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认知篇 4
第一篇 近代西洋外交史 7
第一章 近代国际体系的演进 9
第一节 欧洲中古世纪概况(the Dark Age) 9
一、政治上 9
二、宗教上 9
三、文化、社会上 10
第二节 十六~十八世纪的国际环境 10
第三节 新行为体的诞生(主权国家) 10
一、西伐利亚条约(Treaty of Westphalia) 10
二、西伐利亚条约的内容与影响 11
第二章 维也纳会议(Congress of Vienna) 13
第一节 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战争 13
一、拿破仑战争与反法同盟 14
二、拿破仑带来的影响 15
第二节 维也纳会议 16
一、各国主要态度 16
二、维也纳会议的发展与结果 17
三、维也纳会议的检讨 19
第三章 欧洲协商制度与门罗主义 21
第一节 欧洲协商体系内涵 21
一、欧洲协商体系的背景 22
二、欧洲协商内的四次会议 22
第二节 欧洲协商机制的检讨 24
一、欧洲协商机制失败的原因 24
二、欧洲协商机制的贡献 25
三、欧洲协商制度的缺点 25
第三节 门罗主义(The Monroe Doctrine) 26
一、门罗主义的背景 26
二、门罗主义的内容 27
第四章 欧洲革命骚动 29
第一节 革命爆发的背景 29
一、自由主义与保守势力的对抗 29
二、民族主义的上扬 29
三、经济危机 30
四、查理十世下的法国 30
第二节 1830年代的革命风潮 30
一、法国的「七月革命」 30
二、比利时革命:建立中立地位 31
三、波兰、义大利、德意志的流产革命 32
四、1830年革命的总体结论 33
第三节 1848年代的革命浪潮 33
一、法国的「二月革命」 33
二、义大利革命 34
三、德意志革命 35
四、1848年革命的总体结论 35
第五章 列强关系变化 37
第一节 英国的崛起 37
一、英国称霸历史背景 37
二、工业革命 37
三、传统外交政策 38
第二节 埃及问题(英俄对抗) 39
一、俄国的扩张 39
二、土埃冲突:英俄对抗源起 40
第三节 克里米亚战争(1854~1856) 41
一、战争原因与经过 41
二、巴黎条约的内容 41
三、对国际政治外交方面的重要影响 42
第六章 民族主义浪潮 45
第一节 义大利的统一 45
一、义大利统一前的背景 45
二、迈向统一之路(1848~1870) 46
三、最后的统一 48
第二节 日耳曼之统一 49
一、日耳曼统一前的背景 49
二、迈向统一之路(1848~1870) 49
三、最后的统一 52
四、1870年普法战争的后续影响 54
第七章 欧洲体系的改变 59
第一节 近东问题(巴尔幹半岛) 59
一、三皇同盟(1873) 59
二、近东问题的背景 59
三、俄土战争(1877~1878) 60
四、柏林会议(德国地位上升) 61
第二节 俾斯麦体系之建构 62
一、俾斯麦同盟体系的诞生 62
二、俾斯麦之同盟体系 63
第三节 俾斯麦同盟体系的调整 64
一、保加利亚事件(俄奥疏离) 64
二、1887年之欧洲大事 65
第八章 新帝国主义与反同盟出现 67
第一节 新帝国主义瓜分运动 67
一、新帝国主义(New Imperialism)的特质 67
二、列强的非洲瓜分 68
第二节 反俾斯麦同盟体系的建构 70
一、法俄同盟(1894) 71
二、英法协商(1904) 72
三、英俄协商(1907) 73
第九章 体系瓦解与战争冲突 77
第一节 大战前的危机与冲突 77
一、第一次摩洛哥危机(1905) 77
二、波斯尼亚危机(1908) 77
三、第二次摩洛哥危机(1911) 78
四、两次巴尔幹战争(1912-1913) 78
第二节 大战的过程及其结果 79
一、导火线~萨城事件 79
二、各国态度与目的 79
三、大战的过程 80
第三节 战后权力调整与安排 82
一、战后和会与新秩序 82
二、华盛顿会议(解决东亚问题) 83
三、凡尔赛与华盛顿体系之影响 85
第四节 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85
一、战后的危机 85
二、罗加诺体系(Locarno System, 1925) 86
第十章 理想的挫败、二次大战 89
第一节 30年代世界格局 89
一、冲突开始 89
二、德奥合并和慕尼黑会议(Munich Conference) 90
三、美国的孤立主义 91
第二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91
一、战争的开始与各国的反应 91
二、战争第一阶段 91
三、战争的第二阶段 92
四、战争的第三阶段 93
第十一章 战后至今的国际局势 97
第一节 战后初期全球形势 97
一、冷战的形成 97
二、冷战的特色 98
三、冷战的发展划分 98
第二节 冷战期间重大事件概况 101
一、1940年代世界政局发展 101
二、1950年代世界政局发展 102
三、1960年代世界政局发展 104
四、1970年代世界政局发展 107
五、1980年代世界政局发展 109
第三节 后冷战期间重大事件概况 110
