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研究动机与认知 1
第二节 研究对象及其背景与方法 6
第二章 儒学与教育之关系 11
第一节 三国时期 11
壹 前言 11
贰 曹魏之儒学与教育 12
参 蜀汉之儒学与教育 19
肆 孙吴之儒学与教育 21
伍 结语 24
第二节 两晋时期 30
壹 前言 30
贰 儒学与中央官学 31
参 两晋学校教材的石经走向 37
肆 儒学与地方教育 38
伍 儒学与民间教育 45
陆 结语 51
第三节 十六国时期 56
壹 前言 56
贰 匈奴族之儒学与教育 57
参 羯族之儒学与教育 62
肆 鲜卑族之儒学与教育 64
伍 氐族之儒学与教育 69
陆 羌族之儒学与教育 75
柒 汉族之儒学与教育 78
捌 结语 83
第四节 南朝时期 89
壹 前言 89
贰 宋之儒学与教育 90
参 齐之儒学与教育 95
肆 梁之儒学与教育 100
伍 陈之儒学与教育 107
陆 结语 111
第五节 北朝时期 121
壹 前言 121
贰 北魏之儒学与教育 123
参 北齐、北周之儒学与教育 143
肆 结语 155
第三章 经学与经籍诠说之风貌 162
第一节 三国时期之经学内涵 162
壹 前言 162
贰 经学研究现象 164
参 经籍诠说成果 167
肆 结语 175
第二节 两晋时期之经学内涵 190
壹 前言 190
贰 经学研究现象 191
参 经籍诠说成果 192
肆 结语 197
第三节 南朝时期之经学内涵 215
壹 前言 215
贰 经学研究现象 216
参 经籍诠说成果 220
肆 结语 226
第四节 北朝时期之经学内涵 244
壹 前言 244
贰 经学研究现象 247
参 经籍诠说成果 252
肆 结语 254
第四章 儒学与诸学之交涉 266
第一节 儒学与玄学之结合 266
壹 前言 266
贰 儒玄交融的契机 267
参 名教与自然、内圣与外王辨源 270
肆 道本儒末下的儒玄交涉 277
伍 越名教而任自然下的儒玄交涉 285
陆 内圣外王下的儒玄交涉 290
柒《列子》注下的儒玄交涉 297
捌 结语 299
第二节 儒学与释、道的交会 305
壹 前言 305
贰儒、佛的论争与汇通 306
参儒、道的交融 316
肆 结语 328
第三节 儒学与人文的契合 333
壹 前言 333
贰 法制中呈现的儒学 334
参 社会礼俗中呈现的儒学 344
肆 文学理论思潮中呈现的儒学 357
伍 其它 373
陆 结语 383
第五章 结论——魏晋南北朝儒学内容的呈现和影响 391
第一节 儒学之承袭与冲击 391
第二节 执政者之提倡 394
第三节 儒学基本内容呈现之风貌 404
第四节 儒学内容多元呈现之风貌 412
第五节 儒学之转化与影响 420
参考书目 427
后记 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