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弱者在法律上的识别 1
第一节 弱者的概念及其属性 1
第二节 “弱者”的本质 13
第三节 法律上的弱者的识别:两种假说的考察 19
第四节 权益缺失假说——识别弱者的新途径 27
第二章 弱者法律地位历史考察 34
第一节 我国弱者法律地位的历史变迁 36
第二节 西方国家弱者法律地位的历史变迁 49
第三节 弱者法律地位的现实考察 67
第三章 社会权的法理分析 85
第一节 社会权的理论界定 87
第二节 社会权的历史沿革 97
第三节 社会权的正当性基础 110
第四节 社会权的具体内容 128
第四章 救助义务之研究 141
第一节 救助义务的类型 142
第二节 救助义务的主体 152
第三节 救助义务的法理念支撑 166
第四节 救助义务的法律规制 179
第五章 从制度到权利:社会福利的正当性 189
第一节 社会福利概述 191
第二节 社会福利的理论基础 215
第三节 社会福利的法治规制 228
第四节 社会福利的责任分配 243
第五节 结论 262
第六章 禁止就业歧视的法理思考 268
第一节 就业歧视的法律诠释 270
第二节 就业歧视的类别 278
第三节 就业歧视的社会危害 285
第四节 禁止就业歧视中的政府责任 291
第五节 禁止就业歧视的思考 296
第七章 艾滋病人的法律保护 306
第一节 法理探讨的前提:人类疾病观的转变 310
第二节 保护艾滋病人的伦理理由 317
第三节 社会、国家、医疗机构、家庭的责任分担 327
第四节 中国艾滋病人法律保护的现状与未来 346
第八章 流动儿童的法律保护 353
第一节 实践观下“人的本质-人格” 353
第二节 流动儿童:实践观下的现实生活世界 369
第三节 流动儿童:实践观下的法学发现 377
第四节 实践观下流动儿童权利的法律保护 388
征引文献 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