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论指导 1
第一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科学发展观 3
一、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4
二、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必要性 6
三、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点 7
第二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发展生产力理论 9
一、发展生产力理论的主要内容 10
二、坚持发展生产力理论的客观必然性 12
三、落实发展生产力理论的重点 14
第三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自主创新理论 16
一、自主创新理论的内容 16
二、在新农村建设中坚持自主创新的必要性 18
三、实现自主创新的主要措施 21
第四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系统工程理论 23
一、系统工程理论与方法的内容 23
二、应用系统工程理论与方法的必要性 26
三、应用系统工程理论与方法的重点 28
第五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以人为本理论 30
一、人学理论及以人为本的形式和规律 30
二、在新农村建设中坚持以人为本理论的必要性 33
三、落实以人为本的重点和措施 35
第二章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规划 37
第一节 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的概述 39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的含义 39
二、新农村规划的性质和原则 43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内容 47
第二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的技术和艺术 48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目标 48
二、新农村规划方案制定的技术 50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方案制订的艺术 52
第三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的新举措 54
一、不同层次级别的政府制订不同的规划 54
二、农科教结合的关键性 55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城乡统筹的时机性 57
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 58
附录: 北京市昌平区流村镇北流村“自主创新”新农村规划(纲要) 60
第三章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科教兴村” 67
第一节“科教兴村”倡导 69
一、二十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农村情况 69
二、“科教兴村”提出的背景 71
三、科教兴村的成效和难度 75
第二节 科教兴村的试点工作 78
一、科教兴村试点情况简介 78
二、全国首批村级科教兴村试点 80
三、全国乡(镇)县(市)级科教兴村试点 82
第三节 科教兴村的经验 84
一、科教兴村试点工作的成功经验 84
二、采取多种形式开展科教兴村工作的经验 85
三、采取多种方法支持科教兴村工作的经验 86
四、科教兴村对建设新农村的启示 87
五、农村发展规划对建设新农村的启发 91
第四章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人才 93
第一节 把人才强国战略落实到新农村 95
一、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性 95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人才现状 99
三、人才强国战略落实到新农村建设中的设想 104
第二节 新农村三支人才队伍建设 105
一、农村党支部书记为首的党政领导干部队伍建设 105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农业产业管理带头人 112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农业专业技术领跑人 116
第三节 解决新农村建设人才的途径 123
一、大力培训现有人员 123
二、选拔培养大学生“村官”和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 129
三、吸引城里科技人才下农村服务 131
第五章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产业支撑 135
第一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第一产业 137
一、第一产业的概述 137
二、第一产业的特点 138
三、优化第一产业发展环境 139
第二节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第二产业 142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第二产业概述 142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第二产业发展的原则 144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第二产业主要行业和项目确定 146
第三节 社会主义新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 150
一、第三产业发展的任务 151
二、农村饮食服务业发展 152
三、农村旅游业发展 153
第六章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明 159
第一节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八荣八耻” 161
一、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性 161
二、明辨荣辱是国家的大策略 162
三、存荣弃辱共创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社区 167
第二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精神文明 172
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内涵 172
二、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高度,充分认识新形势下 173
三、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精神文明的举措 176
第三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物质文明 182
一、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概述 182
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内容 184
三、拓宽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环境 187
第四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治文明 190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政治文明的急迫性 190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政治文明的基本方针 192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政治文明的核心内容 195
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政治文明的基本途径 200
第七章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班子 203
第一节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党支部建设 205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党支部的组成形式 205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党支部的堡垒作用 209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党支部的活动能力 214
第二节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村委会建设 217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村委会组成 217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村委会的行政作用 220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村委会活动 223
第三节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其他组织建设 227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专业技术协会 227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共青团的建设 233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妇女联合会组织建设 237
四、社会主义新农村民兵组织的建设 240
第八章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技术措施 243
第一节 社会主义新农村种植业技艺 245
一、粮食作物生产的技术和经营艺术 245
二、经济作物生产的技术和经营艺术 248
三、林业生产的技术和艺术 254
第二节 社会主义新农村养殖业技艺 257
一、食粮动物生产技术和经营艺术 257
二、食草动物生产技术和经营艺术 262
三、水生动植物生产技术和经营艺术 265
第三节 农产品加工业及农村非农产业技艺 269
一、农产品加工生产的技术和经营艺术 269
二、新农村民俗旅游产品开展的技术和经营艺术 274
三、农村公益事业发展的技术和艺术 277
第九章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运行机制 281
第一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时空能优化组合 283
一、时空能优化组合的内涵 283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庭院经济时空能优化组合的原则 290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庭院经济时空能优化组合的典型形式 291
第二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要素优化组合 295
一、生产要素的内容 295
二、可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借鉴的生产要素优化组合的模式 297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要素优化组合的全效应管理 300
第三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社会经济生态三个效益统一 304
一、建设新农村效益的涵义 304
二、社会、经济、生态三个效益统一的控制系统 306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行政效率是社会、经济、生态三个效益统一的表现 310
第十章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效益核算及其评估 315
第一节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效益核算概述 317
一、效益核算及其评估特点 317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效益考核程序 320
三、效益评价指标 323
第二节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生产经营核算 325
一、种植业生产经营的效益核算 325
二、养殖业生产经营的效益核算 329
三、加工业生产经营的效益核算 335
第三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效益分析评价 339
一、效益分析评价技术 339
二、效益分析评价的艺术 343
柴厂村(河北省易县梁格庄镇) 347
北阳平村(河南省灵宝市阳平镇) 351
东排木村(吉林省农安县靠山镇) 354
刘庄村(河南省新乡市) 358
西滑封村(河南省武陟县) 361
王家堡村(辽宁省海城市) 366
中心村(安徽省风台县) 369
黄集镇(湖北省襄樊市襄阳区) 373
康保县(河北省) 377
平谷区(北京市) 381
参考资料 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