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学思想史4 中国部3》PDF下载

  • 购买积分:3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忽滑谷快天著;郭敏俊译
  • 出 版 社:大千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3
  • ISBN:957447044X
  • 页数:1364 页
图书介绍:

中国部 953

第四编 禅道绚烂时代(前期) 953

概说 953

第一章 赵宋勃兴与诸宗恢复 955

第一节 宋太祖之佛缘 955

第二节 造寺度僧 957

第三节 佛教之保护 957

第四节 太祖之信向 958

第五节 太宗之译经 958

第六节 太宗之禅机 959

第二章 永明延寿之宗风及其杂行 961

第一节 永明延寿 961

第二节 永明之一百零八件日课 962

第三节 念佛之流行 963

第四节 禅师之净业 964

第五节 万善同归集 965

第六节 所谓圆修十义 966

第七节 永明之折衷综合主义 966

第八节 祖佛同诠与禅教一致 968

第九节 大乘诸经皆说一心 969

第十节 会相归性 970

第十一节 永明之华严禅 971

第十二节 列祖之列名与其语句 971

第十三节 四祖五祖之语要 973

第十四节 青原之法语 974

第十五节 永明之著作 975

第三章 首山省念之禅与道原之传灯录 977

第一节 首山省念 977

第二节 首山之住持开法 978

第三节 首山之门风 979

第四节 首山三句与著语 980

第五节 真宗保护佛教 982

第六节 道原之传灯录 983

第七节 传灯录跋文之谬误 983

第八节 杨亿参禅 984

第四章 汾阳善昭之施设与大阳警玄之门庭 987

第一节 汾阳善昭 987

第二节 汾阳与首山 988

第三节 汾阳之住山 989

第四节 汾阳之末后 989

第五节 有关汾阳之怪谈 991

第六节 汾阳之思想 992

第七节 三诀、三句、三玄三要 993

第八节 四转语与四喝 995

第九节 四宾主与五位 996

第十节 六相与十智同真 997

第十一节 十八问 998

第十二节 汾阳颂古之权舆 1000

第十三节 临济宗之绚烂 1002

第十四节 同安丕 1002

第十五节 同安志 1003

第十六节 梁山观 1004

第十七节 大阳警玄 1006

第十八节 大阳之语要 1007

第十九节 大阳之三句 1008

第二十节 大阳与浮山之关系 1009

第五章 天台教观之复兴与禅者教家之交涉 1011

第一节 螺溪义寂 1011

第二节 义通 1012

第三节 四明知礼与山外派之论诤 1013

第四节 知礼之徽号与入寂 1014

第五节 遵式 1014

第六节 山外派晤恩 1015

第七节 孤山智圆 1016

第八节 禅者之教学 1016

第九节 教者之禅学 1017

第六章 雪窦重显之颂古及其馀弊 1019

第一节 香林澄远 1019

第二节 智门光祚 1021

第三节 雪窦重显 1023

第四节 重显与智门 1024

第五节 雪窦之开法 1024

第六节 对雪窦颂古之非难 1025

第七节 雪窦之语要 1026

第八节 雪窦重显之法系 1027

第七章 慈明楚圆与黄龙杨岐二派 1031

第一节 仁宗之归佛 1031

第二节 慈明楚圆 1032

第三节 禅林僧窦传之误记 1033

第四节 楚圆与杨大年 1034

第五节 慈明与洞山晓聪 1034

第六节 住山 1035

第七节 楚圆之顺世 1036

第八节 楚圆之玄风 1037

第九节 当时之禅弊 1038

第十节 牧童歌 1039

第十一节 李遵勖之广灯录 1040

第十二节 李遵勖之参学 1040

第十三节 李遵勖之末后 1041

第八章 荐福承古之异彩 1043

