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中国的对外开放与贸易发展回顾 1
一 改革开放的政治经济逻辑 2
二 中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 5
(一)对外贸易发展中的重要体制改革 5
(二)积极发展出口加工业 8
三 中国对外贸易战略和政策的定位——出口导向模式 11
(一)中国对外贸易采取出口导向模式的原因 12
(二)出口导向模式所体现的贸易发展指导思想 13
四 中国对外贸易战略和政策的影响 14
(一)积极影响 14
(二)消极影响 16
第二章 贸易影响中国生态环境的途径 24
一 贸易对环境产生影响的经济学分析 24
(一)环境问题的产生与发展 24
(二)导致环境问题发生的经济原因 25
(三)贸易对环境产生影响的机制 28
二 贸易影响中国生态环境的途径 33
(一)中国能源消耗与污染排放变化 33
(二)贸易影响中国环境的途径 35
第三章 如何量化贸易的环境成本 40
一 投入产出模型的基本原理 41
二 投入产出模型与环境成本分析 45
(一)如何将资源与环境要素纳入投入产出模型 45
(二)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能源和碳排放成本估计 46
(三)投入产出模型与贸易的能耗影响和碳排放影响研究 50
(四)以往关于中国贸易含污量的投入产出分析 57
三 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贸易含污量估计方法 59
(一)基于(进口)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的贸易含污量估计 60
(二)基于(进口)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的贸易含污量估计 62
(三)(进口)非竞争型和(进口)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下贸易含污量的差异 63
(四)基于单区域与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估计的贸易含污量的差异 65
四 数据准备 68
(一)可比价格投入产出表及其延长表(2003—2006)的编制 68
(二)进出口数据的处理 69
(三)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数据 70
(四)二氧化碳排放数据 71
第四章 中国的贸易含污量 73
一 中国的总贸易含污量及环境贸易条件 73
(一)出口含污量与进口节污量 73
(二)中国的净贸易含污量 75
(三)中国的环境贸易条件及其变化趋势 76
二 贸易含污量的部门分布及其变化 78
三 中国贸易含污量的主要国别(地区)流向 80
四 贸易的完全与直接能源环境影响比较 84
五 与已有研究成果的比较:以贸易含碳量为例 87
第五章 中国出口部门的生态效率 90
一 出口部门生态效率的衡量指标 91
二 直接生态效率与完全生态效率 92
三 最终使用的产品或服务的生态效率 93
(一)出口产品或服务的完全生态效率与直接生态效率差异 93
(二)按完全生态效率认定的高效率和低效率产品或服务 93
(三)按完全生态效率和按直接生态效率认定的高效率和低效率产品或服务的差异 95
四 出口部门的整体生态效率 97
(一)出口部门生态效率的纵向比较 97
(二)出口与其他最终需求的生态效率差异 98
第六章 贸易的环境成本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比较静态分析 105
一 投入产出结构分解分析 105
(一)SDA的基本原理 106
(二)分解形式的非唯一性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108
(三)结构分解中的因素相互依存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112
二 SDA在经济、资源和环境问题中的应用——文献综述 114
(一)应用SDA对生产率、产出及要素需求等经济变量的分析 115
(二)应用SDA对能源需求变化的分析 118
(三)SDA在碳排放研究中的应用 122
(四)SDA在其他资源和污染物研究中的应用 127
(五)SDA与贸易的资源环境影响分解 128
三 贸易含能量和贸易含硫量变化的结构分解 128
(一)贸易含污量的四因素结构分解模型 129
(二)中国贸易含能量和贸易含硫量变化的实证分析 131
四 中国贸易含碳量变化的因素分析 134
(一)贸易含碳量的六因素结构分解模型 134
(二)出口含碳量变化的结构分解 137
(三)进口节碳量变化的结构分解 142
(四)所有可能分解结果的统计特征及不同分解方法的结果比较 145
五 外向型需求模式的能源环境影响 150
(一)问题的提出 150
(二)需求模式与能源环境成本的连接模型 151
(三)需求模式变化的能源环境影响 152
第七章 结论 155
一 贸易对中国的环境产生了重大影响 155
二 净贸易含碳量对碳排放责任的确认有重要意义 157
三 贸易含碳量的部门分布和区域流向反映了中国的贸易增长模式和贸易格局 158
四 出口部门的生态效率持续改善但相对偏低 159
五 技术进步有效地抑制了贸易的环境成本 160
六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61
附录A 26部门可比价(进口)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序列 162
附录B 行业出口的能源环境影响 239
附录C 历年各类最终使用产品或服务的生态效率 248
参考文献 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