 57
3.3.1 品牌影响力主要决定于品牌标定下的产品及其营销水平 57
3.3.2 品牌影响力也依赖于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带来的外部评价 58
3.3.3 小结 59
3.4 企业社会责任与品牌影响力微观关系研究 60
3.4.1 企业社会责任与消费者—企业认同 60
3.4.2 企业社会责任与消费者品牌态度 61
3.4.3 企业社会责任与消费者行为意愿 63
3.4.4 小结 65
第4章 企业社会责任的消费者动机归因 69
4.1 归因理论 69
4.1.1 归因认知过程论 70
4.1.2 归因效果论 74
4.2 消费者动机归因的相关研究 76
4.2.1 消费者归因的维度 76
4.2.2 消费者动机归因的影响 77
4.2.3 小结 80
第5章 企业社会责任的社会认同 83
5.1 引言 83
5.2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84
5.2.1 理论基础与研究框架 84
5.2.2 主要概念与文献回顾 85
5.2.3 研究假设推演 89
5.3 企业社会责任特征构成维度及其测量 92
5.3.1 测项产生及内容效度 92
5.3.2 样本和数据收集 93
5.3.3 测项分析及信效度评估 94
5.4 企业社会责任特征对消费者品牌态度、购买意愿的作用机制 97
5.4.1 测量设计与数据收集 97
5.4.2 信度和效度检验 98
5.4.3 数据分析及结果 100
5.5 研究结论与管理启示 103
5.5.1 结论与讨论 103
5.5.2 管理启示 105
5.6 研究优势与局限 106
第6章 企业社会责任与品牌影响力的实证研究 114
6.1 引言 114
6.2 关键概念的界定与研究框架 115
6.2.1 企业社会责任特征与品牌影响力 115
6.2.2 企业社会责任一企业能力信念 115
6.3 文献回顾及假设提出 116
6.3.1 企业社会责任特征与品牌影响力 116
6.3.2 企业社会责任一企业能力信念的调节作用 118
6.4 研究设计与数据收集 118
6.4.1 变量测量及问卷设计 118
6.4.2 产品选择及数据收集 119
6.5 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 120
6.5.1 信效度检验 120
6.5.2 假设检验 124
6.6 研究结论与管理建议 126
6.6.1 研究结论与讨论 126
6.6.2 管理建议 128
6.6.3 局限性及未来研究方向 130
第7章 企业社会责任、消费者动机归因与品牌影响力 135
7.1 研究框架的提出 135
7.2 研究假设的理论推演 137
7.2.1 企业社会责任特征与消费者感知的企业社会责任动机 137
7.2.2 企业社会责任特征与品牌影响力 138
7.2.3 消费者感知的企业cSR动机与品牌影响力 140
7.3 研究设计与数据收集 142
7.3.1 变量测量及问卷设计 142
7.3.2 调查产品选择 143
7.3.3 数据收集过程 145
7.4 样本描述 145
7.4.1 样本人口统计变量描述性分析 145
7.4.2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146
7.5 信度与效度检验 148
7.5.1 信度分析 148
7.5.2 效度分析 152
7.5.3 二阶因子验证 157
7.6 模型验证与假设检验 158
7.6.1 因子不变性检验 158
7.6.2 假设检验 159
7.7 主要结论与讨论 175
7.7.1 企业社会责任特征是消费者动机归因的前置因素 175
7.7.2 企业社会责任特征是形成品牌影响力的重要来源 177
7.7.3 消费者动机归因具有显著的中介效应 178
7.7.4 企业性质及消费者特征因素的影响复杂 181
下篇:专题研究 191
第8章 企业捐赠对市场影响的实证研究 191
8.1 引言 191
8.2 研究背景与研究假设 192
8.2.1 理论背景 192
8.2.2 “5.12”汶川地震与企业捐赠行为 193
8.2.3 研究假设 193
8.3 研究设计 194
8.3.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194
8.3.2 研究方法与模型选择 195
8.4 实证结果与说明 195
8.5 结论与启示 198
8.5.1 研究结论 198
8.5.2 几点启示 198
第9章 消费者感知的企业赞助动机与购买意愿关系的实证研究 202
9.1 引言 202
9.2 研究背景 203
9.2.1 体育赞助 203
9.2.2 文献回顾 203
9.3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205
9.3.1 归因理论及研究框架 205
9.3.2 研究假设 206
9.4 研究设计与数据分析 208
9.4.1 研究设计 208
9.4.2 数据收集及样本描述 209
9.4.3 数据分析 209
9.5 研究结论及管理启示 214
9.5.1 研究结论 214
9.5.2 管理启示 215
9.6 研究局限及未来研究方向 216
第10章 我国国有企业社会责任实践 221
10.1 引言 221
10.2 国家电网公司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实践 222
10.2.1 服务“三农”,为社会创造价值 222
10.2.2 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222
10.2.3 履行企业公民责任,回馈社会 223
10.3 国家电网公司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存在的问题 224
10.3.1 忽视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作用 224
10.3.2 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认知模糊不清 225
10.3.3 尚未建立完善的社会责任管理体系 225
10.3.4 缺乏社会责任评价系统 226
10.3.5 社会责任沟通机制不畅 226
10.4 对大型企业未来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提出的建议 226
10.4.1 进一步树立和提升社会责任意识,注重“四个结合” 226
10.4.2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基本原则 227
10.4.3 建立公司利益相关方参与机制 228
10.4.4 将企业社会责任融入公司使命、企业发展战略及企业经营实践中 228
第11章 社会责任与媒体品牌力 230
11.1 媒体社会责任的基本认知 230
11.1.1 媒体承担社会责任的必然性 230
11.1.2 媒体社会责任的主要内容 231
11.2 承担社会责任有益于提升媒体品牌力 232
11.2.1 媒体品牌力是媒体传播力与公信力的有机结合 232
11.2.2 媒体产品是媒体传播力的基石 233
11.2.3 传播渠道是媒体传播力的根本保障 235
11.2.4 媒体公信力依赖于媒体承担社会责任带来的外部评价 236
11.3 在发展媒体事业的过程中履行社会责任 237
11.3.1 媒体品牌进入世界500强 237
11.3.2 将社会责任渗透到媒体传播的实践中 237
第12章 企业社会责任的四个结合 240
12.1 引言 240
12.2 经济责任与社会责任相结合 241
12.2.1 经济责任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客观基础 241
12.2.2 承担社会责任有助于实现企业的经济责任 241
12.2.3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应适度、量力 242
12.3 企业内外社会责任相结合 242
12.3.1 在企业内部对股东、员工负责 242
12.3.2 在企业外部对国家政府、消费者、合作伙伴及弱势群体负责 243
12.4 利润前后社会责任相结合 244
12.4.1 企业赢利后的善举理应提倡 244
12.4.2 企业追求利润过程中的社会责任不容忽视 245
12.5 企业自愿与法律强制相结合 245
12.5.1 政府在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过程中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245
12.5.2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需要政策法规强制,更需要企业自愿 246
后记 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