第一节 荐福承古 1043

第二节 承古与范仲淹 1044

第三节 承古之息心休歇 1044

第四节 宗弊之指摘 1045

第五节 知见谣 1046

第六节 承古之嗣法 1047

第七节 嗣法问题 1048

第八节 有关三玄之论议与慧洪之妄评 1050

第九章 琅琊慧觉之门庭 1053

第一节 琅琊慧觉 1053

第二节 琅琊之思想 1054

第三节 琅琊之识见 1055

第四节 范仲淹之玄学 1056

第十章 杨岐黄龙二派之祖 1059

第一节 杨岐方会 1059

第二节 慈明婆 1060

第三节 杨岐住山 1061

第四节 杨岐之家风 1061

第五节 杨岐之禅 1063

第六节 黄龙慧南 1064

第七节 黄龙与云峰 1064

第八节 黄龙与慈明 1065

第九节 黄龙之嗣法 1066

第十节 黄龙之入狱 1066

第十一节 黄龙之心操 1067

第十二节 为人之法 1068

第十三节 黄龙之三关 1068

第十四节 黄龙之藻思 1070

第十一章 圆通居讷与育王怀琏 1073

第一节 圆通居讷 1073

第二节 居讷之道誉 1074

第三节 居讷与欧阳修 1075

第四节 华严修颙与欧阳修 1075

第五节 程师孟、苏洵、刘述 1076

第六节 居讷之语句 1077

第七节 大觉怀琏 1078

第八节 大觉之才器 1078

第九节 仁宗之参学 1080

第十节 大觉与云居晓舜 1080

第十一节 育王住山 1081

第十二节 大学之法语 1082

第十三节 道隆与仁宗 1083

第十二章 明教契嵩之修史 1085

第一节 佛日契嵩 1085

第二节 契嵩之传法正宗记 1086

第三节 契嵩之道声 1087

第四节 契嵩之思想 1088

第五节 契嵩与李? 1089

第十三章 浮山法远之九带 1091

第一节 浮山法远 1091

第二节 浮山与叶县 1092

第三节 浮山之出世开法 1093

第四节 浮山与欧阳修 1094

第五节 浮山之行业 1094

第六节 浮山之九带 1095

第十四章 金山昙颖与天衣义怀 1101

第一节 金山昙颖 1101

第二节 李瑞愿与昙颖 1102

第三节 王暑、夏竦、李瑞愿 1103

第四节 昙颖之住持与迁化 1104

第五节 性辨 1105

第六节 天衣义怀 1106

第七节 天衣之扬化 1107

第八节 天衣之宗乘 1108

第九节 天衣之净业 1109

第十节 唯心净土文 1111

第十一节 天衣为净禅兼修之作俑者 1112

第十二节 杨杰之禅学 1112

第十三节 杨杰之念佛 1113

第十五章 朝臣之参禅 1115

第一节 英宗与神宗之奉佛 1115

第二节 赵抃之参禅 1116

第三节 富弼之玄学 1118

第四节 许式之参学 1119

第十六章 投子义青与曹洞禅 1121

第一节 投子义青 1121

第二节 浮山与投子 1122

第三节 投子之开法 1123

第四节 投子之锦心襴肠 1124

第五节 大阳投子之付法与永平门下之传说 1125

第六节 洞上室内之祕传 1126

第七节 批判 1128

第八节 大阳之法嗣 1128

第九节 洞上金刚杵与《永平广录》之记事 1129

第十节 正确之投子行状 1129

第十一节 投子语录之明证 1131

第十二节 大阳传 1132

第十三节 面山之批议 1133

第十四节 面山之错谬 1134

第十五节 面山对大阳年龄之误 1135

第十六节 投子得法於浮山晚年 1135

第十七节 看话流行之明证 1136

第十七章 圆照宗本与东林常聪 1137

第一节 圆照宗本 1137

第二节 宗本之出世 1138

第三节 宗本与神宗哲宗两帝 1139

第四节 宗本与高丽之义天 1140

第五节 宗本之感化 1141

第六节 宗本与圆融教 1142

第七节 宗本之念佛 1142

第八节 宗本密修净业 1144

第九节 东林常聪 1144

