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书主编序 3
自序 5
第一卷 台湾佛教早期的历史(1662~1894)——从明郑时期到清朝统治结束 3
第一章 导论 3
第一节 概说 4
第二节 了解台湾早期佛教的必要性及其可能遭遇的难题 4
第三节 如何切入明清台湾佛教史的正确观察线索? 5
第四节 关於台湾原住民对台湾汉人佛教信仰疏离的说明 7
第五节 观察台湾早期佛教史及其变革的必要认知方式 8
第六节 明清时代帝政多神教统治下的台湾早期出家佛教的源流 9
第七节 明清时代台湾佛教文化的传播趋势和主要发展特色 11
第八节 日治时代台湾佛教文化的传播趋势及其分期和主要特色 12
第九节 战后迄今的台湾佛教文化传播趋势及其分期和主要特色 14
第十节 早期传统在家佛教的发展及其在当代台湾的转型困境:斋教三派的传入,及其在近代台湾的变革历程 15
第十一节 解严之后台湾出家佛教文化的新变化概观 18
第十二节 当代台湾的佛教在现代社会中所能提供的功能 20
第二章 明清时代台湾传统出家佛教的制度变革与发展 23
第一节 明清时代台湾传统出家佛教发展的历史环境 24
第二节 清代官方管理台湾出家佛教的相关制度 28
第三节 清代台湾僧侣的宗教活动与营生手段 30
第四节 清代台湾的寺产管理方式 31
第五节 清代「香花和尚」的源流、宗教活动及其变革历程 32
第六节 清代台湾佛教第一丛林台南开元寺的政教纠葛问题 36
第七节 清代台湾僧侣杂居寺庙与北部僧侣乱行堕落的历史环境 41
第八节 清中叶后竹堑地区僧侣杂居寺庙和外江僧的堕落僧风 42
第三章 明清时代台湾传统在家佛教的斋教三派 47
第一节 概说 48
第二节 台湾斋教三派的「持斋」信仰及其「持斋」的源流 49
第三节 近代视野下清代斋教三派的相关解说 51
第二卷 日治时代台湾佛教史(1895~1945) 61
第四章 日治初期各派日僧来台发展及其教势的变革历程 61
第一节 概说 62
第二节 日本在台殖民统治的开始与各派日僧「随军布教使」的来台 62
第三节 各派日僧从「随军布教使」到「台湾开教使」的身分转变 66
第四节「大日本台湾佛教会」的筹组及其布教使命 67
第五节 官方初期的宗教政策取向与日僧在台布教使命的重大矛盾 68
第六节 初期在台各派日僧的布教理想及其实际落差 70
第七节 有关日治初期官方宗教「同化政策」的厘定问题 71
第八节 日本在台佛教各派在「无方针政策」下教势顿挫的原因 73
第五章 日治初期官方对台湾宗教行政法的建构与解读 79
第一节 概说 80
第二节 日治初期宗教行政惯例的确立与宗教法制的公私分际 82
第三节 临时台湾旧惯调查会主导时期台湾传统宗教资料的现代解读及其法制化设定 89
第六章 日治初期「儿玉·后藤体制」下日台佛教的平行发展 107
第一节 概说 108
第二节 初期日僧投机性大肆收编的后遗症:台南开元寺住持宝山的负面形象 109
第三节 官方采行新宗教政策与在台畸形发展的各派日僧被迫转型 110
第四节 官方开启平行发展良机与各派日僧纷纷和台湾寺庙签约结盟 112
第五节 日台佛教发展双轨制的寺院新典范:僻处在曹洞宗台北别院内的观音禅堂 114
第六节 平行发展后台僧所须面对宗教认同与国籍归属的双重抉择问题 116
第七节 中日台三地僧侣首次共同参与的「爱国佛教讲习会」之举办 119
第七章 「西来庵事件」爆发后官方的全台宗教调查与佛教组织的大变革 121
第一节 概说 122
第二节 「儿玉·后藤体制」后的官方政策转变及其影响 123
第三节 「西来庵事件」的爆发及其对官方宗教行政措施的影响 124
第四节 台湾佛教组织与佛教中学教育机构的新变革 128
第五节 台湾佛教中学林的教育功能及其导致的教派大分裂 133
第六节 台湾佛教教派大分裂后的再分裂与全岛佛教组织的重整 138
