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编 绪言 1
第一章 储蓄机关史概观 1
(一)银行 2
(二)邮政储金局 11
(三)储蓄会 12
(四)信托公司及普通公司商号 15
第二编 各种储蓄机关史 17
第二章 经营储蓄业务之银行 17
(一)信成银行 17
(二)信义银行 42
(三)通济储蓄银行 42
(四)浙江兴业银行 47
(五)北京储蓄银行 52
(六)四明商业储蓄银行 58
(七)江苏银行 60
(八)中华商业储蓄银行 66
(九)新华信托储蓄银行 68
(一○)上海商业储蓄银行 105
(一一)农业储蓄银行 107
(一二)浙江实业银行 108
(一三)浙江地方银行 110
(一四)中孚银行 112
(一五)华孚商业银行 114
(一六)工商银行 114
(一七)永亨银行 115
(一八)豫源商业储蓄银行 115
(一九)山东工商银行 116
(二○)五族商业银行 116
(二一)香港华商银行 117
(二二)益通商业银行 117
(二三)东边实业银行 117
(二四)中国实业银行 118
(二五)国民合作储蓄银行 121
(二六)上海工部局储蓄银行 128
(二七)北京中华储蓄银行 130
(二八)正利商业储蓄银行 131
(二九)东陆银行 131
(三○)丰大商业储蓄银行 132
(三一)明华商业储蓄银行 132
(三二)聚兴诚银行 133
(三三)劝业银行 144
(三四)苏州储蓄银行 144
(三五)淮海实业银行 145
(三六)中华国宝银行 145
(三七)富华储蓄银行 145
(三八)民富储蓄银行 146
(三九)华大商业储蓄银行 146
(四○)华丰银行 147
(四一)中国通商银行 147
(四二)大陆银行 149
(四三)信通商业储蓄银行 151
(四四)惇叙商业储蓄银行 152
(四五)中华劝工银行 154
(四六)中国女子商业储蓄银行 156
(四七)徐州储蓄银行 156
(四八)惠工银行 156
(四九)香港国民商业储蓄银行 157
(五○)京都市储蓄银行 157
(五一)金城银行 160
(五二)东莱银行 162
(五三)江丰农工银行 164
(五四)华南储蓄银行 165
(五五)百汇商业储蓄银行 168
(五六)江南商业储蓄银行 168
(五七)上海国民商业储蓄银行 169
(五八)中华懋业银行 170
(五九)嘉华储蓄银行 170
(六○)中国储蓄银行 171
(六一)上海女子商业储蓄银行 172
(六二)上海通和银行 174
(六三)正大商业储蓄银行 174
(六四)上海正义商业储蓄银行 175
(六五)中国农工银行 176
(六六)中国垦业银行 177
(六七)国华银行 179
(六八)浦东商业储蓄银行 181
(六九)恒利银行 182
(七○)福建东南银行 183
(七一)重庆平民银行 184
(七二)中汇商业储蓄银行 185
(七三)公董局储蓄银行 186
(七四)安徽商业储蓄银行 186
(七五)中南银行 187
(七六)盐业银行 189
(七七)中国国货银行 190
(七八)交通银行 192
(七九)大来商业储蓄银行 194
(八○)民信商业储蓄银行 195
(八一)太平银行 195
(八二)川康殖业银行 196
(八三)陕西省银行 196
(八四)大达银行 197
(八五)北洋保商银行 197
(八六)华东商业储蓄银行 198
(八七)浙江典业银行 199
(八八)华通商业储蓄银行 200
(八九)世界商业储蓄银行 201
(九○)中和商业储蓄银行 202
(九一)亚东商业储蓄银行 203
(九二)上海绸业商业储蓄银行 204
(九三)中国企业银行 206
(九四)中原商业储蓄银行 207
(九五)江苏省农民银行 208
(九六)宁波实业银行 208
(九七)江浙商业储蓄银行 209
(九八)山东民生银行 210
(九九)惠丰储蓄银行 211
(一○○)统原商业储蓄银行 211
(一○一)四川商业银行 212
(一○二)豫鄂皖赣四省农民银行 213
(一○三)惠中商业储蓄银行 213
(一○四)其他 214
黄陂商业储蓄银行,殖边银行,东南植业银行,百货商业银行,民兴合作储蓄银行,生大银行,闸北商业储蓄银行,日夜银行,永安商业储蓄银行,浦海商业储蓄银行,大丰商业储蓄银行,北京裕华商业储蓄银行,大华商业储蓄银行,新民商业储蓄银行,庆丰合资银行,法华储蓄银行,蒙藏银行,湖南储蓄银行,西南商业储蓄银行,重庆劳工储蓄银行,中国兴业银行,俭德银行,大中银行,浙江商业储蓄银行,浙江储丰银行,五华信托实业银行,嘉南储蓄银行,金华储蓄银行,大中储蓄银行,嘉兴商业储蓄银行,信孚银行,江西裕民银行,华业银行,四川美丰银行,华安商业储蓄银行,大沪商业储蓄银行,至中商业储蓄银行,阜康商业储蓄银行,民孚商业储蓄银行,辛泰商业储蓄银行等 214
第三章 邮政储金局 217
(一)动议至创设 217
