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的清代衍生作品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蒋玉斌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2
  • ISBN:9787516109519
  • 页数:346 页
图书介绍:本书共分三大部分:绪论、正文、余论。绪论部分确定了本论文的研究对象,评述了《聊斋志异》的清代衍生作品的研究现状,确定了所要达到的写作目的。正文部分共分五章:《聊斋志异》之为母本的衍生条件、《聊斋志异》仿作研究、“聊斋戏”研究、聊斋说唱研究、《聊斋志异》衍生的白话小说研究。

绪论 1

第一章 衍生条件:《聊斋志异》之为母本 38

第一节 衍生的内部条件:母本成为文言小说的典范 39

一 文人抒怀的典型范式 41

二 史传叙事模式的典型范式 46

三 诗化的典型范式 49

四 幻奇为文的典型范式 55

五 充分发挥文言艺术魅力的典型范式 58

第二节 衍生的外部条件之一:《聊斋志异》在清代的广泛传播 63

一 《聊斋志异》在清代广泛传播的具体表现 65

二 《聊斋志异》在清代广泛传播的外因剖析 69

第三节 衍生的外部条件之二:清代文人对《聊斋志异》的接受——以清人笔记为中心 83

一 从文学鉴赏角度接受《聊斋志异》 85

二 从实用功利角度接受《聊斋志异》 91

三 从娱乐解颐角度接受《聊斋志异》 96

四 从纪实征实角度接受《聊斋志异》 99

第二章 《聊斋志异》仿作研究 102

第一节 《聊斋志异》仿作的界定 102

一 仿作与续书之关系 102

二 《聊斋志异》仿作的界定 105

第二节 《聊斋志异》仿作特征论 110

一 浓厚的劝惩意识 113

二 仿史的实录品格 117

三 谐趣的“意味” 122

四 鲜明的时代烙印 127

第三节 《聊斋志异》仿作价值论 133

一 对《聊斋志异》的传播价值 134

二 确立了以《聊斋志异》为代表的文言小说的典范特征 137

三 针对《聊斋志异》的批评价值 140

四 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143

第四节 个案研究:中国古代小说的新变:论王韬的《聊斋志异》仿作——以《淞隐漫录》为中心 147

一 面向世界的开放视野 149

二 对现代科技的崇尚 151

三 强烈的民族意识 154

四 文言小说的文体新变 157

第三章 “聊斋戏”研究 167

第一节 清代“聊斋戏”对《聊斋志异》的正读与误读 169

一 清代“聊斋戏”对《聊斋志异》的正读 169

二 清代“聊斋戏”对《聊斋志异》的误读 176

第二节 清代“聊斋戏”改编方法论析 185

一 杂糅多篇或借鉴“他山之石” 186

二 强化戏剧冲突 190

三 增加底层生活气息 193

四 突出具有象征意义的道具 198

第三节 个案研究:《胭脂舄》传奇散论 203

一 关于“创作动机” 204

二 关于“情理” 208

三 关于“案头化” 212

第四章 聊斋说唱研究 222

第一节 聊斋俚曲文体辨 223

一 演出形式 226

二 话语运用 229

三 回目设置 232

四 音乐曲调 234

五 时人对聊斋俚曲的称呼 238

第二节 清代聊斋说唱的审美性分析——以子弟书、单弦牌子曲为例 240

一 贴近现实生活 242

二 畅情倾向 245

三 以赋写曲 248

四 强化书场的现场性 251

第三节 个案研究:《聊斋志异》子弟书对小说素材的处理 255

一 简略化 256

二 抒情化 259

三 化雅为俗 262

第五章 《聊斋志异》衍生的白话小说研究 280

第一节 《聊斋志异》衍生之话本小说的道德强化 283

一 道德强化之表现 283

二 道德强化对小说文本的影响 288

三 道德强化之成因 291

第二节 个案研究:世俗的盛宴——《醒梦骈言》简论 296

一 世俗气浓厚的人物命名 297

二 逼真而又重趣的日常生活描写 300

三 洞悉入微的世俗心理描写 303

四 精彩的世俗语言 305

余论:关于衍生作品研究的几点认识 320

参考文献 329

后 记 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