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南北朝隋唐:佛教介入——异质文化之吸收与消化 431
弁言 431
第一章 佛教的基本教义 433
第一节 三法印 434
一、诸行无常 434
二、诸法无我(无自性) 434
三、涅槃寂静 435
第二节 四谛 435
一、苦谛 436
二、集谛 436
三、灭谛 437
四、道谛 438
第三节 十二因缘 439
第二章 小乘部派与大乘三系 443
第一节 小乘部派佛教 443
一、四个主要部派 443
二、五蕴、十八界 445
第二节 大乘佛学三系 446
一、般若系 447
二、唯识系 450
三、真常系 452
第三章 佛教在中国的传衍(上) 455
第一节 佛教东传的初期概况 455
第二节 释道安与六家七宗 456
第三节 鸠摩罗什与肇论大意 459
第四节 北方四宗略说 463
第四章 佛教在中国的传衍(下) 467
第一节 东晋慧远之佛教运动 467
第二节 竺道生与涅槃佛性 468
第三节 三论宗之复兴与嘉祥吉藏 471
第四节 摄论与摄论师真谛三藏 474
一、真谛之生平 474
二、真谛思想与摄论 474
三、解性赖耶与阿摩罗识 475
第五节 真常心系的代表论典:起信论 475
第五章 对佛教教理的消化:天台判教及其思想 483
第一节 天台宗简史 483
第二节 天台五时判教 486
第三节 天台化法四教:藏通别圆 489
一、藏教 490
二、通教 491
三、别教 493
四、圆教(见下节) 496
第四节 天台圆教及其思想 496
一、一心三观 498
二、不断断与一念三千 499
三、即九法界而成佛与三因佛性 500
四、天台圆教之特色:开权显实 501
五、六即阶位 503
〔附〕:菩萨功行简表 505
第六章 佛教回归运动的反响:华严宗 507
第一节 玄奘回归印度的佛教运动 507
一、玄奘的学程及其成就 507
二、奘传唯识之特色与遭际 509
三、回归印度之旧而引发反响 510
第二节 华严宗简史及其判教 510
一、华严宗简史 511
二、华严五教 512
第三节 华严宗思想述要(上) 515
一、真如心「不变随缘,随缘不变」 515
二、法界缘起与四法界 517
第四节 华严宗思想述要(下) 519
三、十玄门(法门) 519
四、六相圆融(教门) 523
第七章 佛教的「教外别传」:禅宗的异采 525
第一节 中国禅宗简史 525
第二节 道信禅法与东山法门 528
一、道信禅法之特色 528
二、弘忍之东山法门 530
第三节 如来禅与祖师禅 531
一、神会的如来禅:顿悟真心,直显灵知真性 533
二、六祖的祖师禅 535
第四节 禅家五宗之宗风 540
第五节 公案话头举隅(六则) 544
一、即心是佛 544
二、野鸭子、大机大用 546
三、黄檗佛法无多子 549
四、平常心是道 552
五、龙潭纸烛 554
六、云门敲门(附、日日是好日) 555
第四卷 宋明时期:儒家心性之学的新开展 559
弁言 559
第一章 周濂溪「默契道妙」 565
前言(宋初三先生与邵康节) 565
第一节 濂溪的风格与论赞 566
第二节 以诚体合释乾元 567
第三节 乾道变化即是诚体流行 569
第四节 诚体与寂感 571
第五节 作圣工夫 574
第六节 《太极图说》的思想架构 577
一、图说全文 577
二、图说之义理骨干 578
三、图说关键句解义 580
第二章 张横渠「思参造化」 585
第一节 张子生平与关中学风 585
第二节 天道性命相贯通 589
第三节 正蒙的天道论 591
一、太和之道 592
二、太虚与气 593
三、太虚即气的体用不二论 596
第四节 正蒙的性论 598
一、性之立名:体万物而谓之性 598
二、由兼体、合两见性体寂感之神 600
三、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 601
第五节 正蒙的心论 603
一、心能尽性、仁心无外 603
二、心之「知用」义:见闻之知与德性之知 605
三、横渠之「仁化篇」与性体心体五义 606
第六节 《西铭》的理境及其践履规模 609
一、《西铭》原文 609
二、《西铭》开示的理境与践履规模 610
第三章 程明道的造诣与地位 613
第一节 明道的地位与智慧 613
一、明道的造诣 613
二、二程遗书之鉴别 615
三、明道对圣贤人格的品题 617
第二节 「一本论」的总意指 618
一、天人是一 619
二、三事一时并了 621
三、一本而现之道 622
第三节 对天道的体悟 625
一、道不即是阴阳,而亦不离阴阳 625
二、道互古而常存,超有无而遍在 627
三、天道生生 629
第四节 天理的涵义 631
一、天理恒常自存,是形上实有,亦是生化之理 632
二、天理寂感与天理之尊高 633
三、天理秉彝与死生存亡之理 635
第五节 识仁与定性 638
一、《识仁篇》大意 638
二、仁体的实义 642
三、《定性书》原文 645
四、定性与定心 646
第四章 程伊川义理转向与洛学南传 651
第一节 二程异同: 651
