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南洋研究专题论文 1
一、考古学 1
二、人类学与民族学 51
第二部分 南洋史与时论 182
一、古代的新加坡 182
二、“印度尼西亚”名称考 185
三、福建之地理与抗战 190
四、南洋华侨应发展文化事业 194
五、日本发表《马来亚作战日记》 200
六、日本发表《马来亚作战战果》 205
第三部分 教育 208
一、教师之自觉 208
二、办理本校(钟灵中学)之计划及其实施 209
三、(钟灵中学)小规模图书馆分类编目简法 219
四、(新加坡)新民学校周年纪念刊序 236
五、林惠祥《告社会书》 238
六、林惠祥对钟灵中学董事会——“告侨胞书”之解答 240
附文:槟城钟灵中学董事部为辞退林惠祥事敬告侨胞书 244
第四部分 诗文 247
一、徐悲鸿教授作品之另一看法 247
二、新加坡大检举逃生记 250
三、忆厦门 255
四、七七纪念感赋 256
五、星洲寓斋雨后观物兴感 257
六、厦门海望 257
七、赠徐悲鸿先生 257
八、读邱菽园先生诗稿赋赠 258
九、初抵星洲育崧索诗赋呈一笑 259
十、重阳日延谦先生止园雅集感赋 259
十一、槟榔屿极乐寺塔 260
十二、随李慧觉先生游印度归赋 260
十三、题李慧觉先生僧装留影 260
十四、题翁占秋画二绝 261
十五、题徐悲鸿先生所赠画松 261
十六、七绝 261
十七、题吴人俊女士纪念册(二首) 262
十八、为槐准题悲鸿绘红毛丹(二首) 262
十九、悼亡(十首) 262
二十、闻最后胜利讯,喜续八年前旧作(七首) 264
附录 266
附录一 我的朋友林惠祥&陈育崧 266
附录二 林惠祥教授&史癖 272
附录三 林惠祥与新马文化教育&叶钟铃 274
附录四 林惠祥与槟榔屿钟灵中学(1939—1941)&叶钟铃 287
附录五 林惠祥人类学研究历程述评&刘朝晖 301
附录六 林惠祥专书、译著及论文 311
附录七 林惠祥《自传》中有关“钟中事件”部分的文字 317
附录八 1941年度钟灵中学董事名表 321
后记 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