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社会学的基本原理 3
第1章 社会学是什么?&王振寰 3
一、社会学想像——个人的必然也是社会的 5
二、个人与社会 6
三、社会学的几个重要概念 9
四、社会学与现代社会 13
五、社会学的分化 16
六、社会学的新议题 17
七、社会学在台湾的发展 19
第2章 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顾忠华 25
一、社会学的多元典范与理论发展 27
二、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38
第二篇 个人与社会 51
第3章 文化&黄金麟 51
一、文化的社会生成 52
二、文化的社会作用 56
三、集体记忆 63
四、文化的相对性与多元性 65
五、消费文化的兴起及其逻辑 68
第4章 社会化&陈杏枝 75
一、社会和「我」的关系 77
二、社会化的定义 81
三、社会化的来源 83
四、本土实例介绍:台湾学生的政治社会化 90
五、社会化与刻板印象 92
六、结论 95
第5章 团体与组织&熊瑞梅 101
一、团体的定义与类型 104
二、组织的形式 106
三、组织与制度 113
四、未来的组织:网路社会的组织模式 120
五、结论 122
第6章 偏差与犯罪&周愫娴 127
一、偏差与犯罪的定义 128
二、偏差与犯罪的解释 130
三、台湾的犯罪问题 141
四、台湾的社会控制 150
第三篇 社会差异与不平等 161
第7章 社会阶层化&谢雨生、黄毅志 161
一、社会阶层化的意义 162
二、社会阶层化理论 164
三、社会阶层化系统 170
四、社会阶层化研究的新议题 173
五、台湾的社会阶层化研究 178
第8章 性别&张晋芬、林芳玫 191
一、性与性别:差异的建构与批判 192
二、性别差异与不平等的面向 199
三、女性意识的觉醒与妇女运动 206
四、结论 209
第9章 族群关系&张茂桂 215
一、族群与相关基本概念 216
二、台湾「族群关系」的历史与多面向理解 223
三、复杂世界、偏见、冲突 235
四、日常生活中的我族偏见与仇恨犯罪 240
第四篇 社会制度 249
第10章 家庭&喻维欣 249
一、我们的社会如何定义家庭 250
二、家庭作为生产单位 251
三、家庭作为分配单位 256
四、家庭生命周期与个人生命阶段 262
五、其他关于家庭研究的议题 265
六、变迁中的家庭关系 269
第11章 教育&羊忆蓉 281
一、现代社会的教育制度 283
二、教育的功能:功能论与冲突论的辩论 285
三、教育与阶层化 291
四、教育与社会变迁 296
第12章 宗教&瞿海源 303
一、宗教的定义 305
二、宗教的基本要素 306
三、宗教的社会功能 309
四、宗教冲突论 312
五、宗教与政治 313
六、宗教与社会福利 315
七、新兴宗教 317
八、台湾宗教现象分析 320
九、结论 325
第13章 医疗&张苙云 331
一、健康议题的浮现 332
二、健康/医疗现象的社会文化面 334
三、个人与社会制度的互动 345
四、医疗制度的成形 350
五、台湾医疗社会学的近况 354
第14章 经济与工作&蔡明璋 359
一、传统社会的经济制度 361
二、资本主义的生产模式 364
三、后工业社会的经济生产 369
四、工作与社会生活 372
五、台湾的企业与经济结构 376
六、台湾社会的资本流动、贫穷与外籍劳工的问题 383
第15章 权力与政治体系&王振寰 393
一、权力、权威与正当性 394
二、国家机器 396
三、民主政治 406
四、台湾的政治体系与民主化 410
第五篇 社会变迁 421
第16章 社会运动&王甫昌 421
一、当代社会运动的定义与其社会意义 422
二、西方的社会运动理论 426
三、对于台湾社会运动的解释 434
四、结论 447
第17章 人口&王德睦 453
一、人口成长的历史与人口转型 455
二、出生、死亡、迁移与人口年龄组成 456
三、人口转型的原因 459
四、台湾的人口转型的原因 461
五、台湾人口转型的后果 467
六、台湾未来的人口 470
第18章 都市化、城乡关系与社区&章英华 477
一、都市化与都市体系 478
二、都市的内部空间与都会化 485
三、都市中的个人与社区 491
四、都市问题与都市的未来 495
第19章 全球化的社会变迁&王振寰 505
一、全球的不平等状况 507
二、对经济发展的解释 511
三、后工业社会与后现代 520
四、迈向后工业社会的挑战:台湾 526
第20章 社会问题&瞿海源 531
一、社会问题的界定 533
二、社会问题的理论分析 533
三、台湾的社会问题 538
四、「解决」社会问题的社会学策略 549
五、结论 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