第十节 常聪之开堂 1145

第十一节 常聪之徽号 1145

第十二节 常聪之思想 1146

第十三节 常聪与苏东坡 1147

第十四节 苏东坡之念佛禅 1148

第十五节 佛印与东坡 1149

第十六节 苏东坡之参学 1150

第十七节 东坡之游戏三昧 1151

第十八节 佛印了元 1153

第十九节 了元之演法与张方平之归佛 1153

第二十节 了元与义天 1154

第二十一节 了元与王韶 1155

第二十二节 苏东坡之了元赞 1155

第二十三节 了元与周茂寂 1156

第二十四节 了元与苏辙 1158

第十八章 净因道臻与智海本逸 1161

第一节 净因道臻 1161

第二节 道臻之思想与力量 1162

第三节 智海本逸 1163

第四节 本逸之祖室联芳颂 1164

第五节 刘经臣之参禅 1167

第十九章 长芦法秀与芙容道楷 1169

第一节 长芦法秀 1169

第二节 法秀之遍参 1170

第三节 长芦之住山 1171

第四节 法秀之思想 1171

第五节 法秀与李龙眠 1172

第六节 法秀之机语及净业 1173

第七节 佛国惟白之续灯录 1173

第八节 二禅八律 1174

第九节 芙蓉道楷 1175

第十节 道楷之玄风 1176

第十一节 道楷之高风清节 1178

第十二节 道楷之词藻 1179

第十三节 祇圜正仪 1179

第十四节 道楷与高世则、杨杰、韩琦 1181

第二十章 晦堂祖心、真净克文、兜率从悦 1183

第一节 晦堂祖心 1183

第二节 祖心之好学与接人之方便 1184

第三节 晦堂之号 1185

第四节 示谢景温之法语 1186

第五节 祖心之闲雅 1186

第六节 祖心与黄庭坚 1187

第七节 祖心之语平实明确 1188

第八节 黄庭坚略传 1189

第九节 黄庭坚之参玄 1190

第十节 黄庭坚之临济宗旨论 1191

第十一节 真净克文 1192

第十二节 克文与黄龙慧南 1193

第十三节 克文之住山与王安石 1194

第十四节 克文之言行 1195

第十五节 克文与朱世英 1196

第十六节 克文之思想 1197

第十七节 兜率从悦 1198

第十八节 兜率之开堂与兜率之三关 1199

第十九节 张商英 1200

第二十节 张商英之参学 1201

第二十一节 张商英与圜悟克勤 1202

第二十二节 张商英与大慧宗杲 1203

第二十三节 张商英之末后 1204

第二十一章 赵宋之末路 1207

第一节 宋徽宗 1207

第二节 安三圣像於僧居 1208

第三节 林灵素之道术与徽宗 1209

第四节 改佛为道 1209

第五节 永道之上表与佛教之恢复 1210

第六节 金人之勃兴与宋之灭亡 1210

第二十二章 五祖法演与石门慧洪 1213

第一节 五祖法演 1213

第二节 五祖法演与白云守端 1214

第三节 法演之开堂说法 1215

第四节 法演之用心 1215

第五节 法演之思想 1216

第六节 法嗣书之体裁 1217

第七节 石门慧洪 1218

第八节 慧洪之出世及入岳 1219

第九节 慧洪之荣誉及流配 1220

第十节 慧洪之再入岳 1221

第十一节 慧洪之释放 1222

第十二节 慧洪之晚年 1223

第十三节 慧洪之性行 1224

第十四节 慧洪之天才 1224

第十五节 慧洪之思想 1225

第十六节 当时之习弊 1227

第十七节 鉤章 棘句 1227

第十八节 禅林之净土观 1228

第十九节 当时之佛殿 1229

第二十节 陈瓘 1230

第二十一节 陈瓘之三千有门颂并参禅 1230

第二十三章 五祖门下三佛 1233

第一节 圜悟克勤 1233

第二节 圜悟与五祖 1234

第三节 圜悟之开化 1235

第四节 圜悟之对机设化 1236

第五节 张浚 1237

第六节 张浚之参禅 1238

第七节 徐俯 1239

第八节 徐俯与灵源惟清 1240

第九节 李弥逊 1241

