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1
一 研究综述 2
二 本书结构与研究方法 12
第一章 正当性证明的理论背景 15
第一节 正当性证明的认识论背景 15
一 内在主义与外在主义 16
二 基础主义与融贯主义 17
三 确证与真 20
第二节 道德的正当性证明 22
一 伦理学:分析的与规范的 22
二 伦理直觉主义与自然主义 25
第三节 政治的正当性证明 29
一 政治科学与政治哲学 30
二 证成性(justification)与正当性(legitimacy) 33
第二章 契约论与原初状态 38
第一节 重续社会契约传统 38
一 社会契约论:分析的抑或规范的 39
二 规范契约论:道德的抑或政治的 40
三 规范契约论:霍布斯式的还是康德式的 43
四 契约论的性质:道义论的还是目的论的 46
第二节 原初状态和正当性证明 49
一 原初状态解释的三次演变 50
二 原初状态下推理的解释:“承诺的限制”的模型 53
三 原初状态下推理的解释:“公开性”模型 59
第三节 无知之幕、个人的独立性与道德基础 61
一 无知之幕 61
二 个人的独立性(separateness) 63
小结 69
第三章 反思平衡的诉求 72
第一节 反思平衡方法的结构与要素 72
一 罗尔斯反思平衡方法的发展阶段 73
二 反思平衡方法的结构要素 77
三 狭义的反思平衡与广义的反思平衡 81
第二节 融贯主义:超越保守与相对主义 85
一 深思熟虑的判断:直觉主义与自然主义的解释 86
二 保守主义与相对主义 90
小结 94
第三节 原初状态与反思平衡 96
一 两种对立的解释 96
二 猜测——证实模式 99
三 两个不同的视角 101
第四章 走向政治构成主义 104
第一节 构成主义:道德的抑或政治的 104
一 构成主义的源流 104
二 原初状态的解释:康德式的道德构成主义 107
三 政治构成主义的逻辑 113
四 构成主义、契约论与反思平衡 120
第二节 稳定性论证与重合共识 125
一 政治的转向 125
二 稳定性论证的两个角度 128
三 重合共识 133
四 重合共识与公共的正当性证明 137
第三节 公共理性与政治正当性 141
一 公共理性的源流:霍布斯与康德 141
二 罗尔斯的公共理性观念 146
三 政治正当性 153
结语 158
参考文献 166
后记 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