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
1.什么是哲学?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1
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 4
3.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 6
4.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哪些显著的特点?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10
5.什么是世界观和方法论?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3
6.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不断发展的和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学说? 16
7.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指导革命和建设的科学? 19
8.为什么说马克思哲学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理论基础? 21
9.新时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24
10.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如何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和实用主义的不良学风? 27
第二章 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观点和实事求是的原则 30
11.怎样科学地理解物质的特性和意识的本质? 30
12.为什么说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这一命题对于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观点有什么意义? 34
13.为什么只有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才能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36
14.主客观统一的表现是什么?为什么说主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过程? 39
15.唯心主义和主观主义的基本特征是什么?怎样才能克服主观主义? 42
16.如何正确全面地理解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45
17.为什么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历史留给我们的教训是什么? 47
18.为什么说调查研究是实事求是的基础环节?怎样才能搞好调查研究? 50
19.怎样创造有利于实事求是的主客观条件? 53
20.如何正确看待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关系? 55
第三章 实践的观点和探求真理的途径 57
21.怎样理解主体与客体及其辩证关系? 57
22.如何理解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以至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先的和基本的观点? 59
23.为什么说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 63
24.人类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是怎样的?掌握这一点有什么重要作用? 65
25.正确的理论如何转化为实践? 68
26.党的群众路线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关系是怎样的? 70
27.为什么说真理是客观的、绝对的,又是相对的?真理多元论错在哪里? 72
28.怎样在工作中坚持实践标准,勇于探索和追求真理,修正错误? 75
29.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性和真理性是统一的? 77
30.怎样理解理论对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 79
第四章 联系、发展的观点和辩证地观察问题的方法 82
31.为什么要学习唯物辩证法? 82
32.唯物辩证法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84
33.为什么说联系、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的特征? 88
34.如何树立全面、发展地看问题的观点? 90
35.如何理解事物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 92
36.什么是辩证的系统观?怎样用它来指导我们的实际工作? 96
37.如何正确认识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99
38.怎样理解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 101
39.如何理解事物发展的渐进性与飞跃性?这一原理对社会实践有何意义? 104
40.如何把握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观点,进一步坚定我们的社会主义信念? 106
第五章 矛盾观点和矛盾分析方法 110
41.什么是辩证矛盾?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是怎样的? 110
42.内因和外因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和相互关系如何?正确运用这一原理对社会主义建设有何实际意义? 113
43.什么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116
44.为什么说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 119
45.矛盾问题的精髓是什么?把握这一原理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何重要意义? 120
46.什么是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什么是主要的矛盾方面和非主要的矛盾方面?它们的关系是怎样的? 123
47.为什么要把重点论和两点论结合起来,反对均衡论和一点论? 126
48.矛盾解决的基本形式有哪些? 128
49.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131
50.形而上学片面性的表现、危害及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在实际工作中怎样防止主观片面性? 134
第六章 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主义改革 138
51.什么是历史唯物主义?为什么说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138
52.如何理解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前提? 142
53.如何理解自然科学是生产力?自然科学通过哪些途径转化为物质生产力? 143
54.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规律的基本内容是什么?掌握这个规律有何现实意义? 146
55.什么是社会基本矛盾?社会基本矛盾是怎样运动的? 149
56.如何理解人类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 152
57.我国社会主义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是什么? 155
58.如何理解我国进行改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157
59.如何正确理解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如何理解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160
60.如何正确理解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的关系? 163
第七章 阶级、阶级斗争和人民民主专政 167
61.什么是阶级?如何理解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 167
62.如何理解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169
63.如何理解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坚持无产阶级专政有什么重要意义? 172
64.什么是阶级分析的方法?如何掌握阶级分析的方法? 175
65.怎样分析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级结构? 178
66.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阶级斗争的特点? 181
67.如何理解“和平演变”与反“和平演变”是当今世界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制度斗争的重要形式? 183
68.怎样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187
69.为什么说人民民主专政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专政? 190
70.怎样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193
第八章 社会意识和精神文明建设 196
71.什么是社会意识?怎样理解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196
72何谓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198
73.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的道理,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何方法论意义? 200
74.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同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这两对范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201
75.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204
76.应当如何理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205
77.怎样认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 208
78.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是指导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 211
79.应当怎样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在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问题上,要坚决批判哪些反马克思主义的谬论? 214
80.为什么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如何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 217
第九章 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220
81.如何科学地理解人民群众这一范畴? 220
82.怎样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222
83.如何认识个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225
84.群众、阶级、政党、领袖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227
85.党的群众观点包括哪些内容? 230
86.如何理解党的群众路线? 232
87.在执政党条件下,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有什么重要意义? 235
88.怎样恢复和发扬我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238
89.为什么说社会主义事业是人民群众的事业? 241
90.官僚主义的表现、产生的根源及克服的途径是什么? 243
第十章 树立共产主义人生观 246
91.什么是人生观?世界观同人生观的关系是怎样的? 246
92.为什么树立共产主义人生观必须首先学好马克思主义哲学? 249
93.党员干部为什么必须带头确立共产主义人生观? 251
94.如何理解人的价值? 254
95.历史唯物主义和抽象的人道主义在人生观问题上的根本对立表现在哪里? 257
96.“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的观点为什么是错误的? 259
97.为什么必须反对“一切向钱看”的拜金主义人生观? 261
98.为什么说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是人生观的最高境界? 264
99.社会主义国家为什么必须提倡集体主义? 266
100.为什么要反对个人主义? 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