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色彩分类及属性 1
第一节 色彩名称体系 1
一、惯用色彩名称 1
二、CIE表色体系 1
三、色立体表色体系 1
第二节 色彩分类 1
一、有彩色 1
二、无彩色 1
三、独立色 1
第三节 色彩三要素 2
一、明度 2
二、色相 2
三、纯度 2
第四节 色彩混合 2
一、原色、间色、复色的概念 2
二、加光混合 3
三、减光混合 3
四、叠色混合 4
五、空间混合 4
第五节 色相环 6
一、伊顿色相环 6
二、奥斯特瓦尔德色相环 6
三、孟谢尔色相环 7
四、日本色研色彩体系 8
第二章 色彩视觉心理 9
第一节 视觉适应 9
一、明暗适应 9
二、色适应 9
三、色彩知觉的恒常性 9
四、光的反射决定固有色 9
五、光源色对固有色的影响 9
第二节 色彩表情 10
一、红色系列 10
二、粉红色系列 10
三、橘色系列 11
四、黄色系列 11
五、绿色系列 11
六、蓝色系列 11
七、紫色系列 12
八、无彩色系列 12
九、金属色系列 13
第三节 色彩记忆与联想 14
一、色彩记忆 14
二、色彩联想 15
三、色彩理解 17
第四节 色彩偏爱 17
第五节 色彩选择技巧 19
一、选定主色 19
二、寻找副色 19
三、选配强调色 19
第三章 色彩对比原理及形式 21
第一节 色彩对比原理 21
第二节 色相对比 21
一、原色对比 21
二、间色对比 22
三、补色对比 22
四、邻近色相对比 24
五、冷暖色相对比 24
第三节 纯度对比 26
一、纯度对比的方法 26
二、纯度强中弱对比 26
三、纯度对比九大调 27
第四节 明度对比 31
一、明度对比的特点 31
二、明度对比基调 32
三、明度对比九大调 35
第五节 色彩面积对比 36
第六节 色彩位置对比 38
第七节 色彩肌理对比 39
一、色彩肌理对比的概念 39
二、色彩肌理对比的类别 39
第四 章色彩调和原理及形式 41
第一节 色彩调和的概念 41
第二节 明度调和 43
一、高明度调和 43
二、中明度调和 43
三、低明度调和 43
第三节 纯度调和 44
一、纯度差小配色 45
二、纯度差中等配色 47
三、纯度差大配色 47
第四节 色相调和 48
一、同一色色相调和 48
二、同类色色相调和 48
三、类似色色相调和 49
四、邻近色色相调和 49
五、对比色色相调和 49
六、近似补色色相调和 49
七、互补色色相调和 51
八、有彩色和无彩色调和 51
第五节 对比调和 52
一、点缀同一色调和 52
二、连贯同一色调和 53
三、转移调和 54
四、面积调和 54
五、形状调和 55
六、近似调和 55
第五章 自然色彩设计 57
第一节 色彩启示 57
第二节 色彩变调 58
第三节 色彩归纳 59
第四节 色彩重构 61
第六章 色彩配置表现形式 65
第一节 色彩搭配与感觉 65
一、淡雅色调 65
二、含灰色调 66
三、深沉色调 66
第二节 配色构思 67
第三节 配色美形式法则 69
一、配色统调 69
二、主副色相互作用 70
三、整体色调处理 71
四、渐变调和处理 71
五、重点强调处理 72
六、节奏处理 73
第四节 配套色彩设计 74
一、色调形成 74
二、利用色彩的空间感 75
三、利用补色及余色原理 75
第七章 色彩构成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77
第一节 色彩在广告设计中的应用 77
一、平面广告色彩的意义 77
二、色彩在广告设计中的功能价值 77
三、色彩在广告设计中的应用原理 80
第二节 色彩在环境艺术中的应用 82
一、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色彩设计规律 82
二、环境艺术设计的色彩应用 82
第三节 色彩在装潢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85
一、与商品的属性相配合 85
二、提高商品名称的明视度 85
三、运用人们对色彩的客观情感 85
第四节 色彩在图案设计中的应用 88
一、传统图案色彩的民族性 88
二、强调色彩的形式美感 88
三、强调色彩的记忆性 89
四、合理使用对比关系 90
五、注意色彩的情感规律 90
第五节 色彩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92
一、色彩的感觉 92
二、色彩情感配色 93
三、常用服装配色 93
第八章 色彩构成与计算机设计制作 97
第一节 计算机应用基本要求 97
一、硬件构成 97
二、操作系统 97
三、应用软件 97
第二节 计算机设计应用与实践 97
一、图形设计 97
二、分色、着色与修改 98
三、特殊效果处理 98
四、计算机制作技巧 98
第三节 计算机设计功能扩展 98
一、扫描仪 98
二、数码相机 99
三、图像捕捉卡 99
四、外挂滤镜 99
参考文献 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