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对形式观念史的理解与书写 4
一 形式是什么? 4
二 形式的逻辑本性 6
三 形式与西方思想课题的本源联系 9
四 形式是否元范畴? 12
五 从形式看西方思想的某些特质 14
六 形式家族意蕴的层次结构 16
七 形式含义系统的语义语用特征 19
八 形式观念系谱学:观念“基型” 21
九 没有终结的形式观念运动 25
第一编 多样性的统一:古代形式一元论 32
引言 三大形式观念元型的确立与展开 32
一 三大形式观念元型:伟大的奠基 32
二 形式论与形而上学:多中之一 36
三 各种美的概念的形式特质 39
四 从形式看审美范式的嬗变:模仿与象征 42
第一章 比例和谐:要素成分的有秩序的排列组合 52
一 数理形式 52
二 合式或得体 55
三 数是上帝的智慧 58
四 美在和谐 60
五 蛇形曲线 62
六 和谐:重个性还是重类型 64
七 形式科学 67
八 有意味的形式 70
第二章 超验理式:独立存在的永恒不变的非物质实体 72
一 绝对形式 72
二 内在理式 77
三 光的形而上学 80
四 人体美:光与和谐的统一 83
五 理想美:从重类型到倡个别 84
六 观审:主客形式的交融 90
七 原型即形式 93
第三章 实体形式:现象本身中发展的概念本质 99
一 形式质料说 99
二 美:形式、比例和光辉 104
三 形式与存在 109
四 基督形式 112
第二编 重生命意蕴:近代内容与形式二元论 120
引言 启蒙精神召唤下理性形式与个性表现的双重变奏 120
一 美之光:从形式折向表现 120
二 审美趣味的变迁 126
三 感性形象的合法性 131
四 形式本体论的兴起 135
五 形式·审美·人 141
第四章 先验形式:心灵对知觉对象的规范作用 147
一 内在感官 147
二 形式的合目的性 149
三 形式冲动 153
四 形式意志 157
五 直觉即形式即表现 162
六 符号构型 164
七 情感先验 167
第五章 感性形式:按一定规律组成的表面要素间的关系 171
一 感性形式显现理性内容 171
二 生命表达形式 174
三 乐音的运动形式 178
四 融合表现与形式 181
五 感性形式的历史化与结构化 189
第三编 语言论背景下的现代形式本体论 200
引言 以形式本体论为主流的形式观念的全面繁盛 200
一 复调和声的谱系 200
二 面向作品本身 203
三 回到语言世界 206
四 从时间转向空间 211
五 形式理性精神 215
第六章 形式·系统·结构·功能 219
一 文学性:作为手法的形式 219
二 有意义的组织结构 222
三 各部分关系的整体统一 226
四“结构”概念 230
第七章 结构·历史·意识形态 236
一 形式乌托邦 236
二 形式专制 241
三 形式是内容的深层逻辑 245
第四编“后”结构思潮颠覆一切传统形式观念 252
引言 反形式论的思想史图景 252
一 几股反形式的理智力量 252
二 理性宇宙观的破裂 254
三 激进的理性批判 258
四 艺术形式的解体 260
五 破碎的形式家族 263
六 期待形式的重新统一? 268
第八章 反形式 272
一 异延的踪迹 272
二 飘浮的能指 277
三 形式统一前的异争 280
四 离心的结构 285
五 否定的形式 291
结束语 形式的美学遗产 306
附录 306
内容和形式的本质的一般问题(译文) 306
从形式论看文艺学的教材建设 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