第十节 圜悟之思想 1242

第十一节 圜悟之心要 1243

第十二节 圜悟之死生观 1244

第十三节 圜悟之宗旨 1245

第十四节 圜悟之工夫 1246

第十五节 达摩胎息之说 1247

第十六节 看话禅之变化 1248

第十七节 圜悟之《碧岩集》 1249

第十八节 碧岩集之杜撰 1250

第十九节 文殊无著之问答及其假作之证 1251

第二十节 广清凉传之假托 1254

第二十一节 五灯会元之误记 1257

第二十二节 圜悟与宗弊 1259

第二十三节 佛鉴惠懃 1260

第二十四节 佛鉴之出世 1260

第二十五节 佛眼清远 1261

第二十六节 佛眼与五祖 1263

第二十七节 佛眼之操守 1264

第二十八节 冯楫之参禅 1264

第二十九节 冯楫之净业 1266

第三十节 看话之弊与三自省察 1266

第三十一节 佛眼之心要 1267

第三十二节 佛眼之坐禅偈 1268

第二十四章 长芦宗颐与长芦清了之念佛禅 1271

第一节 宋室南迁与灵芝元照之净业 1271

第二节 元照之念佛义 1273

第三节 无量寿佛赞与谤禅偈 1273

第四节 三圣立像记 1275

第五节 长芦宗颐 1275

第六节 莲华净土念佛社 1276

第七节 莲华胜会录 1277

第八节 念佛防退方便文与劝念佛颂 1278

第九节 禅净关系论 1280

第十节 劝孝文 1280

第十一节 禅苑清规与坐禅机 1281

第十二节 念佛念诵文 1282

第十三节 死心悟新 1284

第十四节 死心之开堂 1285

第十五节 死心之警戒 1286

第十六节 参禅法与人生观 1287

第十七节 四转语、三问、劝念佛 1288

第十八节 长芦清了 1289

第十九节 长芦住山 1290

第二十节 戒杀文 1291

第二十一节 清了之道誉 1292

第二十二节 清了之思想 1293

第二十三节 末后之用心 1294

第二十四节 信心铭拈提 1295

第二十五节 斥大慧辈示正知正见 1296

第二十六节 净土宗要 1297

第二十七节 念佛公案 1298

第二十八节 慈受怀深 1299

第二十九节 慈受与佛鉴 1299

第三十节 退步偈 1300

第三十一节 慈受之思想 1301

第三十二节 慈受之厌世 1301

第三十三节 念弥陀颂 1303

第三十四节 王旦之净业 1303

第三十五节 文彦博之念佛 1304

第三十六节 王日休之往生 1306

第二十五章 宋儒之道学 1308

第一节 周茂叔 130

第二节 周茂叔之参禅 1309

第三节 太极图与陈搏 1312

第四节 陈搏之易学 1314

第五节 太极图出於河上公之说 1315

第六节 归元直指集之传说 1316

第七节 太极图说 1317

第八节 通书 1319

第九节 周茂叔之襟怀 1320

第十节 邵雍 1321

第十一节 邵雍之言行 1322

第十二节 先天图 1324

第十三节 邵雍之独断 1326

第十四节 程颢 1327

第十五节 程颢之人物 1330

第十六节 程颢之学风 1330

第十七节 程颢之学与禅 1333

第十八节 程颐 1335

第十九节 洛党川党 1336

第二十节 程颐之资性 1337

第二十一节 程颐之言行 1338

第二十二节 程颐与灵源 1339

第二十三节 游酢 1340

第二十四节 游酢之参禅 1341

第二十五节 谢良佐 1342

第二十六节 辨儒禅之相违 1345

第二十七节 杨时 1346

第二十八节 杨时之禅 1347

第二十六章 北宋之居士 1349

第一节 郭祥正 1349

第二节 苏辙 1350

第三节 胡安国 1352

第四节 范致虚 1353

第五节 吴居厚 1354

第六节 彭汝霖 1355

第七节 韩驹 1355

第八节 刘安世 1356

第九节 李纲 1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