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论 1
第一节 公共财政学的概念、产生与发展 1
一、公共财政学的概念 1
二、公共财政学的产生和发展 3
第二节 公共财政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5
一、规范分析法 5
二、实证分析法 7
第三节 竞争市场的效率与市场失灵 10
一、帕累托效率 10
二、福利经济学基本定理 14
三、市场失灵 15
第四节 公共财政的职能 25
一、资源配置职能 25
二、收入分配职能 26
三、稳定经济职能 27
第五节 公共选择理论与政府失灵 28
一、公共选择理论概述 28
二、维克塞尔—林达尔机制 31
三、多数票通过原则 34
四、多数票决策的困境与阿罗不可能定理 36
五、政府失灵 39
第二章 公共支出理论 43
第一节 公共产品理论 43
一、公共产品的含义 43
二、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 45
第二节 外部效应理论 54
一、外部效应的概念 54
二、外部效应的经济影响——效率损失 56
三、私人部门纠正外部效应的机制及其缺陷 59
四、政府对外部效应的纠正 62
第三章 公共支出概述 65
第一节 财政支出的分类 65
一、按支出的具体用途分类 65
二、按国家职能分类 66
三、按财政支出的价值构成分类 67
四、按经济性质分类 67
第二节 财政支出的规模与增长趋势 69
一、财政支出规模的衡量 69
二、财政支出增长的原因分析 70
三、对财政支出规模增长的控制 75
第三节 财政支出的效益评价 76
一、财政支出效益的特殊性 77
二、评价财政支出效益的方法 78
第四章 购买性支出 84
第一节 投资性支出 84
一、财政投资的一般分析 84
二、基础产业投资 91
三、农业投资 99
第二节 社会消费性支出 108
一、行政管理支出和国防支出 108
二、文教科卫支出 112
三、政府采购 119
第五章 转移性支出 125
第一节 社会保障支出 125
一、社会保障支出与社会保障制度 125
二、社会保障体系 128
三、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 138
第二节 财政补贴 142
一、财政补贴的性质和特点 142
二、财政补贴的内容和形式 143
三、财政补贴的必要性和作用 147
四、财政补贴制度的改革探索 151
第六章 财政收入概述 154
第一节 财政收入的分类 154
一、按财政收入形式分类 154
二、按经济部门分类 156
第二节 筹集财政资金的原则 158
一、发展经济,广辟财源 158
二、兼顾国家、生产单位和个人三者利益 159
三、效率与公平兼顾,合理分担 160
第三节 财政收入规模分析 161
一、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制约 161
二、政府职能范围对财政收入的制约 162
三、分配政策和分配体制对财政收入的制约 163
四、价格对财政收入规模的影响 165
第四节 财政收入结构分析 166
一、财政收入的价值构成 166
二、财政收入的所有制构成 169
第七章 税收原理 171
第一节 税收的概念及一般特征 171
一、什么是税收 171
二、税收的基本特征 172
三、税收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的区别 175
第二节 税收原则 178
一、税收原则的创立与发展 178
二、税收公平原则 185
三、税收的效率原则 190
第三节 税制构成要素 194
一、纳税人 195
二、征税对象 201
三、税率 206
四、税目 209
五、纳税环节 210
六、纳税期限 211
七、减税、免税 212
八、违章处理 213
第四节 税收负担 214
一、税收负担的概念 214
二、影响税收负担水平的因素 216
三、税收负担水平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 216
四、考核税收负担的经济指标 216
五、宏观税负的衡量标准和影响因素 217
六、最适课税理论 221
第五节 税收的经济效应 225
一、税收的宏观经济效应 225
二、税收的微观经济效应 230
第八章 税收制度 235
第一节 我国税收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235
一、税制的产生 235
二、税制的发展 235
三、我国税制的沿革 237
第二节 流转税制 240
一、流转税制概述 240
二、增值税 242
三、消费税 254
四、营业税 262
五、关税 269
第三节 所得税制 274
一、所得课税的特点 274
二、企业所得税 276
三、个人所得税 289
四、遗产税 309
第四节 财产税制 318
一、财产课税概述 318
二、资源税 321
三、房产税 323
四、土地使用税 327
五、物业税 331
第五节 行为税制 333
一、行为课税概述 333
二、土地增值税 335
三、印花税 338
四、车船税 342
五、车辆购置税 344
第九章 国际税收 347
第一节 国际税收的形成与研究对象 347
一、国际税收与国家税收的区别 347
二、国际税收的定义 348
三、国际税收的产生 349
四、国际税收的研究对象 351
第二节 税收管辖权 353
一、税收管辖权的概念 353
二、主体和客体 354
三、税收管辖权的内容 358
第三节 国际双重征税 362
一、国际双重征税的概念 362
二、国际双重征税的产生 364
三、国际双重征税的影响 366
四、国际双重征税的免除方法 366
第四节 国际避税与逃税 374
一、出现国际避税与逃税的主要原因 374
二、国际避税与逃税的方式 377
三、国际避税地 380
四、反国际避税和逃税的措施 382
第五节 国际税收协定 384
一、国际税收协定的必要性 384
二、签订国际税收协定的原则 385
三、国际税收协定的主要内容 385
四、国际税收征管的经验 388
第六节 我国加入WTO后的机遇与挑战 389
一、我国当前税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389
二、加入WTO后对我国税制的影响 390
三、我国税制的调整方向 391
第十章 公债理论 394
第一节 公债概述 394
一、公债的概念 394
二、公债的产生与发展 395
三、公债的特征和用途 398
第二节 公债的管理 401
一、公债的种类 401
二、公债的发行条件 404
三、公债的发行方式 407
四、公债的还本付息 411
第三节 公债的经济影响 415
一、公债的负担 415
二、公债的经济效应 420
第十一章 财政政策 426
第一节 财政政策的产生与发展 426
一、凯恩斯的观点 426
二、新古典综合派的观点 427
三、货币主义学派的观点 429
四、理性预期学派的观点 430
五、供给学派的观点 431
六、新凯恩斯主义的观点 432
第二节 财政政策的基本原理 433
一、财政政策对均衡国民收入的影响 433
二、财政政策的效应和机制 435
三、凯恩斯主义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中的财政政策 437
第三节 开放经济中的财政政策 438
一、IS-LM-BP模型 438
二、固定汇率制度下的财政政策 440
三、浮动汇率制度下的财政政策 441
第十二章 政府间的财政关系 443
第一节 财政的集权与分权的关系 443
一、财政分权理论 443
二、财政集权理论 448
三、财政职能在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分工 450
第二节 政府间的财政收支关系 455
一、分税制 455
二、政府间支出责任的划分 461
三、政府间收入的划分 465
第三节 政府间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467
一、转移支付概述 467
二、转移支付的种类与效果 470
三、我国转移支付制度的规范 471
主要参考书目 474
后记 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