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绪论 1
第一章 家庭暴力的现象探索&柯丽评 4
第一节 问题的特殊性 5
第二节 台湾亲密伴侣暴力问题概况 7
第二章 姊姊妹妹站起来——美国与台湾反亲密伴侣暴力史介绍&柯丽评 16
第一节 亲密伴侣暴力——个人私事?社会问题?谁来界定「真相」 16
第二节 美国受暴妇女权益倡导沿革 18
第三节 台湾家庭暴力防治法之立法沿革 25
第二篇 亲密伴侣暴力理论探讨 29
第三章 亲密伴侣暴力的定义、虐待的形式、迷思之介绍&柯丽评 32
第一节 亲密伴侣暴力的定义 33
第二节 虐待形式的介绍 34
第三节 亲密伴侣暴力的迷思 39
第四章 妇女难以离开虐待关系因素之探讨与暴力循环介绍&柯丽评 44
第一节 妇女难以离开虐待关系因素之探讨 45
第二节 亲密伴侣暴力之循环 50
第三节 边缘妇女在虐待关系中所遭遇困境之探讨 54
第五章 对亲密伴侣暴力不同观点之介绍&柯丽评 58
第一节 心理学观点 59
第二节 家庭社会学观点 64
第三节 女性主义观点 69
第三篇 社会工作处置对受虐妇女的介入 73
第六章 社会工作者的角色&柯丽评 77
第七章 社会工作对受虐妇女之介入模式与方法介绍&柯丽评 83
第一节 危机介入模式 84
第二节 悲伤失落处理模式 90
第三节 团体工作模式 100
第八章 个案管理工作模式&柯丽评 102
第一节 个案管理工作处理重点、目的、与角色说明 102
第二节 不同系统之沟通与协调 105
第三节 个案管理工作阶段之说明 107
第四节 个案管理工作相关表格与档案整理说明 123
第九章 多元文化之训练与工作人员次级创伤之介绍&柯丽评 127
第一节 多元文化训练 127
第二节 次级创伤介绍 130
第四篇 防治政策与实务 133
第十章 医疗系统回应家庭暴力&张锦丽、柯丽评 137
第一节 家庭暴力加、被害人防治理论与处遇模式 138
第二节 美国医疗系统被害人防治政策与实务 147
第三节 台湾医疗系统防治现况与展望 157
第四节 结语 165
第十一章 警察系统回应家庭暴力&王佩玲 166
第一节 警察回应的沿革与角色功能 166
第二节 警察实务运作 173
第三节 警察执行现况探讨 181
第四节 影响警察回应之相关因素 190
第五节 警察逮捕政策探讨 193
第六节 结语 199
第十二章 检察系统回应家庭暴力&王佩玲 200
第一节 检察官之角色功能 201
第二节 检察系统回应家庭暴力之现况 204
第三节 影响检察系统回应之相关议题 212
第四节 检察体系之防治政策 218
第五节 结语 224
第十三章 法院系统回应家庭暴力&王佩玲 226
第一节 法官vs.家庭暴力防治 226
第二节 实务状况分析 230
第三节 影响法官回应之相关因素 239
第四节 法院系统之防治政策 246
第五节 结语 252
第十四章 民事保护令制度&王佩玲 253
第一节 家庭暴力防治法制化与民事保护令制度 253
第二节 民事保护令之内容与执行 255
第三节 民事保护令制度实施情形 264
第四节 声请与撤回民事保护令之相关因素 268
第五节 民事保护令之成效评估 272
第六节 影响保护令成效之相关因素 276
第七节 结语 278
第五篇 网络建构与成效评估 281
第十五章 家庭暴力防治网络之建构与运作&张锦丽 284
第一节 网络整合的概念 284
第二节 网络整合的实务运作 294
第三节 台湾家庭暴力网络整合的概况与展望 301
第四节 结语 309
第十六章 家庭暴力防治成效评估&张锦丽 310
第一节 评估概念发展与家庭暴力防治领域的运用 311
第二节 方案评估 314
第三节 个案管理评估 327
第四节 家庭暴力防治业务绩效评鉴 330
第五节 结语 335
参考文献 337
附录一 法规 363
一、家庭暴力防治法 363
二、家庭暴力防治法施行细则 375
三、家庭暴力加害人处遇计画规范 378
四、警察机关执行保护令及处理家庭暴力案件办法 382
五、法院办理家庭暴力案件应行注意事项 386
六、检察机关办理家庭暴力案件注意事项 393
附录二 相关书表格式 397
一:个案管理工作存档目录一览表 397
二:个案管理服务动态记录表 398
三:接案记录表 399
四:开案记录表 400
五:个案管理服务记录表 402
六:法律咨询记录表 403
七:陪同出庭记录表 404
八:转介表 405
九:结案摘要表 407
十:家庭暴力与儿童少年保护事件通报表 408
十一:警察机关处理家庭暴力与儿少保护案件调查记录(通报)表 410
十二:民事通常保护令声请书 412
十三:家庭暴力安全计画书 416
十四:家庭暴力被害人保护服务方案流程 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