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清代诗学的特征、分期及研究方法 1
第一节 清代诗学的学术背景 7
第二节 清代诗学的时代特征 12
一 清代诗学的两种倾向 12
二 集前代诗学遗产之大成 23
三 清代诗学的地域意识 37
第三节 清代诗学史之分期 47
一 清代诗学史分期的复杂性及方法论原则 47
二 清代诗学史分期的诗歌史背景 51
三 对清代诗学史分期的解释 55
四 清代诗学史分期的学术史背景 58
第四节 清代诗学的研究方法 63
一 现有清代诗学研究的局限 63
二 进入过程的诗学史研究 67
第一卷 反思与建构(1644—1735) 75
第一章 清初诗学的主流话语 75
第一节 对明代诗歌创作和诗学的反思 76
一 诗学的反思时代 76
二 明代诗学的三大流弊 78
三 诗史视野中的历下与竟陵 91
第二节 诗歌观念与传统的重整 99
一 复兴诗教:奠定诗学的伦理基础 102
二 重整诗统:拓展诗史视野 110
三 崇尚真诗:明确创作理念 117
四 原本学问:安顿诗学的知识基础 124
第三节 清初诗学的地域格局与历史进程 130
第二章 拨乱反正的努力——江南诗学 138
第一节 江南诗学与明代诗学的关系 138
第二节 拨乱反正的钱谦益诗学 143
一 无本·有本·反本——钱谦益诗学的理论出发点 146
二 对宋元诗的复兴——兼及与程孟阳的诗学渊源 155
三“诗史”理论与实践 166
第三节 渊源于晚唐的二冯诗学 184
一 二冯诗学的师承与宗尚 186
二 二冯的诗歌批评 194
三 冯班的乐府之学 203
四《钝吟杂录》对严羽诗学的批判 214
五 二冯的影响与虞山派诗论 219
第四节 贺裳、吴乔的诗歌批评 230
一 贺裳的唐宋诗论 231
二从《逃禅诗话》到《围炉诗话》 238
三 吴乔诗论及诗评的得失 251
第五节 金圣叹、徐增的结构诗学 262
一 作为诗歌批评家的金圣叹 263
二 金圣叹的七律分解说 271
三 分解说在唐诗批评中的实践 278
四 金圣叹的杜诗批评 291
五 徐增对金圣叹分解说的继承和修正 303
六 金圣叹分解说的影响 317
第六节 叶燮诗学的理论品位及诗史观 322
一 诗史观与文学史观 322
二 作论之体:《原诗》的理论品位 324
三 诗史发展观:周期论和阶段论 328
四 诗史动力论:自律与变 337
五 诗人资质论和诗歌要素论 342
第七节 吴梅村、尤侗与汪琬的诗论 349
第三章 理学背景下的诗歌理论——关中诗学 359
第一节 顾炎武与关学 359
第二节 顾炎武的诗学史意义 362
一 博学于文:顾炎武诗学的学理基础 363
二 行己有耻:“性情”的道德底线 366
三 鉴往训今:顾炎武诗学方法论 369
四 主音与主文:诗歌史研究的音韵学视角 374
第三节 关中理学家们的诗论 379
一 李顒的“立本”说 379
二 李柏的性情诗论 383
三 王弘撰对“温柔敦厚”的新解 386
四 王心敬的理学诗论 387
第四节 李因笃的格调诗学 389
一 格调派对宋诗风的回应 390
二 汉诗研究之发轫 395
三 诗歌声韵研究的前驱 399
第五节 康乃心及其诗论 403
第四章 远离诗坛的理论独白——王夫之诗学 411
第一节 对诗歌本质特征的重新诠释 415
一 王夫之诗学的学理依据 416
二 对抒情性的界定 419
三“现量”概念的诗学意义 423
四 声律之于诗歌的本体意义 429
第二节 文本的有机结构观 434
一“意”与文本生成方式 436
二“脉”与文本构成方式 440
三 排除一切预设模式 444
四 艺术效果的不可分析 449
第三节 意象化的情景关系论 453
一 有人的景语 454
二 表情的景语 458
第四节 诗歌评选与诗史研究 463
一 悟性与通识 463
二 寓诗史研究于作品批评 466
三 对杜甫评价的改写 471
第五节 理论的巨人和批评的矮子 475
一 诗论的批判性和独创性 475
二 诗歌批评的缺陷 481
第五章 史家的诗学——浙江诗学 490
第一节 清初浙江诗风与诗学 490
第二节 黄宗羲与浙派诗学观念 493
一 黄宗羲的诗歌理论 494
二 黄宗羲的宋诗观 499
第三节 吕留良、吴之振与《宋诗钞》 503
一《宋诗钞》与吕留良 504
二 吴之振的宋诗立场 509
三《宋诗钞》编纂得失及诗学史意义 514
第四节 陈祚明的先唐诗歌批评 518
一 诗学观念的包容性 518
二 富有历史感的批评眼光 522
三 基于比较的批评方法 525
四 细腻的审美味觉 528
五 理论与批评的高度融合 534
第五节 钱塘诗人群的宗唐倾向 539
一“西泠十子”的诗歌观念 539
二 毛奇龄与唐宋诗之争 545
第六节 朱彝尊的明诗研究 553
一 博综兼擅的学术特征 554
二《明诗综》与明诗文献整理 558
三《静志居诗话》与明诗史研究 565
第七节 仇兆鳌与杜诗注释 574
一《杜诗详注》注解之得失 575
二《杜诗详注》注释体例之失当 579
三 对古典诗歌注释学的一点反思 589
第八节 顾嗣立的元诗研究 591
一《元诗选》与诗坛风气 591
二《元诗选》的元诗史观 595
三《元诗选》的心态史意义 599
四《元诗选》编纂工作的具体评价 603
第六章 清代诗学的发轫——山东诗学 607
第一节 王渔洋与清初山东诗人群 607
第二节 典远谐丽:王渔洋神韵论的发轫 612
一“神韵”语源探溯 613
二 王渔洋“神韵”诗学的发轫 620
第三节 出入唐宋:王渔洋论诗旨趣的变化 629
一 清初宋诗风的兴起 629
二 由唐诗之宋到宋诗之宋 632
三 宋诗风的高扬 637
四 王渔洋的唐诗转向 641
第四节“神韵”的理论内涵 648
一“神韵”的审美印象 650
二“神韵”的美学内涵 658
三“神韵”的印象主义倾向 668
第五节 诗学理论和批评的贡献 678
一 诗史研究和诗歌批评 678
二 古诗声调学之开辟 688
三 学诗的师法原则 695
四 王渔洋诗学的价值和影响 699
第六节 追随王渔洋的田雯 706
第七节 张谦宜对格调诗学的承传 713
一 诗法与文法的融通 714
二 概念诠释 717
三对“法”的执著 719
四 格调诗学的传承者 723
第八节 赵执信与清代前期诗学之终结 726
一《谈龙录》对王渔洋的批评 727
二 赵执信的古诗声调学 732
引用书目 738
后记 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