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溢价之谜”研究 对资产定价、风险偏好与效用函数的分析》PDF下载

  • 购买积分:1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朱旭强著
  • 出 版 社: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2
  • ISBN:9787309087413
  • 页数:203 页
图书介绍:本书通过对偏好和效用函数的研究,找出更符合实际情况的效用函数,在新的效用函数最优化前提下研究行为人如何做出消费和投资决策,以及这些决策怎样影响资产定价(资产收益率),并在此框架下对“股权溢价之谜”做出解释。

第一章 导言 1

第一节 本书的写作目的 1

第二节 “股权溢价之谜”文献综述与评价 3

一、国外相关研究 3

二、国内相关研究 11

第三节 本书的主要研究思路 15

第四节 本书的写作结构 20

第五节 本书的研究方法及研究工具 22

第二章 资产定价的理论与方法 23

第一节 经典资产定价模型 23

一、CAPM模型中的效用函数 24

二、CAPM模型中的有效边界 27

三、CAPM模型中行为人的最优投资方式 33

四、套利定价理论(APT)与资产定价的因素分析 35

第二节 跨期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39

一、跨期资本资产定价的两阶段模型 40

二、跨期资本资产定价的无限期模型 46

第三节 行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49

一、基本情形 50

二、期望效用最大化下行为人的决策与资产的均衡价格 53

第四节 对不同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评述 57

一、对CAPM模型的评述 58

二、对跨期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评述 59

三、对行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评述 60

第三章 “股权溢价之谜”的产生与探析 63

第一节 最初的股权溢价之谜 63

一、基本模型 64

二、模型数据 69

三、模型验证 70

第二节 消费增长对数正态分布下的股权溢价之谜 73

一、两期模型与离散无限期模型的等价性与基本假设 73

二、资产收益率的决定 74

三、消费增长对数正态分布下模型的验证与“谜”的产生 78

第三节 “股权溢价之谜”的原因探析 79

一、风险规避系数对“股权溢价之谜”产生的影响 80

二、跨期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内在机制对“股权溢价之谜”产生的影响 81

第三章附录 86

第四章 风险规避的调查与研究 89

第一节 风险规避的相关理论 89

一、风险态度的定义 89

二、风险规避倾向的度量与比较 91

第二节 已有文献对于风险规避系数的实验(实证)研究 99

一、已有文献对于风险规避系数大小的确定 99

二、已有文献对于风险规避系数确定的研究方法 100

三、对已有风险规避实验研究的思考 103

第三节 投资比例对风险规避刺激效应的调查与确定 105

一、实验思路、程序设计以及调查对象 106

二、总财富、期望收入、投资比例对风险规避效应的实验结果 108

三、投资比例对风险规避的刺激效应分析 111

四、投资比例对风险规避刺激效应的一点说明 120

第四章附录 效用函数中参数的最大似然估计 121

第五章 效用函数的研究与有限理性效用函数的构建 124

第一节 效用函数的相关理论 124

一、偏好与效用函数的存在性 124

二、效用最大化原理下的直接效用函数与间接效用函数 127

三、期望效用与风险规避 129

四、与风险相关的一些效用函数形式 132

第二节 有限理性下效用函数的构建 134

一、有限理性的含义 135

二、有限理性下的效用函数 142

三、有限理性效用函数的几个性质 143

第三节 有限理性效用函数与传统效用函数的比较 147

一、有限理性效用函数与传统效用函数风险规避的比较 147

二、有限理性效用函数与传统效用函数不同风险态度的投资决策比较 151

第六章 对“股权溢价之谜”的解释——有限理性下的消费与投资 161

第一节 有限理性下行为人的投资与消费均衡分析 161

一、行为人的目标函数与假设条件 162

二、行为人的决策 163

三、有限理性模型均衡状态下行为人的决策与已有模型的区别 166

第二节 对于美国消费和财富偏好的测定——对“股权溢价之谜”的解释 168

一、为什么对消费和财富的偏好的测定能解释“股权溢价之谜” 168

二、数据 170

三、美国消费和初始财富关系的测定 173

四、财富对效用函数弹性的测定 174

五、实证测定的结果分析 174

第三节 有限理性模型适用性在其他国家的验证——以中国为例 176

一、其他国家是否存在“股权溢价之谜”的验证 176

二、我国是否存在股权溢价的验证 178

三、我国投资者的消费与财富弹性测定 182

四、中美投资者对消费与财富偏好的比较 184

第六章附录 185

第七章 结论及研究展望 188

第一节 本书的基本结论 188

第二节 研究展望及一点说明 190

参考文献 192

后记 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