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政治学导论》PDF下载

  • 购买积分:14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曾永成著
  • 出 版 社: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5
  • ISBN:7561412754
  • 页数:411 页
图书介绍:

前言:在追寻“历史之谜”真正解答的途程中相勉同行 1

0.1以科学的态度反思历史并应答现实 1

0.2在社会生活系统的动力结构和整体效应中认识文艺与政治的联系 5

0.3从“历史之谜”看政治与文艺共同的人学内涵和价值追求 8

0.4在审美与政治二维交织的视野中展开文艺政治学的基本内容 11

上篇 文艺政治学史述 15

第一章 文艺政治学的渊源流衍 15

1.1竖琴:权力与文艺原始因缘的神话象征 15

1.2柏拉图:政治为文艺立法的最早鼓吹者 19

1.3孔子:对文艺服务政教的倡导和实践 23

1.4《乐记》:天道政治观的音乐理论 26

1.5古典主义:一种政治文艺的典型范式 29

1.6席勒:美学救世主义和政治乌托邦 32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文艺政治学的生成和畸变 37

2.1文艺政治学传统的胚胎遗传 38

2.2政治进入历史视野前沿的美学反馈 42

2.3马克思恩格斯文艺政治学思想述要 45

2.4马恩文艺政治学思想的特征和优势 52

2.5被政治革命的特殊形势推到历史前台 55

2.6列宁文艺政治学思想的主要内容和特征 57

2.7社会主义文艺建设中的政治化畸变 64

第三章 有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文艺政治学的创建和发展 68

3.1马克思主义文艺政治学的第一个系统性文献 69

3.2文艺政治学是毛泽东文艺思想的主导内容和鲜明特色 73

3.3伟大探索中的严重失误 76

3.4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中重建和开拓 78

第四章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政治学的崛起和幻灭 84

4.1极力介入政治场的文艺和美学思维 84

4.2美学的乌托邦化及其在政治现实中的幻灭 89

4.3话语喧哗沉寂后应有的理性择取 94

中篇政治的美学之维 101

第五章 政治活动的历史和人学内涵 101

5.1政治活动的“关系”内涵和具体形态 101

5.2从三个命题看政治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 106

5.3人民群众是政治活动中的主体 111

5.4“政治是大局”:一个新的理论视角 116

5.5政治活动的文化意义 118

5.6作为人格系统构成因素的政治人格 125

5.7政治活动中的人性展示 130

5.8政治活动与人性生成 136

5.9政治的人性生成效应的二重性 141

第六章 政治活动的审美性质 144

6.1对政治活动审美性的理论肯定 144

6.2政治在原始艺术中的审美化 147

6.3政治生活作为文学的重要对象和内容 151

6.4政治活动作为现实审美对象的表现 154

6.5政治活动功利内容的审美转化 156

6.6从“自然向人生成”大律寻求美的本质 160

6.7在“自然向人生成”的系统运动中考察政治活动的审美本质 165

6.8从生命精神内涵看政治活动美的两个层面 168

6.9历史的观点:政治活动审美价值的实践维度 176

第七章 文艺创作对政治的艺术掌握 181

第一节 对政治的艺术掌握的必要中介 182

7.1对马克思“艺术掌握”论的症候阅读 182

7.2“更加莎士比亚化”:对政治事物进行艺术掌握的优化模式 185

7.3从“莎士比亚化”看艺术掌握应遵循的思维道路 187

7.4情致:艺术掌握的对象中介 192

7.5形式表现:艺术掌握的审美符号化 198

第二节 对政治的艺术掌握的具体形态 201

7.6对政治活动自身之美的直接表现 201

7.7在政治舞台上展现人性的声色和隐秘 205

7.8回归原生态:从人性的抽象到具体 210

7.9人生境况的象征结构:政治生活的抽象与升华 212

7.10在人性两极的因果互渗中审视政治 217

7.11“恋爱+革命”:对一种流行模式的辨析 220

第八章 政治意识对文艺创作的介入 224

8.1文艺家政治意识对创作的能动作用 224

8.2政治意识影响文艺创作的中介差异 227

8.3政治意识介入文艺创作的具体表现 230

8.4政治意识与创作的方法和形式的选择运用 239

8.5先进的创作方法对政治意识影响的制约 243

8.6文艺家政治意识在现实主义胜利中的作用 247

8.7政治意识实现审美转化的条件 252

下篇 文艺的政治之维 259

第九章 文艺功能中的政治效应 259

第一节 文艺的审美本质与其政治效应 259

9.1审美感应与文艺的功能 260

9.2文艺审美享受功能中的政治效应 262

9.3文艺的审美生成功能的政治效应 268

9.4以功能互补观念看待文艺的政治效应 273

第二节 文艺政治效应的生发方式 283

9.5旗帜鲜明地表达政治观点和态度 283

9.6社会政治理想对现实政治的反衬 287

9.7来自“因果链”的政治效应 288

9.8从人性状态对政治的终极透视 291

9.9情感抒发在情绪层面上的政治效应 294

9.10文艺形式和风格的政治潜能 296

第十章 文艺接受中的政治介入 301

第一节 政治场与审美接受 301

10.1政治场与接受主体的审美态度 302

10.2德国莎士比亚崇拜百年史的启示 306

10.3政治场对文艺作品价值呈现的系统效应 309

10.4作为显环境和潜环境的政治场 312

10.5政治与文艺接受之间的距离与反距离 314

10.6结构态势制约和力学氛围影响 316

第二节 政治与审美接受的价值判断 317

10.7政治判断与审美判断的出发点、态度和结果 318

10.8审美判断对政治判断的涵盖与超越 320

10.9对文艺审美效应的政治评价 322

10.10从历史寻求政治判断与审美判断的统一 324

10.11“政治标准”的合理性和隐在危险 326

10.12在同“历史观点”的统一中理解政治标准 330

第十一章 政治场与文艺的社会生产 336

第一节 文艺生产性质概说 336

11.1分清“艺术生产”的两种含义 337

11.2“真正人的生产”和“按照美的规律造型” 339

11.3两种生产在价值反应上的歧异 341

11.4政治的功能要求对文艺生产的影响 343

第二节 政治场与文艺生产力 347

11.5文艺生产力的构成因素 348

11.6政治生活作为文艺生产的劳动对象 351

11.7政治思想对文艺生产力的正负作用 355

11.8政治需要对文艺生产力的刺激和选择 357

11.9政治变革与文艺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 359

第三节 政治场与文艺生产关系 362

11.10文艺生产关系的因素和结构 363

11.11文艺生产关系应符合审美创造的规律 365

11.12文艺生产关系是政治作用于文艺生产力的主要中介 368

11.13政治调控文艺生产关系的方式和途径 369

第十二章 政治对文艺的领导和管理 372

第一节 在文艺建设中高扬实践主体精神 373

12.1面对文化自发性崇拜的思考 373

12.2审美自由性的必然内涵和文化社会调控的可能 377

12.3文艺的意识形态性与社会整合要求 380

12.4走出“国家不幸诗家幸”的悲剧性魔圈 383

第二节 社会主义文艺领导管理的基本原则 388

12.5“双百方针”曲折历程的原则性启示 389

12.6建设意识:文艺领导的主导思路 398

12.7生态观念:文艺效益的良性系统营构 400

12.8特性原则:文艺管理的科学态度 403

12.9尊重差异和矛盾,以真正实现互补互励 406

后记 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