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1
0.1 财政管理概述 1
0.1.1 财政管理的含义 1
0.1.2 财政管理的要素 2
0.1.3 财政管理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7
0.2 公共预算与财政管理 8
0.2.1 公共预算概述 9
0.2.2 公共预算与财政管理的关系 11
0.3 中国财政管理的历史变迁 15
0.3.1 第一阶段:计划体制下的中国财政管理 15
0.3.2 第二阶段:经济体制改革初期的财政管理改革 16
0.3.3 第三阶段:市场经济建立之初的财政管理改革 18
0.3.4 第四阶段:市场经济推进中的公共财政管理改革 19
第1篇 财政管理基础篇 27
第1章 政府预算管理流程 27
1.1 政府预算管理流程概述 27
1.1.1 政府预算管理流程的含义 27
1.1.2 政府预算准备和编制 28
1.1.3 政府预算审批 30
1.1.4 政府预算执行和调整 31
1.1.5 政府决算和绩效评价 33
1.2 政府收支分类 34
1.2.1 政府收支分类概述 34
1.2.2 政府收支分类改革 35
1.3 部门预算编制 41
1.3.1 部门预算概述 41
1.3.2 部门预算改革的必要性 43
1.3.3 部门预算编制流程 44
1.3.4 部门预算的编制 45
1.4 国库集中收付制度 48
1.4.1 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概述 48
1.4.2 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的内容 50
1.4.3 中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进一步改革 56
第2章 政府会计制度 64
2.1 政府会计概述 64
2.1.1 政府会计的内涵 64
2.1.2 政府会计的特征 65
2.1.3 政府会计的职能 66
2.1.4 政府会计的组成体系 66
2.1.5 政府会计的基本原则 67
2.1.6 政府会计的目标 68
2.1.7 政府会计的核算基础 68
2.2 我国政府会计的沿革 69
2.2.1 预算会计体系的初步形成阶段(1949—1951年) 70
2.2.2 预算会计工作的发展阶段(1952—1978年) 70
2.2.3 预算会计工作的重整阶段(1978—1992年) 70
2.2.4 预算会计制度的全面改革阶段(1993—1997年) 71
2.3 发达国家的政府会计 72
2.3.1 英美模式:相对独立的政府会计 72
2.3.2 德法模式:预算控制下的政府会计 78
2.3.3 两种政府会计模式的比较及启示 82
2.4 中国政府会计的改革 84
2.4.1 政府会计核算基础的改革:引入权责发生制 84
2.4.2 政府会计记录流程的改革:实行基金会计模式 88
2.4.3 政府财务报告的改革 93
第3章 政府预算体系构建 98
3.1 政府预算体系概述 98
3.1.1 政府预算体系的含义 98
3.1.2 单式预算与复式预算 99
3.2 国外政府预算体系比较与借鉴 102
3.2.1 国外政府预算体系比较 102
3.2.2 经验与启示 107
3.3 中国政府预算体系的发展与构建 108
3.3.1 中国政府预算体系发展的几个阶段 108
3.3.2 中国政府预算体系的构建框架 113
第2篇 财政管理支出篇 119
第4章 政府采购支出管理 119
4.1 政府采购概述 119
4.1.1 政府采购及政府采购制度 119
4.1.2 政府采购的特点 119
4.1.3 政府采购的历史演变 120
4.1.4 政府采购的目标 121
4.2 中国的政府采购制度 122
4.2.1 中国建立政府采购制度的必要性 122
4.2.2 中国政府采购制度发展的过程 123
4.2.3 政府采购制度的主要内容 124
4.3 中国政府采购中的问题与对策 133
4.3.1 中国政府采购中存在的问题 133
4.3.2 美国的政府采购制度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135
4.3.3 进一步完善中国政府采购的措施 137
第5章 税式支出管理 139
5.1 税式支出的基本界定 139
5.1.1 税式支出的基本含义、形式及分类 139
5.1.2 税式支出的特点 149
5.2 税式支出预算的合理性研究 152
5.2.1 税式支出预算的作用 152
5.2.2 关于税式支出预算合理性的两个观点 156
5.3 中国构建税式支出预算的现实基础 159
5.3.1 中国税式支出管理存在的问题 159
5.3.2 中国构建税式支出预算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162
5.3.3 中国建立税式支出预算的难点 167
5.4 中国税式支出预算制度的基本设计 169
5.4.1 中国税式支出项目的界定 169
5.4.2 中国税式支出预算编制模式的选择 175
5.4.3 税式支出预算编制的基本设想 177
5.4.4 税式支出预算编制的数据来源与估算 179
5.4.5 税式支出预算编制的相关配套措施 181
