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一、问题的缘起 1
二、材料与方法 7
三、叙述框架 14
四、相关概念的释解 16
第一章 口传音乐的文本——以长调与叙事民歌为例 24
第一节 口传音乐的文本及其属性 24
一、口头传统的文本概念及文本类型 24
二、口传歌与音乐的文本属性 27
第二节 口传音乐文本的结构 37
一、曲调框架与曲调 38
二、曲调框架与一些近邻概念 43
三、曲调框架与曲调关系的符号学阐释 46
第三节 歌与曲调 48
一、叙事民歌的歌与曲调 49
二、长调民歌的歌与曲调 55
第四节 比较与引申 59
第二章 口传音乐的表演与语境——以胡尔奇为例 68
第一节 口传音乐的表演—创作 68
一、口传音乐之“传统”概念 69
二、即兴表演 75
三、表演与创作 82
第二节 表演过程及其语境结构 85
一、表演过程 85
二、语境的层次及结构 90
三、表演事件 94
第三节 比较与引申 110
一、演赏型表演 111
二、同演型表演 113
三、参演型表演 115
第三章 口传音乐的腔词关系及其结构——以长调、胡仁·乌力格尔为例 119
第一节 唱词段落与乐段之间的关系形式 120
一、腔词段落关系的基本形式 121
二、腔词段落关系的变格 124
第二节 腔词句式关系 127
一、诗句与诗行 127
二、对仗结构 132
三、平行式与音乐的结构逻辑 141
四、乐句内部的结构形式 146
五、衬词与衬腔 148
第三节 长调民歌的腔词关系及曲调结构 149
一、长调民歌腔词段落关系的基本形式 150
二、长调民歌腔词句式关系与旋律结构 152
三、长调民歌曲调乐段结构的附加部分 160
四、关于长调的曲调与曲调框架 166
五、长调民歌结构在口头演唱中的实践意义 170
第四节 比较与引申 172
一、蒙古语诵经调的由来 172
二、均整“沙德”以及蒙语诵经实践 174
三、蒙古语诵经调腔词段落关系 178
第四章 口传音乐的互文性——以英雄史诗与叙事民歌为例 180
第一节 互文及其在口传音乐中的意义 180
一、互文的概念 180
二、程式、主题与互文 182
三、故事模型 190
四、互文在口头演述中的意义 193
第二节 曲调互文 195
一、曲调互文的概念 195
二、曲调互文与曲调框架 196
第三节 曲调互文的形式 199
一、歌内的互文与歌间的互文 199
二、完整互文与局部互文 208
第四节 比较与引申 213
一、跨体裁曲调互文 214
二、跨地域曲调互文 218
第五章 口传音乐的传承——以胡尔奇、萨满与道沁为例 227
第一节 传承主体与传承关系 227
一、传承关系 227
二、口头传承关系的特点 231
第二节 口传音乐的传承形式 233
一、胡尔奇:职业艺人的传承 234
二、萨满:神职的传承 250
三、道沁的传承 258
第三节 比较与引申 264
一、社会变迁与蒙古族口头传统的生存现状 264
二、口传音乐传承方式的变迁 271
结语 276
参考书目 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