第八章 基隆月眉山灵泉禅寺派的崛起与转型——崛起於基隆新港都、矿区和铁路交通线的新佛教道场 147
第一节 概说 148
第二节 灵泉禅寺创立者江善慧从斋教徒转为僧侣的历程 149
第三节 鼓山临济与日本曹洞两脉兼领的基隆「月眉山派」之崛起 152
第四节「西来庵事件」爆发后的冲击与江善慧的对应策略 159
第九章 台北五股坑观音山凌云禅寺派的崛起与转型——崛起於淡水河南岸交通线与郊区优美丘陵地的新佛教道场 163
第一节 概说 164
第二节 观音山凌云禅寺的建寺缘起 165
第三节 沈本圆接手凌云禅寺后的寺院经营策略 167
第四节 凌云禅寺正式成为日本临济宗妙心寺派的下游寺院 168
第十章 新竹州大湖郡观音山法云禅寺派的崛起与转型——崛起於番汉交界新墾区、樟脑产地、客家生活圈、可藉纵贯铁路交通线辅助的新佛教道场 173
第一节 概说 174
第二节 关於法云寺派的创立者林觉力生平的史料考辨 175
第三节 林觉力来台后发展佛教事业的过程、处境和策略 183
第四节 林觉力对女徒弟的特殊教育,及其对「法云寺派」佛教事业发展的助缘 189
第十一章 大正后期台湾僧侣首次参与东亚国际佛教交流和两岸佛教的互动及影响 193
第一节 概说 194
第二节「日华亲善」大架构下的东亚国际佛教交流问题 195
第三节「东亚佛教联合会」在日召开的历史背景 196
第四节 「东亚佛教联合会」在日召开的经过 204
第五节 中华「佛化新青年会」代表来台交流及其作用 214
第十二章 客籍艺僧张妙禅与狮头山金刚禅寺派的崩裂——崛起於狮头山新佛寺观光区、樟脑产地、闽客交集圈、可藉纵贯铁路交通线辅助的新佛教道场 237
第一节 概说 238
第二节 张妙禅早年相关事迹考订 239
第三节 张妙禅的佛教事业之开展及其遭遇的困境 241
第四节 张妙禅派下的林玠宗改宗分歧问题 245
第五节 张妙禅派下同门的赖耀禅改宗分歧问题 250
第六节 张妙禅派下的施斌宗改宗分歧问题 253
第十三章 昭和初期林德林的新佛教正信传播与儒释知识社群的冲突 259
第一节 概说 260
第二节 林德林出家前台湾佛教大环境之变迁 261
第三节 林德林出家前的生活传记概述 262
第四节 出家为僧初期及其求道生涯的开展 263
第五节 林德林出家后的学习对象:日僧化的同门师兄沈德融 265
第六节 从「大演讲会」到「台湾佛教中学林」时期的林德林 268
第七节 与林德林有重要关联的几个师长、同学或事业夥伴 269
第八节 初期返乡开创新佛教事业及其自编佛教圣典之问题 271
第九节 「中教事件」爆发后林德林新佛教事业的困境之形成 274
第十节 台湾佛教海外知识社群的反弹:来自「驹大台湾学生会」的批儒运动 279
第十一节 儒佛知识社群冲突后的相关发展 286
第十二节 林德林的寂寞晚年及其新佛教事业之中挫 287
第十四章 战云密布下高雄「大岗山派」的全派被迫转型 289
第一节 概说 290
第二节 地理环境与建寺沿革 290
第三节 「大岗山派」的崛起与道场经营策略 291
第四节 「大岗山派」的源流及其隶属寺院的分类与分布 303
第五节 「大岗山派」在日治后期的被迫转型与改造 313
第三卷 战后台湾佛教现代史(1945~2008) 327
第十五章 从戒严到解严:战后在威权阴影下发展的台湾佛教及其相应变革 327
第一节 概说 328
第二节 日本投降与日本佛教撤离台湾 328
第三节 中央政府迁台后的长期戒严体制 330
第四节 政治解严之后台湾佛教组织的相应变革 332
第五节 从战后到解严:佛教社会文化变迁的相关历程说明 334
第十六章 从满洲国到台湾南部:战后东北天台宗僧侣来台湾地区发展的历程 339
第一节 概说 340
第二节 战后东北天台宗僧侣释慧峰的来台因缘 341
第三节 释慧峰来台初期的艰难适应情形 342
第四节 释慧峰在南台发展佛教事业的过程 345