第6章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 183
6.1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基本理论分析 183
6.1.1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基本概念 183
6.1.2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基本原则 187
6.1.3 绩效预算与财政支出绩效评价 188
6.2 典型国家财政支出绩效管理比较分析与借鉴 189
6.2.1 典型国家财政支出绩效管理模式比较 189
6.2.2 借鉴与启示 192
6.3 我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的改革与探索 193
6.3.1 我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的发展历程 193
6.3.2 我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存在的问题 194
6.3.3 我国财政支出绩效管理的改革方向 197
第3篇 财政收入管理篇 207
第7章 税收管理 207
7.1 税收管理概述 207
7.1.1 税收管理的构成要素 207
7.1.2 税收管理的内容 208
7.1.3 税收管理的特点 209
7.1.4 税收管理的历史沿革 209
7.2 税收管理体制 211
7.2.1 税收管理体制的概念 211
7.2.2 我国现行的税收管理体制 212
7.2.3 我国税收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216
7.2.4 完善我国现行税收管理体制的总体思路 219
7.3 税务行政管理 224
7.3.1 税收管理机构的设置 225
7.3.2 税务行政处罚 225
7.3.3 税务行政复议 229
7.3.4 税务行政诉讼 232
7.3.5 税务行政赔偿 233
第8章 非税收入管理 237
8.1 非税收入的基本界定 237
8.1.1 非税收入的概念 237
8.1.2 政府非税收入的理论依据 240
8.1.3 非税收入的主要内容 242
8.2 中国非税收入管理的沿革 244
8.2.1 改革开放前的非税收入管理 244
8.2.2 改革开放后的非税收入管理 245
8.3 中国非税收入管理的现状与进一步改革 247
8.3.1 非税收入的规模 247
8.3.2 中国非税收入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253
8.3.3 中国非税收入管理的改革 256
第9章 公债管理 263
9.1 公债的基本原理 263
9.1.1 公债的含义与特征 263
9.1.2 公债的结构 265
9.1.3 公债的分类 266
9.1.4 公债的功能 268
9.1.5 中国公债的发展 270
9.2 公债发行与偿还管理 272
9.2.1 公债的发行 272
9.2.2 公债的偿还 276
9.2.3 公债偿还资金来源 277
9.3 公债市场管理 278
9.3.1 公债市场的分类 278
9.3.2 公债流通方式 280
9.3.3 中国公债市场的管理 281
第4篇 财政风险管理与监督管理篇 287
第10章 财政风险与应急管理 287
10.1 财政风险概述 287
10.1.1 财政风险的概念及分类 287
10.1.2 财政风险的特点 289
10.2 税收风险 290
10.2.1 税收风险的含义、表现及度量指标 290
10.2.2 税收风险的度量指标 292
10.2.3 税收风险的防范 293
10.3 财政支出风险 294
10.3.1 财政支出风险的含义、特点及成因 294
10.3.2 财政支出风险的衡量指标 295
10.3.3 财政支出风险的防范措施 297
10.4 国债风险 298
10.4.1 国债风险产生的原因 298
10.4.2 缓解国债风险的措施 298
10.5 地方财政风险 300
10.5.1 地方财政风险的概念及产生的原因 300
10.5.2 地方政府财政风险的防范措施 301
10.6 公共风险与财政应急机制的构建 302
10.6.1 公共风险的基本界定 302
10.6.2 财政应急机制与管理 303
第11章 财政监督与法制 312
11.1 财政监督概述 312
11.1.1 财政监督的概念 312
11.1.2 财政监督的理论依据 313
11.1.3 财政监督的原则 315
11.2 财政监督的形式与内容 316
11.2.1 财政监督的形式 316
11.2.2 财政监督的内容 322
11.3 财政监督体系 328
11.3.1 财政监督体系的主体层面 328
11.3.2 财政监督各主体的关系 330
11.4 财政监督运行机制 335
11.4.1 财政监督运行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335
11.4.2 完善财政监督运行机制 339
参考文献 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