第二节 伊川义理转向:天理「只存有而不活动」 655
第三节 仁性爱情 657
第四节 论性与论气 661
一、论性不论气或论气不论性 661
二、气性、才性与气质之性 662
三、变化气质是进德之学 663
第五节 「论心」之实义 665
第六节 居敬与格物穷理 666
第七节 洛学南传的线索 668
一、上蔡湖湘之学 669
二、龟山闽中之学 670
三、逆觉体证的二种形态 672
第五章 胡五峰开湖湘学统 673
第一节 南宋理学之分系与胡氏家学 673
第二节 胡子知言大义(一):即事明道,道无不在 676
一、即事以明道:道充乎身,塞乎天地,无所不在 676
二、天理人欲,同体异用,同行异情 678
三、道不在性外:由好善恶恶说性体之至善 679
第三节 胡子知言大义(二):以心著性,尽心成性 680
一、心本天道为用,至大至善 680
二、性是形上实体,是天下之大本 680
三、以心著性、尽心成性 681
第四节 胡子知言大义(三):内在的逆觉体证 684
一、尽心以尽仁 684
二、内在的逆觉体证与识仁之体 686
三、以仁为宗,以心为用 687
第五节 湖湘之学,一传而衰 689
第六章 朱子的性理学 693
前言:朱子与李延平 693
第一节 朱子四十岁以前的学思历程 694
一、何谓大本之中 695
二、朱子中和旧说的讲论 696
三、朱子转向而另开新路 697
第二节 中和论定后的性理学架构 698
一、「中和新说」的基本纲领 698
二、综述「新说」大旨 699
第三节 「仁说」的论辩:性理学的完成 702
一、「仁说」缘起 702
二、朱子「仁说」大旨 702
第四节 心、性、情与理气论之综述 705
一、论「心」:心是气之灵 705
二、论「性」:性即理,性亦只是理 706
三、论「情」:心性情对言,心统性情 707
四、理气论要旨:理气不离不杂 709
第五节 朱子的工夫论 712
一、工夫进路之形成 713
二、工夫论的完整说明 714
第六节 朱子「即物穷理」的时代意义 716
第七章 象山学是孟子学 719
象山小传 719
第一节 辨志、辨义利 721
一、辨志 722
二、义利(公私)之辨 724
第二节 复其本心,先立其大 725
一、复其本心 726
二、先立其大 727
第三节 心即理,心同理同 728
一、心即理 728
二、心同理同 730
第四节 象山与禅以及象山辨佛 731
一、朱子对象山之称赏与攻其为禅 731
二、象山辨佛 735
第五节 朱陆异同述评 737
一、朱陆心性思想的对校 737
二、朱陆教学入路的通化 740
第八章 朱陆门人后学与元初诸儒 747
第一节 朱子门人与后学 747
一、蔡西山及其家学 747
二、黄勉斋及其支裔 749
三、潜庵、北溪诸子 751
四、真德秀与魏了翁 752
五、黄东发与王应麟 754
六、文文山之正气 756
第二节 象山门人与后学 758
一、杨慈湖与甬上诸贤 758
二、传梦泉与槐堂诸子 762
三、陆学的传衍 764
四、谢叠山之气节 766
第三节 宋元之际与元初诸儒 768
一、元初北方之儒 768
二、南方民间之学 769
第九章 王阳明致良知教 773
前言:明代初期的理学 773
第一节 王阳明的自我发现与自我完成 777
一、王学前三变:自我发现 778
二、王学后三变:自我完成 780
第二节 良知即天理 783
第三节 良知感应乃「智的直觉」之感应 786
第四节 致良知与逆觉体证 788
第五节 心意知物与四句教 791
一、心意知物 791
二、四句教解义 792
三、「物」之二义 794
四、四有与四无之会通 795
附言:关于罗整庵论理气 795
第十章 王学分化与刘蕺山归显于密 797
第一节 王学的分化与发展 797
一、浙中派的王龙溪 798
二、泰州派之罗近溪 804
三、江右派之聂双江与罗念庵 808
四、江右王门的另一趋向:由心宗走向性宗 812
第二节 刘蕺山之归显于密、以心著性 818
一、严分意念,摄知于意 819
二、诚意慎独,归显于密 822
三、形著义之殊特与作用 823
第五卷 近三百年——文化生命之歪曲、冲激与新生 825
弁言:失去哲学慧光的世纪(清代) 825
第一章 明清之际:3大儒的思想方向 827
第一节 顾亭林 827
第二节 黄梨洲 830
第三节 王船山 832
第二章 清代之学风及其思想状况 839
第一节 清学与汉学的大分界 840
第二节 清代盛世的思想状况 842
一、戴东原 842
二、章实斋 844
第三章 西方思想之冲激 847
第一节 欧西民主自由之思想 848
第二节 科学的性质及其威势 850
第三节 马列意识形态之泛滥 852
第四章 哲学的反省与新生 855
第一节 西方哲学在中国以及「中国的」哲学 855
第二节 中国哲学的反省与新机 857
一、内圣成德之教的承续与光大 858
二、完成民主政体的建国大业 859
三、开出知识之学以发展科技 860
第三节 返本开新的哲儒:牟宗三 862
后记 869
历代哲人生卒年表 871
本书作者著述要目 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