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部曲 童年的理论 3
第一章 童年的社会意义 3
前言 3
「游戏的儿童」之建构 5
现代童年的历史发展 8
基进的社会建构论 15
社会建构论的限制 18
Archard的综论 21
结论 24
第二章 童年与社会结构 26
前言 26
儿童与童年的定位 28
女性主义与童年 37
马克思主义与童年 42
儿童的需要与权益 48
结论 50
第三章 晚期现代的儿童与童年 53
前言 53
童年与个人化 55
晚期现代的儿童与家庭 60
全球性儿童 66
个人化与新的不平等 72
全球主义:不平等的理解 76
结论 77
贰部曲 童年的社会问题 81
第四章 童年的危机:社会脱序与重建 81
前言 81
「青少年」问题 82
游荡街头儿童 85
儿童与游戏:网路的迷失 88
童年的重构 92
个案研究一:儿童兵 94
个案研究二:儿童照顾者 98
结论 104
第五章 儿童、家庭与国家:童年的管理 106
前言 106
童年的私有化 107
现代保护主义的策略:儿童虐待的问题 110
儿童保护与犯罪司法体系 115
童年、行动者与国家 119
结论 127
参部曲 儿童与童年的教化 131
第六章 成长理论:发展论与社会化理论 131
前言 131
支配框架 132
发展论 137
社会化理论 141
支配框架的反思 148
结论 156
第七章 童年的学校教育 158
前言 158
大众学校教育与童年的生产 159
儿童的定位 162
学校教育改革,童年改造? 169
反学校教育童年——旷课 173
反学校教育童年——在家自行教育 175
结论 182
肆部曲 儿童即社会行动者 187
第八章 儿童的社会世界:文化、游戏与科技 187
前言 187
儿童文化与「支配框架」 188
社会性的重要 190
儿童、新科技与社会关系 199
儿童、科技与行动者 201
科技、消费主义与社会排除 207
结论 209
第九章 儿童与童年的研究:方法、伦理与政治 211
前言 211
儿童社会世界的研究:方法论问题 213
研究伦理的考量 222
儿童即研究者 228
结论 232
第十章 儿童的权利与政治 235
前言 235
儿童权利 236
儿童与政治 245
政治参与的个案研究 252
结论 261
结语 263
童年的暧昧性 265
儿童的行动性 270
参考文献 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