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时期的哲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2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吴声功主编
  • 出 版 社: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4
  • ISBN:7810238914
  • 页数:771 页
图书介绍:

导论 转型时期与转型时期的哲学 3

第一章 转型时期与转型时期的哲学发展 3

一、转型时期的科学界定 3

二、哲学发展的科学含义 15

三、转型时期哲学发展的标志 25

第二章 世纪的挑战 33

一、现代科技对当代哲学的挑战 33

二、现代西方哲学向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挑战 40

三、当今世界格局的变动与哲学观念的转变 47

第三章 当代哲学发展的主流 55

一、当代哲学发展的总趋势与主流 55

二、当代哲学发展的主流与支流 62

三、代表现时代发展主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66

第四章 转型时期哲学的特点 71

一、观念的突破性 71

二、理论的超越性 75

三、体系的重构性 79

四、内容的现实性 84

第五章 转型时期哲学的功能 90

一、舆论导向功能 90

二、科学预见功能 93

三、方法论功能 98

四、哲学功能的多样性 104

第一篇 哲学转型的历史考察 110

第六章 西方哲学的初始形态 110

一、从感性文明向理性文明、从神话与宗教意识向哲学的转型 110

二、古希腊罗马哲学的发展线索 116

三、古希腊罗马哲学的特点 132

第七章 文艺复兴以来的西方哲学转型 135

一、近代西方哲学的转型 135

二、哲学发展史上的伟大变革: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与发展 151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后的西方资产阶级哲学 164

第八章 中国哲学的转型 169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哲学转型 169

二、魏晋时期的哲学转型 180

三、“五四”运动以来的中国哲学 188

第二篇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197

第九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 197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传播的客观必然性 197

二、“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 203

三、党在幼年时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初步运用 212

第十章 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220

一、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孕育与形成 220

二、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223

三、社会主义时期毛泽东哲学思想的曲折发展 231

第十一章 从建国到“文革”结束的新中国哲学 239

一、建国初期至50年代中期,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普及 239

二、50年代后期至“文化大革命”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发展 249

三、“文化大革命”时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歪曲与篡改 263

第三篇 党的11届3中全会以来的哲学探索与进展 273

第十二章 党的11届3中全会以来的哲学探索历程(上) 273

一、党的11届3中全会以来的哲学探索 273

二、“真理标准”的讨论(1978年—) 283

三、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的讨论(1980—1984年) 292

第十三章 党的11届3中全会以来的哲学探索历程(下) 304

一、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问题的讨论(1985—1988年) 304

二、关于生产力标准的讨论(1988年) 311

三、邓小平南巡讲话以来的哲学界(1992年—) 317

四、党的11届3中全会以来哲学探索与进展的特点 321

第十四章 现代新儒家 328

一、当代中国与现代新儒家的产生 328

二、现代新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 334

三、现代新儒家的基本特征 345

四、现代新儒家的历史地位 348

第十五章 中国传统哲学的探索与中西哲学的交流 352

一、中国传统哲学的探索与进展 352

二、西方哲学的探索与进展 378

三、中西哲学的交流 399

第四篇 重大哲学命题的认同与“热点”、“难点”问题的争鸣 412

第十六章 “哲学的对象与体系”问题 412

一、哲学是“一”还是“多”? 412

二、现代科学的发展与哲学对象的渐变 415

三、哲学基本问题的逻辑与历史的思考 422

四、哲学体系的演变与当代中国哲学发展的趋势 431

第十七章 “物质与意识”问题 440

一、现代科学的发展与物质定义 440

二、人工智能的研究与哲学意识观的深化 452

三、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 461

第十八章 “辩证法的规律与范畴”问题 469

一、现代系统科学与唯物辩证法 469

二、矛盾问题的精髓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478

三、主要矛盾与党的基本路线 486

四、规律的层次性、范畴的网络性与唯物辩证法体系 496

第十九章 “认识与实践”问题 507

一、认识的本质与围绕“反映论”的争论 507

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 515

三、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与“行动哲学” 523

四、认识中的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531

五、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与存在主义的自由观 539

六、主观与客观、主体与客体、认识与实践之间的关系 551

七、马克思主义真理观和真理多元论 562

第二十章 “社会发展规律与社会发展动力”问题 575

一、社会发展规律与社会基本矛盾 575

二、社会宏观结构与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 583

三、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的再认识 591

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600

第二十一章 “社会道德”问题 608

一、当代道德与传统道德的承接与决裂 608

二、建立适应当代中国社会的新型的道德规范 617

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的确立与再确立 627

第二十二章 “人学理论”问题 640

一、人学理论与人道主义 640

二、人学理论与人的发展规律 646

三、社会关系与人的本质 655

四、社会关系与人权 661

第五篇 当代中国哲学的选择与发展的途径 669

第二十三章 当代中国经济的转型与哲学的发展 669

一、改革开放与哲学观念的更新 669

二、由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与哲学研究任务的转变 676

三、经济体制改革与哲学的发展 684

第二十四章 当代中国文化的转型与哲学发展 690

一、当代文化与当代哲学 690

二、文化的多元性与哲学研究课题的多样性 696

三、当代中国文化与中国哲学的发展 705

第二十五章 当代中国选择的哲学与哲学的选择 711

一、哲学可以选择吗? 711

二、当代中国哲学在选择中发展 716

三、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 729

第二十六章 哲学发展与社会环境 735

一、当代中国哲学发展与百家争鸣 735

二、当代中国哲学的发展与社会思潮 741

三、当代中国哲学的发展与社会发展 750

第二十七章 哲学发展与思维方式 754

一、思维方式的基本结构与演变 754

二、哲学发展与思维视野的开拓 760

三、思维变革是哲学变革的先导 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