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概述 1
1.1 4G与本书编排 1
1.2 4G信号的一般结构 4
评注 11
参考文献 13
第2章 自适应编码 17
2.1自适应与可重配置分组码 17
2.2自适应和可重配置的卷积码 20
2.3交织级联码 27
2.4自适应编码的应用与展望 32
2.5分布式信源编码 33
附录2.1最大后验检测 41
参考文献 43
第3章 自适应与可重配置调制 48
3.1编码调制 48
3.2衰落信道的自适应编码调制 55
参考文献 57
第4章 空时编码 61
4.1分集增益 61
4.2空时编码 65
4.3空时分组码的正交设计方法 72
4.4不完善信道估计 79
4.5准正交空时分组码 80
4.6空时卷积码 82
4.7代数空时码 86
4.8差分空时调制 88
4.9基于广义正交设计的多发射天线差分检测 93
4.10分层空时码 98
4.11级联空时分组码 104
4.12 MIMO信道的估计 107
4.13频率选择性信道中空时编码 111
4.14 MIMO系统的优化 116
4.15 有星座旋转的MIMO系统 121
4.16对角代数空时分组码 124
附录4.1 QR分解 128
附录4.2空时码的格型译码器 130
附录4.3 MIMO信道容量 130
参考文献 134
第5章 多用户通信 145
5.1伪随机序列 145
5.2多用户CDMA接收机 153
5.3最小均方误差(MMSE)线性多用户检测 165
5.4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上单用户LMMSE接收机 173
5.5 CDMA系统中基于信号子空间的信道估计 179
5.6分层空时编码的迭代接收机 184
5.7附录5.1线性和矩阵代数 195
参考文献 200
第6章 信道估计与均衡 210
6.1数字数据传输系统均衡 210
6.2 LMS均衡器 213
6.3统计已知的时变信道的检测 216
6.4多径衰落信道上LMS自适应MLSE均衡 220
6.5自适应信道辨识和数据解调 222
6.6 Turbo均衡 233
6.7基于卡尔曼滤波器的联合信道估计和衰落信道数据检测 238
6.8利用高阶信号统计的均衡 242
参考文献 249
第7章 正交频分复用——OFDM与多载波CDMA 257
7.1 OFDM中的定时和频偏 257
7.2 OFDM系统的衰落信道估计 260
7.3 OFDM信号的64DAPSK和64QAM 266
7.4 OFDM信号的空时编码 269
7.5 MIMO OFDM的分层空时编码 274
7.6空时编码的TDMA/OFDM系统的重构效率 277
7.7多载波CDMA系统 288
7.8多载波DS-CDMA广播系统 291
7.9逐帧自适应速率编码的多载波DS-CDMA系统 294
7.10多载波CDMA系统中的互调干扰抑制 298
7.11多载波CDMA系统中串行干扰消除 302
7.12多载波CDMA的MMSE检测 303
7.13空时编码的多载波CDMA系统最佳多用户接收机近似 310
7.14在时变多径衰落信道上OFDM系统的并行干扰消除 319
7.15时变多径衰落信道中的迫零OFDM均衡器 323
7.16采用多接收天线技术的OFDM系统信道估计 327
7.17基于OFDM的MIMO系统的Turbo迭代处理 329
7.18 OFDM信号的降低PAPR技术 331
参考文献 335
第8章 UWB无线电 343
8.1高斯信道中UWB多址接入 343
8.2 UWB信道 345
8.3 M进制调制UWB系统 350
8.4 M进制PPM的UWB多址系统 355
8.5编码UWB方案 361
8.6 UWB无线中的多用户检测 363
8.7 UWB的空时处理 364
8.8 UWB无线电的波束成形 368
参考文献 377
第9章 MIMO信道线性预编码 383
9.1 MIMO信道空时预编码器和均衡器 383
9.2基于凸优化理论的线性预编码 388
9.3基于凸优化理论的波束成形 396
参考文献 411
第10章 认知无线电 415
10.1能量有效的认知无线电 415
10.2线性多用户检测中认知无线电体系结构 429
10.3可重配置ASIC结构 437
评注 447
参考文献 447
第11章 无线网络中协作分集 453
11.1系统模型 453
11.2协作分集协议 457
11.3分布式空时编码 463
11.4基于协作分集的分布式空时编码的推广 468
附录11.1近似积累分布函数的逼近 475
附录11.2放大转发互信息 479
附录11.3达到传输分集限的输入分布 480
评注 481
参考文献 482
第12章 认知UWB通信 485
12.1引言 485
12.2信号和干扰模型 486
12.3接收机结构和性能 487
12.4性能举例 493
参考文献 498
第13章 无线网络中的定位 501
13.1蜂窝网络中移动台的定位 501
13.2无线传感网络中的相对定位技术 509
13.3圆周和双曲定位的平均性能 517
参考文献 523
第14章 4G中的信道模型与测量 526
14.1宏小区环境(1.8 GHz) 526
14.2城市宏蜂窝/微蜂窝小区中空间无线电信道(2.154 GHz) 530
14.3微蜂窝小区和微微小区环境下的MIMO信道(1.71/2.05 GHz) 535
14.4室外移动信道(5.3 GHz) 543
14.5微小区信道(8.45 GHz) 548
14.6无线MIMO局域网环境(5.2 GHz) 552
14.7室内WLAN信道(17 GHz) 557
14.8室内无线局域网信道(60 GHz) 561
14.9 UWB信道模型 567
参考文献 575
第15章 自适应4G网络 582
15.1自适应MAC层 582
15.2最小能耗对等移动无线网络 594
15.3无线网络中最小阻尼路由 600
15.4保证TCP层QoS的无线网络功率最佳路由 606
评注 609
参考文献 610
第16章 认知网络和博弈论 614
16.1认知功率控制 614
16.2保证QoS的功率控制博弈 621
16.3功率控制博弈和多用户检测 624
16.4 MIMO系统中的功率控制博弈 626
16.5 ad hoc网络中基于MAC的博弈论 628
16.6 ad hoc网络中基于包转发策略的针锋相对(TFT)博弈理论 629
16.7基于能量限制的节点协作模型的TFT博弈论 636
16.8基于动态贝叶斯博弈的包转发模型 640
16.9无线传感网络中路由的博弈论模型 642
16.10认知网络中的利益驱动路由 644
16.11具有社会感知的认知网络中灵活频谱共享的博弈论模型 648
16.12时隙ALOHA协议的博弈论模型 650
16.13竞争无线网络中接纳的博弈论模型 652
16.14接入点定价的动态博弈模型 655
评注 660
参考文献 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