一、1990年代世界政局发展 110
二、2000年代世界政局发展 111
第二篇 近代中国外交史 115
第一章 早期的涉外关系 117
第一节 耶稣会与中国 117
一、传教活动开始 117
二、西方科技的引进 117
三、禁教问题 118
第二节 中国与西方国家的接触 119
一、中国与俄罗斯关系 119
二、中国与英国接触 120
第三节 中国与周边地区关系 121
一、中国与蒙古的关系 122
二、中国与新疆的关系 122
三、中国与西藏的关系 122
四、中国与朝鲜的关系 123
五、中国与安南的关系 123
六、中国与琉球的关系 123
第二章 中西体系的接触与冲突 125
第一节 贸易问题 125
一、中英贸易问题 125
二、中英关系之转变 127
三、鸦片问题 128
第二节 鸦片战争 129
一、战争前背景与冲突 129
二、战争三阶段 129
第三节 条约体系的开始 131
一、不平等之开端 131
二、广州入城问题 133
三、条约体系时期大事(1842-1856) 134
第四节 英法联军(第二次鸦片战争) 135
一、中英法冲突起因 135
二、战争的爆发与后续影响 135
三、条约体系带来影响 137
第三章 旧体系的危机与转机 139
第一节 涉外机构的变化 139
一、清代处理涉外关系的机构 139
二、外交事务重心的转移 140
三、总理衙门的设立 141
第二节 光绪年问的中外冲突 143
一、国防辩论~海防、塞防之争 143
二、中英滇案与缅甸交涉 144
三、中俄伊犁交涉 145
四、中法越南问题 145
五、中日关系(琉球问题) 146
第四章 帝国主义扩张与中国危机 149
第一节 中日朝鲜交涉与甲午战争 149
一、初期中日韩关系 149
二、战争肇始 150
三、满清失败的原因 151
四、甲午战争后的影响 151
第二节 瓜分危机与门户开放 152
一、三国干涉还辽 152
二、中俄密约 153
三、各国之势力范围 154
四、美国门户开放政策 156
五、门户开放的后续发展 157
第三节 八国联军与辛丑和约 159
一、八国联军与东南自保 159
二、辛丑和约 161
第四节 俄国的侵占与日俄战争 162
一、俄国侵占东北问题 162
二、日俄战争 164
三、日俄密约 165
第五章 辛亥革命与民国成立 167
第一节 民初外交 167
一、中俄外蒙交涉 167
二、中英西藏交涉 168
第二节 欧战爆发与中日二十一条交涉 169
一、中日二十一条交涉 169
二、中国参战问题 171
三、西原借款与山东换文 172
第六章 民族主义兴起与革命外交 175
第一节 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 175
一、巴黎和会 175
二、华盛顿会议(解决东亚问题) 176
第二节 苏联弹性外交与孙文的联俄容共 177
一、苏联的弹性外交 177
二、孙文的联俄容共 178
第三节 北伐期间的中外关系 179
一、两大惨案事件 179
二、反教事件与收回教育权(1924-1927) 180
三、国民政府的革命外交 181
第七章 中日战争与废除不平等条约 183
第一节 二战前的中外关系 183
一、九一八事变 183
二、一二八事变 183
三、满州国成立与国联调查团 183
第二节 二战前的国共关系 184
一、察哈尔抗日同盟军 184
二、闽变 185
三、西安事变 185
四、新四军事件(对日战争期间) 186
第三节 二战时期的外交关系 186
一、国际联盟 186
二、德国方面 186
三、法国方面 187
四、英国方面 187
五、美国方面 187
六、苏联方面 187
第四节 废除不平等条约与雅尔达密约 188
一、废除不平等条约 188
二、雅尔达密约 188
三、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中国解决应对之道) 188
第八章 1945以后重大外交关系 191
第一节 「中」美关系之演变 191
一、「中」美三大公报 191
二、台湾关系法 192
第二节 台湾地位问题 193
一、台湾未定论起源 193
二、开罗宣言与旧金山对日和约 193
第三节 两岸国共冲突 194
一、古宁头之役 194
二、八二三炮战 194
三、90年代台海危机 195
第四节 1945以后重大外交关系 195
一、韩战爆发与国民党转机 195
二、反苏修 195
三、保钓运动 196
四、天安门事件 196
补充篇 199
台湾涉外关系 199
一、阿恩号(Ann)事件(1842) 199
二、台湾之交易(1854) 199
三、罗美号(The Rover)事件(1867) 199
四、樟脑战争(1868) 200
五、牡丹社事件(1874) 200
六、中法战争中的台湾(1884) 201
人物志 202
考情回顾 206
一、题型分析 206
Q→A(简易型) 206
A→Q(动脑型) 206
双Q+双A(天马行空型) 207
二、破题三大秘诀(解题技巧) 208
范例一 209
范例二 210
范例三 211
范例四 213
范例五 215
范例六 215
三、历届外交史相关考古题 217
书目 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