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考古发掘现场文物保护的基本理论 1
1.1 平衡状态理论 1
1.2 考古发掘现场文物保护的定义及目标 2
1.2.1 定义 2
1.2.2 目标 3
1.3 考古发掘现场文物保护的原则 4
1.3.1 少干预原则 4
1.3.2 可再处理原则 4
1.3.3 少量原则 5
1.3.4 事先采样原则 5
1.4 考古发掘现场文物保护的研究内容 6
1.4.1 前期调查 6
1.4.2 制定预案 7
1.4.3 建立临时实验室 8
1.4.4 现场提取保护 8
1.4.5 临时保护 8
1.4.6 包装运输 9
1.5 考古发掘现场文物保护的分级 9
1.5.1 非主动性保护 9
1.5.2 选择性保护 10
1.5.3 全面保护 10
1.5.4 展陈标准保护 10
1.6 考古发掘现场文物保护的名称问题 11
1.7 我国考古发掘现场文物保护的现状 11
第2章 考古发掘现场文物保护中的温湿度环境因素 13
2.1 温度 13
2.1.1 温度的定义 13
2.1.2 温度对文物的影响 15
2.1.3 温标 22
2.1.4 温度的测量 25
2.1.5 温度的控制与调节 31
2.1.6 考古发掘现场文物保护的最佳环境温度 32
2.2 湿度 33
2.2.1 湿度的定义 33
2.2.2 湿度对文物的影响 33
2.2.3 湿度的表示方法及其相关状态参数 39
2.2.4 湿度的测量 44
2.2.5 湿度的控制与调节 48
2.2.6 考古发掘现场文物保护的最佳环境湿度 63
2.2.7 考古发掘现场文物保护中的室外温湿度测量要求及环境温湿度监测实例 63
第3章 考古发掘现场文物保护所涉及的其他环境因素 70
3.1 光辐射 70
3.1.1 光的概念 70
3.1.2 颜色的本质 72
3.1.3 光的能量 73
3.1.4 文物光老化的一般特点及引发机理 75
3.1.5 光源的类型 80
3.1.6 表征光辐射的相关参数 88
3.1.7 光辐射的测量 92
3.1.8 光辐射的控制 94
3.1.9 考古发掘现场文物保护的最佳环境照度 98
3.2 空气污染 98
3.2.1 空气污染物及其特性 99
3.2.2 空气污染物对文物的危害 102
3.2.3 空气样品的采集 107
3.3 微生物 109
3.3.1 微生物的名称、分类和基本特征 110
3.3.2 细菌和放线菌 111
3.3.3 丝状真菌——霉菌 112
3.3.4 微生物的营养与代谢 115
3.3.5 微生物对文物材料的危害作用 119
3.3.6 有害微生物的防治 121
第4章 考古发掘现场文物保护的信息记录和样品采集 127
4.1 考古发掘现场文物保护档案 127
4.1.1 封面部分 127
4.1.2 表格主体部分 128
4.1.3 附录部分 129
4.2 采样 130
4.2.1 采样原则 130
4.2.2 采样部位及采样量 131
4.2.3 考古发掘现场典型易污染样品的采集 132
4.3 标记 137
4.3.1 标记的定义 137
4.3.2 标记常用材料 137
4.3.3 标记方法 139
4.3.4 标记的内容 141
第5章 考古发掘现场文物保护技术 142
5.1 文物的拿放操作 142
5.1.1 文物拿放操作的定义及特点 142
5.1.2 文物拿放操作的原则 142
5.1.3 文物拿放操作的方法 143
5.2 文物的表面清理与清洗 145
5.2.1 文物表面清理/清洗的定义 145
5.2.2 文物表面清理/清洗的理论基础 146
5.2.3 表面清理常用介质及工具 152
5.2.4 以提取为目的的清理 158
5.2.5 文物的细致清理/清洗 159
5.2.6 文物的浸水清洗 161
5.3 临时加固 162
5.3.1 物理加固 162
5.3.2 化学加固 167
5.4 提取 179
5.4.1 文物的一般提取 179
5.4.2 整体提取 181
5.4.3 现场信息提取——三维激光扫描与快速成型联用技术 193
5.5 粘接 196
5.5.1 粘接的理论基础 197
5.5.2 常用的粘接材料 200
5.5.3 粘接的方法 201
5.6 包裹 204
5.6.1 常用的包裹材料 204
5.6.2 储存包裹 217
5.6.3 运输包裹 230
5.7 储存 248
5.8 运输 250
参考文献 252
附录 261
附录Ⅰ 焓湿图 261
附录Ⅱ 考古发掘现场文物保护处理技术档案 262
附录Ⅲ 常见饱和盐溶液的相对湿度固定点 271