第五节 释慧峰在台南市从「寄居」到「定居」的原因分析 347
第六节 从「湛然精舍」到「法华精舍」的发展 353
第七节 从「湛然精舍」到「佛陇」的发展之检讨 355
第十七章 高雄「大岗山派」在战后的转型与发展 363
第一节 概说 364
第二节 战后初期新旧超峰寺的聚散与发展(1942~1952) 364
第三节 战后旧「大岗山派」的重整与转型 369
第四节 关於「临济宗大岗山大本山法脉组织联谊会」的筹组及其失败问题 375
第五节 战后高雄市都会区「新大岗山派」佛教势力的崛起 376
第六节 战后「泛大岗山派」其他系统的道场经营及其特色 383
第十八章 战后台湾佛教四大事业道场的崛起与转型:佛光山、慈济、法鼓山、中台山 387
第一节 概说 388
第二节「经营大师」星云封山盘整与政商关系 391
第三节 星云的初期人脉与对外扩展策略 395
第四节 经营佛光山开创商业化典范,星云一手拈出无限商机 397
第五节 佛光山谁来接班? 401
第六节 台湾奇迹造就慈济王国 402
第七节 慈济功德会步入高原期?——期待诺贝尔奖的肯定 406
第八节 现代禅学与都市企业结合:圣严的法鼓山独树一帜 407
第九节 特工、博士、大法师 411
第十节 剃度风波吓坏信众 412
第十一节 中台禅寺基业处在剃刀边缘 414
第十九章 战后胡适与铃木大拙对台湾禅学界的冲击 417
第一节 概说 418
第二节 战后来台之前胡适的禅宗史研究 419
第三节 返台就任中央研究院院长之后胡适对禅宗史的研究 420
第四节 胡适的禅宗史新论初期在战后台湾所造成的巨大衝击与激烈回应 423
第五节 胡适的反佛教心态及其对虚云禅师的连番质疑 425
第六节 胡适禅宗史研究的教内同情者:圆明(杨鸿飞)与印顺 428
第七节 1969年在台湾展开的禅宗研究大辩论 430
第八节 钱穆与杨鸿飞的连番交手 432
第九节 澹思(张曼涛)在钱、杨交手后的批评及其谬误 436
第十节 胡适禅宗史研究大辩论后的新结晶 441
第十一节 印顺再次对胡适的禅宗史观点进行评破 444
第十二节 结语 446
第二十章 解严后台湾佛教与政治的新变革 449
第一节 概说 450
第二节 台湾解严所涉及的政策及法律诸问题的转变 450
第三节 解严后台湾佛教界在两岸交流中所扮演的角色及其衍生的问题 451
第四节 解严后台湾佛教组织的新变革 456
第五节 解严后一般佛教徒参与台湾政治活动的问题 458
第六节 解严后台湾地区所出现的激进佛教团体或个人在政治活动方面的热烈参与问题 461
第二十一章 从解严前到解严后:当代台湾佛教人间净土思想的变革与争辩 465
第一节 概说 466
第二节 江灿腾对台湾佛教新旧净土思想的论述与抉择 468
第三节 印顺导师对於江灿腾论述的即时回应 471
第四节 杨惠南的论述回应与相关批评 472
第五节 来自江灿腾和刘绍桢两者异议观点的相关质疑 474
第六节 印顺与星云两大净土思想路线的主张和相关诠释的新扩展 477
第七节 现代禅在家教团与印顺佛教思想的长期冲突 479
第八节 性广尼对於印顺导师的人间佛教禅法之建构与阐扬 481
第九节 昭慧尼与印顺导师关於佛教两性平权运动的辩证发展 482
第二十二章 解严以来台湾佛教文化多元发展的新趋势 485
第一节 概说 486
第二节 解严以来台湾佛教与民俗节庆活动的变革 486
第三节 从中元普渡的鬼月禁忌到佛教作为慈悲吉祥月的悦纳 487
第四节 台湾花莲慈济功德会创办人证严尼师的新解 489
第五节 战后台湾佛教现代艺术创作最大的突破 489
第六节 解严以来台湾佛教的两性平权运动 490
第七节 当代台湾佛教界对於性观念解放的回应 492
第八节 当代台湾佛教界对於性观念解放的溯源 493
参考书目 497
索引 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