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
第一节 我国能源资源现状 1
一、煤炭资源 2
二、石油天然气资源 5
三、水能资源 8
四、风能 10
五、太阳能 12
六、海洋能 13
七、地热能 14
第二节 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 15
一、我国的能源生产 15
二、我国的能源消费 23
第三节 低碳经济发展下的机遇与挑战 26
一、低碳经济发展的背景 26
二、低碳经济发展下的挑战 28
三、低碳经济发展下的机遇 32
第四节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34
第五节 研究对象、方法与技术路线 38
一、研究对象 38
二、研究方法 38
三、技术路线 40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现状 43
第一节 技术预见的研究现状 43
一、技术预见概述 43
二、技术预见的发展现状 44
三、我国技术预见的发展评述 46
第二节 洁净煤技术评价研究综述 48
一、洁净煤技术的发展状况 48
二、洁净煤技术评价研究现状 53
三、洁净煤技术评价研究现状的评述 57
第三节3E分析方法研究的概述 59
一、3E分析方法的理论基础 59
二、3E分析方法的系统模型 63
三、能源一经济一环境系统运行的影响因素 66
四、3E分析的内容 69
第四节3E模型方法研究现状 70
一、3E模型方法研究综述 70
二、3E模型方法研究评述 79
第三章 洁净煤技术评价方法研究 83
第一节 洁净煤技术对我国能源一经济—环境系统协调发展的影响 83
一、我国的能源、经济和环境现状 83
二、洁净煤技术对我国能源—经济一环境系统的影响 85
三、洁净煤技术评价选择对我国能源一经济一环境系统协调发展的影响 88
第二节 洁净煤技术评价指标体系 89
一、洁净煤技术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要求 89
二、洁净煤技术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89
三、洁净煤技术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90
四、基于3E分析方法的洁净煤技术评价指标体系总体框架及解释 93
第三节 洁净煤技术评价模型建立 98
第四章 洁净煤技术宏观选择评价——以电厂烟气脱硫技术为例 105
第一节 研究的意义 105
第二节 我国电力工业发展与二氧化硫污染 106
一、我国电力工业发展现状 106
二、我国电力工业与经济发展 113
三、我国火电工业发展带来的二氧化硫污染 115
第三节 电厂烟气脱硫技术概述 121
一、烟气脱硫技术的分类 121
二、国外电厂烟气脱硫技术发展状况 123
三、我国电厂烟气脱硫技术发展状况 126
第四节 电厂烟气脱硫技术的宏观选择评价 131
一、电厂烟气脱硫技术宏观选择评价指标体系 131
二、电厂烟气脱硫技术宏观选择评价指标赋值 132
三、电厂烟气脱硫技术宏观选择评价计算 137
四、电厂烟气脱硫技术宏观选择综合评价结果的分析 139
五、电厂烟气脱硫技术宏观选择评价结果的实证解释 141
第五章 洁净煤技术地区选择评价——以电厂烟气脱硫技术为例 143
第一节 我国各地区的电力工业、经济发展与环境概况 143
一、我国各地区的电力工业发展现状 143
二、我国各地区电力工业与经济发展 148
三、我国各地区火力发电与二氧化硫污染 150
第二节 电厂烟气脱硫技术地区选择评价指标体系 151
第三节 电厂烟气脱硫技术的地区选择评价 156
一、电厂烟气脱硫技术地区选择评价指标体系赋值及无量纲化 156
二、电厂烟气脱硫技术地区选择评价 157
三、电厂烟气脱硫技术地区选择评价结果的分析 161
第六章 电厂烟气脱硫技术推广应用的初步建议 168
第一节 电厂烟气脱硫技术推广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68
一、电厂烟气脱硫技术设备国产化和产业化水平仍然较低 168
二、有关烟气脱硫技术标准和项目建设规范体系不完善 169
三、电厂烟气脱硫技术存在市场有效需求不足和无序竞争现象 169
四、有关资金扶持政策没有落实到位 170
五、环保法律法规建设和执行工作相对滞后 170
六、政策法规不协调 171
第二节 电厂烟气脱硫技术推广应用的宏观战略模式与政策建议 172
一、电厂烟气脱硫技术推广应用的宏观战略模式 172
二、电厂烟气脱硫技术推广应用的宏观政策建议 173
第三节 电厂烟气脱硫技术推广应用的区域战略模式与政策建议 176
一、电厂烟气脱硫技术推广应用的区域战略模式 176
二、电厂烟气脱硫技术推广应用的地区政策建议 177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181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 181
一、分析探讨能源一经济一环境系统的形成 181
二、建立洁净煤技术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 181
三、以电厂烟气脱硫技术为例进行实证研究 182
四、提出电厂烟气脱硫技术推广的初步建议 183
第二节 研究建议 183
一、对洁净煤技术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确定的方法进行深入研究 183
二、建立其他类型洁净煤技术地区选择评价指标体系 183
三、进一步验证和完善本书所建立的评价指标和模型 184
附录A 185
附录B 187
附录C 218
参考文献 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