(二)邮政储金汇业总局之设立及经过 218
(三)历年邮政储金事业概况 228
甲、储金局 228
一、历年局数之增减 229
二、历年各邮区之储金局数 230
乙、储金 231
一、种类与利率 231
二、总额与性质 232
三、近年各邮区之储金额 233
四、每户平均储金额 235
五、储金之运用 236
丙、储户 237
一、历年储户数 237
二、历年各邮区之储户数 238
三、储户之职业分配 240
四、按储金本息额之储户分配 241
(四)结述 242
第四章 储蓄会 245
(一)普通储蓄会 245
甲、东三省系之普通储蓄会 245
乙、关内银行组织之普通储蓄会 260
丙、结语 265
(二)有奖储蓄会 266
甲、已经停闭之有奖储蓄会 267
乙、现存之有奖储蓄会 270
丙、有奖储蓄之取缔 283
(三)其他储蓄会 285
甲、俭德储蓄会 285
乙、兴业储蓄会 288
丙、保险储蓄会 294
丁、公益储蓄会 312
第五章 经营储蓄业务之信托公司 313
(一)通易信托公司 313
(二)中央信托公司 315
(三)国安信托公司 317
(四)中国信托公司 317
(五)上海信托公司 317
第六章 经营储蓄业务之普通公司商号 319
第三编 储蓄银行法规 321
第七章 储蓄银行法令与草案 321
(一)储蓄银行则例与历次草案及储蓄银行法产生之经过 321
(二)储蓄银行则例与历次草案之要点 323
(三)储蓄银行法之要点 331
(四)结述 332
附录:立法院委员马寅初氏对于银行资本额应提高银行股东应负双倍责任及储蓄银行董事监察人应负连带无限责任之意见 333
第四编 总述 341
第八章 储蓄机关之开办停闭及数目与地域分配 341
(一)开办 341
一、历年设立或添办储蓄之储蓄机关数 341
二、储蓄银行设立或添办储蓄之先后次序 342
三、历年设立银行储蓄部之数目 344
(二)停闭 344
(三)数目 345
(四)地域分配 345
一、各省储蓄机关之设立数 346
二、现在储蓄机关之地域分配 346
第九章 储蓄机关之资本及公积金 367
(一)资本 367
一、各种储蓄机关资本额 367
二、各银行储蓄部资本额之分配 367
(二)公积金 368
一、各种储蓄机关之公积金额 368
二、各银行储蓄部公积金额之分配 368
第十章 储蓄机关之储蓄存款 375
(一)储蓄存款之种类 375
(二)储蓄存款之数额及性质 377
一、历年储蓄存款之总额 377
二、历年各种储蓄机关储蓄存款之数额与百分数 379
三、各储蓄机关储蓄存款多寡之原因 381
四、储蓄存款之性质 382
(三)银行储蓄存款占银行存款总额之百分数 386
(四)银行储蓄存款额对储蓄部资本公积金额之比率 388
第十一章 储蓄机关资金之运用 391
(一)资金之总额 391
(二)资金之运用 391
第十二章 储蓄事业前途之展望 397
附录一 储蓄银行法令与草案 405
甲、储蓄银行则例(清光绪三十四年正月十六日奏准) 405
乙、储蓄银行法规草案 407
一、储蓄银行法草案(民国四年财政部拟) 407
二、储蓄银行条例草案(民国十七年财政部金融监理局提出全国经济会议) 411
三、储蓄银行条例草案(民国十九年九月上海银行公会储蓄银行法研究会拟) 414
四、储蓄银行条例草案(民国二干十年财政部拟) 417
五、储蓄银行法草案(民国廿二年十月立法院商法委员会拟) 422
六、储蓄银行法草案修改意见书(民国廿二年十月上海银行业同业公会修改立法院商法委员会草案之意见) 426
七、储蓄银行法草案修正案(民国廿三年二月财政部修改立法院商法委员会草案而成) 438
八、储蓄银行法草案修正案(民国廿三年五月立法院拟) 452
丙、储蓄银行法(民国廿三年六月廿二立法院通过,七月四日国民政府颁行) 457
附录二 邮政储金法令 463
甲、邮政储金条例(民国七年十一月廿四日大总统令公布) 463
乙、邮政储金条例施行细则(民国八年五月廿六日交通部部令公布) 465
丙、邮政总局经理邮政储金章程(民国八年六月五日交通部部令公布) 477
丁、邮政储金监理会办事规则(民国八年七月五日大总统指令照准) 480
戊、邮政储金条例(民国十八年五月十六日国民政府公布) 483
己、邮政储金汇业总局组织法(民国十九年一月国民政府公布) 485
庚、邮政储金法(民国二十年七月国民政府公布) 486
附录三 取缔有奖储蓄条例草案 490
取缔有奖储蓄条例草案(民国十七年三月财政部金融监理局提出于上海举行之全国经济会议) 490
附录四 福建省政府颁布之小保险小储蓄法令 494
甲、修正福建小保险小储蓄营业章程(民国廿)年八月十六日省府会第二六三次会议通过) 494
乙、福建省政府建设厅规定本省各小保寿公司或百寿会投保章程准则 501
参考资料要目 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