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一、研究本课题的意义 2
二、本课题国内研究的现状 4
三、本书的研究内容、创新及难点 9
第一章 萨特在中国的译介 15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前“救亡与启蒙交织下”的萨特译介 17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十七年”阶级论立场下的萨特译介 35
第三节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的启蒙语境中的萨特译介 55
第四节20世纪90年至今的后现代语境中的萨特译介 69
第二章 中国思想学术界对萨特的研究 85
第一节 文学家萨特 87
一、小说家萨特 88
二、戏剧家萨特 104
第二节 存在主义哲学家的萨特 144
一、存在主义的人道主义者萨特 145
二、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萨特 162
第三章 萨特与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主体性学说 179
第一节 萨特与李泽厚 181
一、李泽厚有保留地接受了马克思主义 183
二、个体主体性:李泽厚的主体性哲学的最后旨归 196
第二节 刘再复的“文学主体性” 208
一、刘再复的“文学主体性”理论生成的前提条件 209
二、刘再复的“文学主体性”的内涵,及其历史性意义 217
第四章 萨特与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知识青年 223
第一节 知识青年中“萨特热”的理论背景 225
一、新启蒙主义语境下的人道主义思潮 226
二、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 235
第二节 萨特与中国20世纪80年代知识青年的“萨特热” 246
一、知识青年中“萨特热”的契机与根源 247
二、“萨特热”的主要表现及影响 257
结语“萨特热”在中国的退潮及其根源 263
一、“萨特热”兴起的原因及意义 264
二、“萨特热”退潮的原因 270
三、“萨特热”退潮的后果 274
参考文献 278
后记 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