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概述 1
1.1 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的内涵 2
1.1.1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提出 2
1.1.2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内涵 3
1.2 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内涵 7
1.2.1 制造业转型的方向 7
1.2.2 制造业升级的重点 9
1.3 信息技术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主要途径 10
1.3.1 研发设计信息化成为增强企业创新能力的关键环节 11
1.3.2 生产制造智能化成为构建柔性生产方式的重要基础 11
1.3.3 经营管理信息化成为实现资源集约利用的有效途径 12
1.3.4 电子商务成为提高企业市场响应能力的重要手段 12
1.3.5 信息技术集成应用成为构建现代工业生产体系的重要保障 13
第2章 研发设计信息化 15
2.1 概述 16
2.2 计算机辅助设计 18
2.2.1 计算机辅助设计概述 18
2.2.2 技术发展历程 20
2.2.3 未来发展趋势 21
2.2.4 国内外应用现状 22
2.3 计算机辅助工程 23
2.3.1 计算机辅助工程概述 23
2.3.2 技术发展历程 24
2.3.3 未来发展趋势 25
2.3.4 国内外应用现状 26
2.4 计算机辅助制造 27
2.4.1 计算机辅助制造概述 27
2.4.2 技术发展历程 28
2.4.3 未来发展趋势 29
2.4.4 国内外应用现状 29
2.5 计算机辅助工艺计划 30
2.5.1 计算机辅助工艺计划概述 30
2.5.2 核心技术 32
2.5.3 技术发展历程 32
2.5.4 未来发展趋势 33
2.5.5 国内外应用现状 34
2.6 产品数据管理 35
2.6.1 产品数据管理概述 35
2.6.2 技术发展历程 37
2.6.3 技术发展趋势 38
2.6.4 国内外应用现状 39
第3章 生产过程信息化 41
3.1 概述 42
3.2 可编程控制器 45
3.2.1 可编程控制器概述 45
3.2.2 技术发展历程 46
3.2.3 未来发展趋势 47
3.2.4 国内外应用现状 48
3.3 分布式控制系统 49
3.3.1 分布式控制系统概述 49
3.3.2 技术发展历程 50
3.3.3 未来发展趋势 51
3.3.4 国内外应用现状 51
3.4 制造执行系统 52
3.4.1 制造执行系统概述 52
3.4.2 技术发展历程 53
3.4.3 未来发展趋势 54
3.4.4 国内外应用现状 55
3.5 数字控制系统 56
3.5.1 数字控制系统概述 56
3.5.2 技术发展历程 57
3.5.3 未来发展趋势 57
3.5.4 国内外应用现状 58
3.6 工业机器入 59
3.6.1 工业机器人概述 59
3.6.2 技术发展历程 60
3.6.3 未来发展趋势 61
3.6.4 国内外应用现状 61
第4章 经营管理信息化 63
4.1 概述 64
4.2 办公自动化 66
4.2.1 办公自动化概述 66
4.2.2 技术发展历程 67
4.2.3 办公自动化实施过程 68
4.2.4 技术发展趋势 69
4.2.5 应用现状 70
4.3 决策支持系统 71
4.3.1 决策支持系统概述 71
4.3.2 技术发展历程 73
4.3.3 技术发展趋势 74
4.3.4 应用现状 75
4.4 企业资源计划 76
4.4.1 企业资源计划概述 76
4.4.2 技术发展历程 78
4.4.3 企业资源计划实施过程 80
4.4.4 技术发展趋势 82
4.4.5 国内外应用现状 83
4.5 供应链管理 83
4.5.1 供应链管理概述 83
4.5.2 技术发展历程 86
4.5.3 技术发展趋势 87
4.5.4 国内外应用现状 88
4.6 客户关系管理 89
4.6.1 客户关系管理概述 89
4.6.2 技术发展历程 91
4.6.3 客户关系管理实施过程 91
4.6.4 技术发展趋势 92
4.6.5 国内外应用现状 93
第5章 信息技术综合集成应用 95
5.1 概述 96
5.2 企业级综合集成 98
5.2.1 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 99
5.2.2 研发设计与生产制造的综合集成 102
5.2.3 生产制造与经营管理的综合集成 106
5.2.4 国内外企业级综合集成应用现状 108
5.3 产业链级综合集成 109
5.3.1 协同设计 109
5.3.2 协同制造 111
5.3.3 协同物流 112
5.3.4 协同商务 113
5.3.5 国内外应用现状 115
第6章 制造业生产模式 117
6.1 概述 118
6.2 柔性制造 119
6.2.1 柔性制造的发展概述 119
6.2.2 柔性制造的工作流程 120
6.2.3 柔性制造的发展趋势 121
6.2.4 国内外应用现状 122
6.3 网络制造 123
6.3.1 网络制造的发展概述 123
6.3.2 网络制造的功能 123
6.3.3 网络制造的发展趋势 124
6.3.4 国内外应用现状 125
6.4 服务型制造 125
6.4.1 服务型制造的发展概述 125
6.4.2 服务型制造的特点 126
6.4.3 服务型制造的发展趋势 127
6.4.4 国内外应用现状 128
6.5 智能制造 129
6.5.1 智能制造的发展概述 129
6.5.2 智能制造的主要特征 129
6.5.3 智能制造的发展趋势 131
6.5.4 国内外应用现状 131
第7章 工业电子 133
7.1 概述 134
7.2 汽车电子 135
7.2.1 汽车电子概述 135
7.2.2 关键技术和产品 136
7.2.3 技术发展趋势 139
7.2.4 国内外应用现状 141
7.3 电力电子 142
7.3.1 电力电子概述 142
7.3.2 关键技术和产品 143
7.3.3 技术发展趋势 146
7.3.4 国内外应用现状 147
7.4 航空电子 147
7.4.1 航空电子概述 147
7.4.2 关键技术和产品 149
7.4.3 技术发展趋势 150
7.4.4 国内外应用现状 151
7.5 船舶电子 152
7.5.1 船舶电子概述 152
7.5.2 关键技术和产品 153
7.5.3 技术发展趋势 154
7.5.4 国内外应用现状 155
7.6 智能仪器仪表 155
7.6.1 智能仪器仪表概述 155
7.6.2 关键产品和技术 157
7.6.3 技术发展趋势 158
7.6.4 国内外应用现状 160
第8章 信息化促进节能降耗 161
8.1 概述 162
8.2 信息化促进节能降耗的基本方式 163
8.2.1 设备及工艺流程节能 163
8.2.2 企业管理节能 164
8.2.3 节能产品 164
8.2.4 节能新模式 165
8.3 信息技术促进高耗能行业节能降耗的主要途径 165
8.3.1 钢铁行业节能降耗 166
8.3.2 石油石化行业节能降耗 167
8.3.3 有色金属行业节能降耗 167
8.4 信息化在节能降耗新机制中的作用 169
8.4.1 合同能源管理 169
8.4.2 能源管理中心 171
第9章 两化融合的实施与评估 175
9.1 两化融合的实施体系 176
9.1.1 实施体系概述 176
9.1.2 实施的基本原则 177
9.1.3 实施的主要流程 178
9.2 企业首席信息官制度 180
9.2.1 CIO概述 180
9.2.2 CIO的主要职责 180
9.2.3 CIO的素质要求 181
9.3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规范 182
9.3.1 概述 182
9.3.2 指标体系 183
9.3.3 评价方法 184
附录A 专业名词中英文对照 189
参考文献 195
后记 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