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数码艺术理论史 3 数码媒体的艺术功能》PDF下载

  • 购买积分:24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黄鸣奋著
  • 出 版 社:上海:学林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7548602323
  • 页数:912 页
图书介绍:

第三卷 数码媒体的艺术功能 643

第一章 前数码时代的媒体与艺术(—1949) 643

第一节 媒体技术的发展 643

一、媒体的发展 644

(一)信源的标准化 644

(二)信道的多样化 646

(三)信宿的大众化 648

二、电子媒体的由来 651

(一)电报媒体 652

(二)电话媒体 654

(三)广播媒体 655

三、数码媒体的酝酿 657

(一)采样技术 658

(二)存储技术 658

(三)复制技术 659

第二节 媒体艺术的由来 660

一、邮政网络与艺术 661

二、电报网络与艺术 662

三、电话网络与艺术 664

第三节 媒体理论之缘起 667

一、传播学 667

(一)传播学前史 668

(二)经验学派与批判学派 669

(三)新媒体的展望 671

二、媒体美学 671

(一)修辞学的由来 672

(二)美国:帕里论史诗演唱 672

(三)德国:本雅明与媒体美学 673

三、叙事研究 683

第二章 主机中心期的媒体与艺术(1950—1969) 685

第一节 主机中心期媒体建设 685

一、媒体数码化 686

二、计算机网络建设的起步 687

三、媒体生态 688

第二节 电子媒体与艺术创新 690

一、邮电通信与艺术 691

二、控制论与艺术 694

三、电脑化与艺术 698

第三节 电子媒体与理论创新 701

一、加拿大:麦克卢汉的媒体理论 701

二、美国:哈夫洛克、古迪、巴尔诺与媒体史论 703

三、法国:麦茨、托罗多夫与叙事学 706

第三章 微机流行期的媒体与艺术(1970—1989) 709

第一节 微机流行期媒体建设 709

一、媒体数码化 709

(一)微电脑普及 710

(二)数码广播滥觞 711

(三)移动通信问世 712

二、计算机网络建设的进展 713

(一)局域网 713

(二)可视数据检索系统 713

(三)广域网 713

三、媒体生态 714

(一)垄断化 715

(二)多样化 715

(三)异军突起 716

第二节 微机流行期媒体的艺术功能 717

一、邮电通信与艺术 717

(一)邮件艺术 717

(二)传真与电话艺术 718

(三)卫星艺术 720

二、数据通信与艺术 721

(一)局域网与艺术 721

(二)可视图文与艺术 722

(三)早期互联网与艺术 723

三、远程通信艺术 724

(一)远程通信艺术 725

(二)英国:阿斯科特论远程通信艺术 725

(三)美国:盖洛韦与电子咖啡屋 728

第三节 微机流行期媒体与艺术理念 729

一、媒体理念的拓展 729

(一)论媒体变革 730

(二)论媒体生态 730

(三)论媒体功能 731

二、媒体美学的发展 732

(一)英国:阿洛韦对网络艺术的期待 732

(二)美国:奥恩、梅罗维茨论口传、书写与电子语 733

(三)英国:瓦克森论数码化的优越性 736

三、叙事学的演变 736

(一)后结构主义的影响 736

(二)法国:利奥塔对元叙事的质疑 738

(三)向后经典叙事学转变 741

第四章 网络崛起期的媒体与艺术(1990—1999) 742

第一节 数码媒体的发展 742

一、媒体数码化 742

二、互联网媒体化 744

三、计算移动化 747

第二节 数码媒体与艺术创新 750

一、远程通信艺术 750

(一)英国:阿斯科特远程通信艺术理论的发展 750

(二)英国:塞尔蒙等人的远程通信艺术 755

(三)美国:卡茨论电信美学与对话艺术 756

二、网络通信艺术 758

(一)即时通信与艺术 758

(二)延迟通信与艺术 764

(三)网络通信与艺术家 767

三、网络批判艺术 775

(一)网络批判艺术缘起 775

(二)网络批判艺术举隅 776

(三)网络批判艺术研究 779

第三节 数码媒体与理论创新 781

一、传播学 782

(一)论媒体变革的两面性 782

(二)论数码媒体的新特性 784

(三)对新评论模式的期盼 786

二、媒体美学 787

(一)媒体革命历史考察 788

(二)传统主流媒体批判 790

(三)数码媒体美学建构 793

三、数码叙事学 798

(一)后经典叙事学的背景 799

(二)美国:阿奇里与数码叙事研究 799

(三)美国:默里与数码叙事理论建构 800

(四)瑞士/美国:瑞安论叙事学对计算机科学的借鉴 806

第五章 泛网络时期的媒体与艺术(2000—) 809

第一节 泛网络的发展 809

一、媒体数码化 810

二、互联网升级 814

三、移动计算升级 815

第二节 泛网络与艺术创新 819

一、互联网艺术研究 819

(一)艺术实践与艺术研究 820

(二)互联网艺术理论 822

(三)互联网艺术史 837

二、位置(媒体)艺术 845

(一)位置(媒体)艺术的由来 845

(二)英国:赫门特论位置艺术的特性 849

(三)英国:皮科克论位置媒体的表演性 850

(四)美国:麦克卡洛论位置媒体的意义 851

三、数码艺术的自觉 853

(一)美国:麦卡锡论媒体艺术 854

(二)美国:汉森的新媒体艺术论 855

(三)澳大利亚:丘比特对数码艺术的16条要求 861

第三节 泛网络与理论创新 863

一、泛网络理念 863

(一)泛网络的形成 863

(二)泛网络的生态 866

(三)泛网络的影响 868

二、数码媒体美学 872

(一)美学变革的契机 873

(二)美国:曼诺维奇的后媒体美学 875

(三)数码媒体美学的分化 889

三、交互性叙事研究 894

(一)交互性叙事的历史变迁 895

(二)交互性叙事的基本矛盾 902

(三)交互性叙事的基本评价 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