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沿路游览 1
第二篇 分区欣赏 23
1 芍药圃观赏区 25
1.1 大草坪区块 27
1.2 槭树林区块 29
1.3 北面绿地 33
2 丛林观赏区 34
2.1 西入口 35
2.2 悬铃木、合欢草坪 36
2.3 樱花林 37
2.4 绿岛 38
2.5 广玉兰草坪 39
3 牡丹亭观赏区 40
3.1 牡丹亭区块 43
3.2 中部草坪 55
3.3 其他绿地 57
4 红鱼池观赏区 58
4.1 中心岛区块 63
4.2 沿岸区块 70
4.3 西南面绿地 74
4.4 滨湖长廊与竹廊 78
4.5 悬铃木区块 85
5 大草坪观赏区 88
5.1 东入口 90
5.2 藏山阁草坪 91
5.3 林徽因纪念碑 94
5.4 翠雨厅 95
5.5 紫薇草坪 95
5.6 雪松草坪 96
6 鱼池古迹观赏区 97
7 港道观赏区 99
7.1 西港道区 102
7.2 南港道区 109
7.3 南入口 112
7.4 港道草坪 115
8 蒋庄与魏庐 119
8.1 蒋庄 120
8.2 魏庐 123
第三篇 因借之法 125
1 因势布局 126
1.1 因名立意 126
1.2 因地成形 127
1.3 因水构园 129
2 得景随机 131
2.1 远借 131
2.2 邻借 134
2.3 俯借 140
2.4 仰借 141
2.5 应时之借 142
3 精在体宜 143
3.1 灵动的空间 143
3.2 诗情画意的植物景观 145
第四篇 走进植物 149
1 植物材料的多样性 149
2 植物配置方式的灵活性 150
2.1 大乔木的配置 150
2.2 中层观赏植物的配置 154
2.3 底层观赏植物的配置 162
2.4 藤本植物的配置 169
3 植物与园路的关系 171
3.1 园路的形式 172
3.2 园路的植物配置 176
4 植物与地形的关系 187
4.1 总体地形及其植物特点 187
4.2 水体及岸边植物的配置 190
4.3 草坪及草坪植物的配置 195
4.4 树林形式与空间关系 199
第五篇 四季之情 203
1 花之恋 盼柔情 204
2 绿之静 展坚韧 205
3 枫之韵 忆相思 207
4 雪之逸 寻平和 209
参考文献 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