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引论:目前海德格尔诗学研究中的一个重大理论缺失 1
第一节 目前海德格尔诗学研究中的一个重大理论缺失 1
第二节 造成这一理论研究缺失的原因 11
第二章“文艺的超越性品格”:海德格尔的终生诉求 26
第一节 起点:1927年《存在与时间》中对“此在的在世存在”的“生存论一存在论”分析 26
第二节 突破:1930年《论真理的本质》中对“真理”与“自由”之内在关联的探讨 53
第三节 展开:1935—1946年对“艺术一存在”问题的沉思 56
一、1935年《艺术作品的本源》中对“艺术的本质之源”的追问 58
二、1936—1946年《尼采》中对“伟大的艺术”的吁请和对于传统“美学”“艺术哲学”观念及其研究范式的批判 69
三、1936—1968年对荷尔德林诗歌的阐释中对“诗”、“诗人”、“诗意地栖居”、“荷尔德林的特出意义”等问题的阐发 77
四、1946年《诗人何为?》中对“世界黑夜(贫困)时代里作为一个真正的诗人的天职与天命”的进一步追问 87
第四节 深化(上):1946—1959年对“语言—存在”问题的沉思 92
一、1946年《关于人本主义的书信》中对“语言是存在之家,人居住在语言之家中,思者和诗人是这个家的守护者”这一思想的阐发 94
二、1950—1959年《在通向语言的途中》里对“在语言之说中栖居”、“思与诗是近邻”、“思与诗的对话”等问题的沉思和对特拉克尔、格奥尔格诗歌的阐发 100
第五节 深化(下):1946—1954年对“技术—存在”问题的沉思 112
一、海德格尔的“技术—存在之思” 112
二、海德格尔的“技术—存在之思”与“文艺的超越性品格” 120
第六节 终点:“伟大的诗”伴着“伟大的思者”偕入永恒 122
一、几近耳顺之年亲自提笔写作长诗《出自思的经验》 122
二、1966年《〈明镜周刊〉访谈录》中对现时代艺术的担忧 125
三、临终前亲笔写下遗嘱要求儿子在他的葬礼上诵读自己亲自选定的荷尔德林的五段诗句 126
第七节 对具有“超越性品格”的伟大作品的终生热爱 128
第三章 海德格尔诗学中“文艺的超越性品格”之思的内在系统 135
第一节“文艺的超越性品格”:海德格尔沉思一切文艺的元问题和总动因 136
第二节 生存论—存在论立场:从此在的“非本己本真存在”到人的“诗意地栖居” 140
一、从“非本己本真存在”到“诗意地栖居” 140
二、生存论—存在论立场 145
第三节对“文艺的超越性品格”三大基本维度的揭示 150
一、关于文艺的“形上之维” 151
二、关于文艺的“神性之维” 154
三、关于文艺的“源初道德之维” 166
第四节 对一系列美学、艺术哲学基本概念的重新界定 171
一、“美”:存在之闪亮显现 172
二、“艺术”:真理之自行设置入作品,人类依本源而居的一个本源 174
三、“诗”:神圣存在的词语性创建 176
四、“语言”:自行道说 180
第五节 对一系列美学、艺术哲学基本问题的重新思考 184
一、文艺与真理 185
二、文艺与技术 187
三、文艺与此在在世存在的内在的本质关联 190
四、诗人、艺术家的天职与天命 193
五、诗人思者的特殊使命 197
第六节对“美学”、“艺术哲学”的学科观念和研究范式的重新考量 200
第七节 海德格尔诗学:现代、前现代与后现代之间 207
第四章 坚守“文艺的超越性品格”在现时代的特殊意义 214
第一节 现时代语境下有必要重提人文学科研究中价值理性和“乌托邦精神”的意义 215
一、对“科学主义观念”和“价值中立原则”的反思 216
二、对“后现代思潮”的反思 219
三、对“消费主义文化”的反思 225
四、后现代文艺理论与现时代文艺创作的误区 228
五、现时代语境下重提价值理性和“乌托邦精神”的意义 237
第二节 海德格尔关于“文艺的超越性品格”之思的当代意义 240
一、现时代对“文艺的超越性品格”的遗忘及其后果 241
二、疗治现时代某些文艺疾病和精神疾病的一剂良药 245
三、唤起对中西方文论—美学中一个源远流长的传统的关注 249
四、促进对“文艺的超越性品格”自身的理论思考 251
结语:珍视海德格尔诗学思想资源 坚守“文艺的超越性品格” 254
参考文献 256
后记 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